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管理学基础 第4章 第二节 组织的类型及组织工作的原则

(2011-02-04 21:49:19)
标签:

杂谈

来自我的课本:小榄镇全民基础素质教育 现代企业管理与应用 小榄永年的博客

管理学基础 第一章 导论 - 小榄永年 - 小榄永年的博客

管理学基础 第4章 组织与人力资源

第二节 组织的类型及组织工作的原则

一、   组织的类型 

组织,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分类。

一、从组织的规模程度去分类,可分为小型的组织、中型的组织和大型的组织。比如,同是企业组织,就有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同是医院组织,就有个人诊所、小型医院和大型医院;同是行政组织,就有小单位、中等单位和大单位。按这个标准进行分类是具有普遍性的,不论何类组织都可以作这种划分。以组织规模划分组织类型,是对组织现象的表面的认识。  

二、按组织的社会职能分类, 可分为文化性组织、经济性组织和政治性组织。文化性组织是一种人们之间相互沟通思想、联络感情,传递知识和文化的社会组织,各类学校、研究机关、艺术团体、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报刊出版单位、影视电台机关等都属于文化性组织。文化性组织一般不追求经济效益,属于非盈利组织。而经济性组织是一种专门以追求社会物质财富的社会组织,它存在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不同领域,工厂、工商企业、银行、财团、保险公司等社会组织都属于经济性组织。政治性组织是一种为了某个阶级的政治利益而服务的社会组织,国家的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政党、监狱、军队等都属于政治性组织。

三、按组织内部是否有正式分工关系分类,可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如果一个社会组织内部是存在着正式的组织任务分工、组织人员分工和正式的组织制度,那么它就属于正式组织。政府机关、军队、学校、工商企业等都属于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社会中只要的组织形式,是人们研究和关注的重点;而如果一个社会组织的内部即没有确定的机构分工和任务分工,没有固定的成员,也没有正式的组织制度等,这种组织就属于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团体,比如学术沙龙、文化沙龙、业余俱乐部等,也可以是一种存在于正式组织之中的无名而有实的团体。这是一种事实上存在的社会组织,这种组织现在正日益受到重视。在一个正式组织的管理活动中,应特别注意非正式组织的影响作用。对这种组织现象的处理,将会应响到组织任务的完成和组织运行的效率。 

二、组织工作的含义及其特点 

1.组织工作的含义  组织工作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而确定组织内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活动过程,也就是设计一种组织结构,并使之运转的过程。只有使组织中的每一个人了解自己在组织工作中应有的地位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有效地发挥他们在组织中的作用,保证组织目标的顺利进行。

2.组织工作的特点;(1)组织工作是一个过程。组织工作是根据组织的目标,考虑组织内外部环境来建立和协调组织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的步骤为;①确定组织目标;②对目标进行分解,拟定派生目标;③确认为实现目标所必需的各项业务工作并加以分类;④根据可利用的人力,物力及利用它们的最好方法来划分各种工作,由此形成部门;⑤将进行业务活动所必需的职权授予各部门的负责人,由此形成职务说明书,规定该职务的职责和权限;⑥通过职权关系和信息系统,把各部门的业务活动上下左右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组织系统图,来达到对组织的整体认识。(2)组织工作是动态的。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都要求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变化。组织工作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3)组织工作要充分考虑非正式组织的影响。由于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的目标有影响,组织工作必须考虑非正式组织的影响。这有助于在组织工作中设计与维持组织目标与非正式组织目标的平衡,避免对立,并在领导与指导时对非正式组织加以利用。 

三、组织工作的原则 

1.目标任务原则  这是组织结构全部设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管理组织结构及其每一部分的构成,都应当有特定的任务和目标,并且这些任务和目标应当服从实现企业整体经营目标的要求。设置组织要以事为中心,以事为中心,因事设机构、岗位、职务,配备适宜的管理人员,做到人和事的高度配合。当企业目标任务发生重大变化时,组织机构(人员)必须作相应的调整和变革。“所有的事物都是为着一个目的而具有某种秩序”——亚里士多德语。

