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梨花山无梁殿

(2023-09-01 15:12:25)

2023年05月20日,约伴骑内黄梨花山、无梁殿。梨花山无梁殿

民国乃至解放战争期间,内黄的后河、六村、井店等乡镇归濮阳县管辖。中原油田开发,濮阳市成立,内黄又划归濮阳市,因此心中对内黄有种自然的亲近,这种感觉不但基于距离上的咫尺之远,多次骑往带来的景点、人文、美食了解,让我对内黄更加熟悉。内黄,从名字上就与黄河结下不解之缘。古黄河在内黄南部无拘无束向东流逝,形成了南至梁庄镇,北到石盘屯乡的大片黄沙和星点湖泊。湖泊干涸,沙丘遗留,道出海枯石烂,沧海桑田。梨花山无梁殿        内黄地处平原,本无山,但在高堤乡孙俄村东,却有一座梨花山,一个浪漫而富有诗意的名字。梨花山沙丘堆积而成,名山而无石,高出其他地平近10米。老百姓的愿望历来很朴实,不过是希望平平安安,无灾无难,吃饱穿暖。与很多农村一样,附近民众有灾有难无计可施时,来此求告,有求必应,化凶为吉,极为灵验,因此,梨花山仿佛沾染上了些许灵性,当地人敬之为神,俗称“神圪垱”。梨花山前立山门牌坊,山上建小庙竖石碑,寻找有指引,膜拜有神灵。将梨花山敬神而拜,是心灵慰藉寻求解脱最原始最朴素的办法。梨花山虽不高,缺石少花,在外也许籍籍无名,但数百年乃至上千年屹立在这里,已成为当地辐射百里的精神寄托所在。梨花山无梁殿


梨花山无梁殿       无梁殿坐落在内黄高堤乡咀头村村西,原为玄武帝庙大殿,始建于元代,明万历和清道光有修缮。该殿为砖石结构,正面两窗一门有大量石雕,分别雕有人、动、植物和花卉,逼真传神。让人称奇的是,整座大殿无梁支撑,深入其内,只有房屋四角各有3块石条依次外伸内收,隆顶成穹,用椭圆形的青石压封,混为一体,墙体的裂缝向人昭示着历经地震和洪水的摧残。隆顶上的浮雕云龙,已被历年祭拜的烟熏火燎弄的漆黑一团,云龙难辨。玄武庙原有3处建筑,除现存的大殿外,东面还有2处略小些的旁殿作为陪衬,因年久失修和人为破坏,仅存的大殿也出现裂缝和碱食,大殿五脊上的六兽也于十几年前被人盗走,屋角风铃和房上挂件缺失殆尽。殿内查看,殿内景致如故,只是多了玄武帝坐像。村内负责无梁殿的工作人员见我等到来,近前讲解,细节颇细。无梁殿曾来过两次,殿退为其次。殿左右新立巨型古碑,碑体字迹尚清,四周用蓝砖砌护,是玄武庙老物件。碑侧数块横卧的石构件和残碑,引我观看,一块石梁上有神祠”三字。异体字”,音、义皆从地声,本义:大地。关于“神祠”及其残件,村里人也说不清楚,猜测可能是无梁殿的配殿。玄武帝的无梁殿历经洪水河几番地震安然无恙,土地的“神祠”这般境遇,是等级差别的缘故,还是偷工减料使然,不得而知,实际上,巧妙的设计,特殊的建筑结构,才使得无梁殿几百年安然。梨花山无梁殿

梨花山无梁殿

梨花山无梁殿

梨花山无梁殿

梨花山无梁殿

后话:约伴骑内黄梨花山、无梁殿。同行:畅言、无铭、焦点、笑一个、华南虎、老彭等,顺道入冉闵园、云寿寺。午餐内黄青山糊辣鱼,行120公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