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濮阳老城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百货楼的现状已不适应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分发展的需要。1982年,濮阳县百货公司在解放路南端老广场处盖了两三排简易房,设立百货商场一处,将百货楼拆旧更新。1983年,一座五层高的新百货大楼在原址拔地而起,成为濮阳老城的标志性地标。新楼建好后,广场上的百货商场搬回新楼。新建的百货大楼有名有实,名副其实,“濮阳百货大楼”巨型字体安装在商场入口上方,虽然濮阳百货大楼经营场地扩大,商品种类繁多,职工人数增加,大楼名字已改,老城百姓还叫它“百货楼”。百货楼一至三楼为经营区域,一楼经营售卖彩电、家具、副食、五金、化妆品等,二、三楼主要是各种服饰、鞋帽、百货、布匹、餐具炊具和床上用品。四、五楼为办公和仓储区,大楼后方安有一部货运电梯,方便商品进出。楼里售卖商品采用传统的“摆买式”售货方式。顾客在楼内转买的时候,先看标价签,然后让穿着统一服装戴着工牌的售货员将相中的商品拿过来,端详款式样式,做工细节,然后比较试用。楼里每个柜组都有一个收银台,收银的上方拉有一根精光溜滑的铁丝,连串起整个柜台。铁丝上穿有数个小纸夹,顾客确定购买后,售货员将开好小票夹在小纸夹上轻轻一滑,纸夹带着小票就飘到了收银处,顾客去收银台结账。楼里人少声小时,会清晰地听见纸夹在铁丝上划动时“嘶嘶”的摩擦声,声音越叠交繁杂,成交量越高,这种方法在大楼宽敞的卖场里尤为省劲实用。城里、乡里、村里的人买东西要想挑全买好价格低,都会到百货楼来。其他的不提,单说娶媳妇“拿帖”、“定亲”就得来楼里两次。男方家女主人带着未来的新媳妇到百货楼买“拿帖”、“定亲”礼,多是几块好布料。拉纤的媒人有时候也跟着,好协调传话。好事成双,布料得买四身,比基呢、涤凉、涤卡,时兴啥买啥,啥好买啥,以显男方诚意。买回去找人剪裁,成为婚前不可或缺的一个流程。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