【卡那定理】一个组织不是一台静止的机器,而是一个演变着的社会系统。(法国组织学家N·D·卡那)【启示】有健康的机体,才会有健全的机能。

2.责权利双结合的原则  责权利三者之间不好分害,是协调、平衡和统一的。权利是责任的基础;责任是权力的约束,有多大的权力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利益的大小决定了管理者是否愿意担负责任以及接受权力的程度,对额外的责任必须给予额外的利益。


管理学基础 第4章 组织与人力资源 - 小榄永年 - 小榄永年的博客   

一些坤士提议,把船主召集起来进行培训,还教育他们要珍惜生命,告诉他们送犯人去澳洲开发是为了英国的长久大计,不能把金钱看得比生命都重要。但情况依然没有好转,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一位英国议员想到了制度;那些私人船主钻了制度的空子,而制度的缺陷在于政府付给船主的报酬是以上船人数来计算的!假如倒过来,政府以到澳洲上岸的人数为准计算报酬呢?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不论你在英国上船装多少人,到澳洲上岸时再清点人数支付报酬。

问题迎刃而解。船主主动请医生跟船,在船上准备药品,改善生活,尽可能让每一个人都健康抵达澳洲。因为在船上死掉一个人就意味着减少一份收入。一段时间以后,英国政府又做了一个调查。发现自从实行上岸计数的办法后,船上的死亡率降到1%以下,有些运载几百人的船只经过几个月的航行竟然没有一人死亡。

这就是制度的力量。犯人还是同样的犯人,船主还是那些船主,一个制度的改变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管理启示:毫无疑问,无论一件事、一个组织还是一个国家,靠人性的自省自觉,靠说服教育,靠他人的监督都解决不了问题,只有靠完善的制度,才会让人抛却利己的私心遵从规则,做于己于人于国都有利的事情。

3.分工协作原则及精干高效原则  企业任务目标的完成,离不开企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但随着分工程度提高,协调难度增大,组织效率就会降低。为此;一要注意分工的合理性,即分工要符合精干的原则,即经济原则,以减少不必要的管理层次,并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二要注意发挥纵向协调和横向协调的作用;三要加强管理职能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一个人抽铁丝,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铁丝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磨出一个圆头需要两到三种不同的操作,安装上源头又是一种操作,以及涂色、包装等。这样一枚针的制造要经过18道工序。在有的工厂里,每道工序都由不同的人完成,而有的小厂中可能会有工人身兼两三种操作。我曾经访问过一个只有10个工人的小工厂……他们工作努力,所以一天可以制造12磅的针,以平均每磅以4000枚计算,10个人每天就能做出48000枚针,平均每个工人每天可以制作出4800枚针。但是如果他们都是独立完成所有工作,他们中没有一个人一天能制作出20枚针,也许一枚都不行。”(亚当·斯密(1922)《国富论》)

4.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原则  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管理层次是指一个组织设立的行政等级的数目。管理幅度的大小,既取决于上级主管的能力和精力,也取决于这个主管所处的管理层次。一般来说,管理幅度不能太宽,一般以4—6、7人为宜;高层主管的管理幅度宜小些,基层主管的管理幅度宜大些。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管理规模的关系;管理幅度×管理层次=组织规模  管理幅度一定,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成正比;组织规模一定,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正比;管理层次一定,管理幅度与组织规模成正比。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5.统一指挥原则和权力制衡原则  统一指挥是指一个下属人员只应接受一个领导人的命令。权力制衡是指无论哪一级领导人,其权力运用必须受到监督——执行与监督权分离。在组织设计或调整时,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1)正确处理直线经理与职能经理的关系。(2)在同一层次的领导班子中,必须明确主辅关系。(3)一级管一级(指挥链)原则。(4)企业高层领导一定要保证行政指挥权的统一,同时在企业高层组织中必须形成权力制衡机制。

6.集权与分相结合的原则  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分权是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层次的一定程度的分散。分权是管理者成功的分身术。集权利于保证企业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有利于人、财、物的合理分配;分权是调动下级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必要组织条件。进行组织设计或调整时,两者不可偏废。一般考虑以下因素;

因素

集权

分权

企业规模的大小

企业产品种类的多少

企业经营单位的数量、区域分布

少、集中

多、分散

企业的产品市场范围

企业发展战略

一体化

多元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