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食用油琳琅满目、五颜六色,有大豆油、玉米油、橄榄油、亚麻籽油,而且某些油的级别也各不相同。那么这些食用油是怎么提炼出来的呢?你更喜欢哪种油?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1、粗提“毛油”
1)物理压榨:用机械力将油料作物中的油脂挤压出来,此法不残留有机溶剂,但杂质较多。
2)有机溶剂净出:一般将油料胚溶于熔点低的有机溶剂(如:正己烷)中提炼出“毛油”.
这时候的油颜色差、有怪味、保质期短,最重要的是因为它含有杂质,炒菜的时候会冒烟。
2、精炼
1)脱磷:比如富含磷脂的大豆油炒菜会冒泡。利用磷脂亲油亲水的性质,加热后,磷脂会随水蒸气挥发掉。
2)脱酸:脱的是游离脂肪酸(NEFA)。脂肪酸极易氧化酸败,产生自由基,影响油的品质。
3)脱色:预防光线氧化。有些油脂中的叶绿素易被紫外线氧化,从而影响油的品质。
4)脱臭:即去怪味儿。利用有机溶剂出去“毛油”中的怪味儿,
并不是所有的油都需要精炼,比如橄榄油,因为其极易被氧化,不适合高温烹煮,更适宜凉拌食用。
精炼程度决定食用油的级别
一、二级的食用油精炼程度更高,无气味、口感清淡,品质较高。三、四级食用油相比较一、二级的来讲维生素E、甾醇、磷脂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更高,其更加具有植物油本身的风味,适宜凉拌。
了解了食用油的提炼过程,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饮食习惯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用油吧!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微博:@孙美英营养师
qq:252121182
tel:1861135750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