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沪港通投资者的汇兑费用如何算?

(2014-04-22 08:10:04)
标签:

汇兑

沪港通

股票

分类: 政策建议

                            《证券市场周刊》2014年第27期

410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发布《联合公告》,原则批准上交所与香港交易所、中国结算共同开展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简称沪港通”)

上交所随后表示, 将根据《联合公告》,与有关各方进一步协商,尽快达成交易和结算等合作协议,在6个月内正式推出沪港通业务。

交易货币及可能存在的汇兑问题是当前投资者最关心的话题之一。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411日在例行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沪港通仅以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投资者须以人民币进行投资。

但是港股主要以港元计价和结算,投资者如何直接以人民币进行投资呢?

据报道,中国结算董事长周明表示,中国结算已完成了结算制度设计。为了免除内地投资者换汇的麻烦,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买卖港股统一以人民币结算,买入港股时向内地证券公司支付人民币,这些人民币由中登公司统一在香港兑换成港元进行结算,当他卖出港股套现时,中登公司再帮他由港币兑回人民币,其最终获得的资金也是人民币。

由于港股以港元计价和结算,参与沪港通的内地投资者以人民币投资港股,无论如何都无法回避换汇的问题。关键是以什么方式换汇,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投资者的换汇成本。

如果投资者每笔交易都要进行换汇的话,则意味着,投资者参与沪港通业务,除了正常的交易佣金和税费外,还将不得不面对较高的换汇成本,尤其是对于短线交易者而言,频繁的换汇成本将相当高昂:

一个关键问题是,投资者换汇时,是按交易总额兑换还是交易净额兑换?假设投资者当天买入1万元港股、并卖出1万元港股,当日交易总额为2万元,当日交易净额为0。如果按交易总额换汇,则当日需要按2万元总额换汇,分别买入1万元港币、卖出1万元港币,如果按交易净额换汇,则当日无须换汇。

如果结算制度设计上要求投资者按交易总额换汇,无疑将大幅增加短线交易者的换汇成本,削弱港股通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在此情形下,如果投资者确实有投资港股的需求,也完全可能通过地下渠道直接开通港股账户。

参与沪港通的投资者面临的另一项换汇成本是现金分红,如果制度设计不当,投资者买入并持有H股,在参与现金分红时有可能面临二次换汇处理:

如果投资者买入了H股上市公司,因为H股上市公司为内地企业,其资产为人民币资产,分配的现金红利也是人民币,由于是H股,现金分红先兑换成港币,然后,因为是内地投资者,再将港币红利兑换成人民币。上市公司拟分配的红利由人民币兑换成港币、再由港币兑换成人民币,投资者将承担两次换汇费用。

上市公司在实施现金分红时,于股权登记日,上市公司和结算公司应已掌握了持有公司股票的股东信息;上市公司与中国结算公司在发放现金红利时,应区别股东身份,考虑是否作换汇处理:对于境外投资者,将红利兑换为港币发放,而对以沪港通身份买入并持有股票的内地投资者则无须换汇,直接以人民币发放红利,避免二次换汇操作。

个人认为,交易所与结算公司在进行交易结算制度设计时,应尽可能考虑一些细节问题,降低投资者的操作成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