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城老事————069百货楼

(2023-11-15 16:49:56)
      濮阳地处平原,自古农耕为主,商业活动发展迟滞,到清末民初,濮阳商业才初具规模。老城城内时有各类经营行业30多个。建国后,商业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1953年,濮阳县商业部门通过推销商品,送货到村,供应到户、赶古会,并搞物资交流会,展销会等“行商”形式,国营商业基本实现了掌握市场、稳定物价、满足城乡人民生产、生活需要的要求。

   1957年,濮阳县百货、文化用品、针棉织品、纺织品4个公司合并成立日杂部。1958年,日杂部又同公私合营后的集体商店合并,更名为工业品经理部,主要经营工业产品,当时工业品经理部虽有47个“坐商”的固定门市,但分散在县城、乡村,统一管理上有很大的难度。1959年,濮阳县在今天老城东街路南、解放路西修建营业大楼,并将工业品经理部更名为百货公司。建成的百货楼是面向北、东的L型两面二层楼,一楼营业,经营布匹、鞋帽、百货、交电、五金等各色商品。二楼是职工宿舍和仓库,成为濮阳老城集中经营工业品的大型经营场所。1960年1月1日,大楼建成开业,称濮阳县百货公司门市。这是官方的叫法,因为除了这个门市,百货公司还有另外一个门市。之所以不称百货商场或者百货大楼而叫门市,一是取自《周礼·地官·司关》:“掌国货之节,以联门市。”,起名有据。二来那个年代的人大都实诚,不搞“假大空”和“花架子”,不吹不擂,换作现在,一准起个外国名。一时间平地上起了一栋二层的殿堂楼阁,老城人既肃然起敬又感觉气派独特,就叫了“百货楼”。老城老事————069百货楼

  这座两层的百货楼,与我家亲戚还有一点渊源瓜葛。我外祖父的祖宅在百货楼和东完小的交界处,房子临街,有门面做个小生意,盖百货楼时房子碍事,县里派工作人员来家动员搬迁。穷家难舍,再者,一开门就能赚钱养家,任谁都不想离开,于是说了几次也不愿搬走。最后到底“胳膊扭不过大腿”,镇里在南街找了块地皮,又给了几十块钱,“货币安置”了。拆房子搬砖拉木料,在南街安了家,没有了门面房,就断了生计。无奈就托人在老文化馆西面买了一块宅基,重新脱坯盖房,真折腾了几年。为盖百货楼,东街迁走的户真不少,有的还迁出东街,成了其他地方的“外来户”。百货楼开业前,营业人员短缺,于是百货公司从各乡镇供销商店挑选年轻人员进行充实。岳母当时城关南街供销商店刚工作一年,业务熟悉,年龄合适,调到了百货楼。上世纪六十年代计划经济下的老城与全国一样商品短缺,这种境况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中期,很多商品计划供应,糖、布、自行车、缝纫机等重要稀缺商品都得凭票购买。吃糠咽菜能果腹,不吃糖也罢,但遮体保暖就需要布票。机关单位按月、季发粮票、布票,捞不着布票的大有人在。若是百货公司有熟人,整块布料买不来,三两尺的布头还是能买到的,因此,百货楼的售货员与当时粮店的售货员一样职业光鲜,百货楼成为百姓眼中的“好单位”。老城老事————069百货楼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濮阳老城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百货楼的现状已不适应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分发展的需要。1982年,濮阳县百货公司在解放路南端老广场处盖了两三排简易房,设立百货商场一处,将百货楼拆旧更新。1983年,一座五层高的新百货大楼在原址拔地而起,成为濮阳老城的标志性地标。新楼建好后,广场上的百货商场搬回新楼。新建的百货大楼有名有实,名副其实,“濮阳百货大楼”巨型字体安装在商场入口上方,虽然濮阳百货大楼经营场地扩大,商品种类繁多,职工人数增加,大楼名字已改,老城百姓还叫它“百货楼”。百货楼一至三楼为经营区域,一楼经营售卖彩电、家具、副食、五金、化妆品等,二、三楼主要是各种服饰、鞋帽、百货、布匹、餐具炊具和床上用品。四、五楼为办公和仓储区,大楼后方安有一部货运电梯,方便商品进出。楼里售卖商品采用传统的“摆买式”售货方式。顾客在楼内转买的时候,先看标价签,然后让穿着统一服装戴着工牌的售货员将相中的商品拿过来,端详款式样式,做工细节,然后比较试用。楼里每个柜组都有一个收银台,收银的上方拉有一根精光溜滑的铁丝,连串起整个柜台。铁丝上穿有数个小纸夹,顾客确定购买后,售货员将开好小票夹在小纸夹上轻轻一滑,纸夹带着小票就飘到了收银处,顾客去收银台结账。楼里人少声小时,会清晰地听见纸夹在铁丝上划动时“嘶嘶”的摩擦声,声音越叠交繁杂,成交量越高,这种方法在大楼宽敞的卖场里尤为省劲实用。城里、乡里、村里的人买东西要想挑全买好价格低,都会到百货楼来。其他的不提,单说娶媳妇“拿帖”、“定亲”就得来楼里两次。男方家女主人带着未来的新媳妇到百货楼买“拿帖”、“定亲”礼,多是几块好布料。拉纤的媒人有时候也跟着,好协调传话。好事成双,布料得买四身,比基呢、涤凉、涤卡,时兴啥买啥,啥好买啥,以显男方诚意。买回去找人剪裁,成为婚前不可或缺的一个流程。老城老事————069百货楼


老城老事————069百货楼

       百货楼的成品服装和布料引领着时髦的潮流数十年,但好景不长,就被紧邻的东街上成片连排的布摊和服装摊的经营泛活、价格可议、来走方便的优势淹没得悄无声息。价格死板,经营僵化的百货楼虽有规模大、资金厚、人员多的“好拳”,也难敌私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四手”,终于败下阵来。时隔数年,辉煌昔日的国营百货楼难以为继,无奈地将百货楼承包给个人经营,改成“新百货大楼”的名字里,仍然挂着百货大楼的字样,许是继续传承,抑或是怀旧情怀,从中发酵出一言难尽和依依不舍。百货楼从私人资本改造汇聚成濮阳老城国营经济重要的一员,又从国营回归到个人经营,不是历史的倒退,而是百货楼应该经历的轮回。老城老事————069百货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