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来自我的课本:小榄镇全民基础素质教育 公共关系学 小榄永年的博客

第三节 公共关系的中介——传播
公共关系中的传播是指组织传播媒介向公众进行信息或观点的传递和交流。这是一个观念、知识或信息的共享过程,其目的是通过双向的交流和沟通,促进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组织和公众)之间的了解、共识、好感和合作;其手段主要有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形式。媒介即传播,是连接社会组织和公众的桥梁,是完成沟通的工程,也是实现公共关系目标的惟一手段。
1.
在这个意义上,传播是指个人间、群体间或群体与个人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感情的信息过程。这种传播是双向性的信息交流与分享。公共关系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正是通过这种双向信息交流而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关系的。
2.
传播作为信息交流活动,有其特定的结构,它是由以下各要素有机地组成的动态过程:信源、信宿、信息符号、信息通道。
3.
公共关系传播可以分为自发传播与自觉传播两种。自发传播是未对信息内容加以筛选,对传播过程未加以控制的自由式传播;自觉传播则根据公共关系目标对传播内容加以精选,对传播过程进行有意识的策划和控制的传播。为此,自觉传播必须对媒介进行有效的运用,以提高传播效果。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既有大众媒介(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又有群体媒介(联谊会、新闻发布会、茶话会等)和人际媒介(具体的个人);既有符号媒介(掌声、姿态、图画等),也有实体媒介(公共关系礼品、象征物、购物袋等)和人体媒介(社会名流、新闻人物、舆论领袖等)。由于是在有意识、有计划地开展各种信息传播活动,因此这种自觉的传播活动比自发传播要高效得多。
有的学者强调公关的传播这一要素的重要性,认为对传播过程和模式的研究是公共关系的主要内容,甚至觉得离开了传播、沟通,就无法界定公共关系。这种观点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当我们把公共关系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来考察时,就会发现传播和公众、组织一样,都只是公共关系这个大系统的一个要素,传播只是使组织和公众之间建立关系的一种手段,传播媒介则是实现这种手段的工具。只有这两者有机结合、共同作用,才能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协同效应,才能使组织的公共关系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使组织得以在公众面前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公共关系形象。三者的关系可用图2—2表示。
图2—2 现代公共关系三要素关系图
经 典 案 例
“任天堂”的奇迹
“任天堂”公司是日本一家专营家用电子游戏机和游戏软件的中型公司,从1980年开始经营儿童电子游戏机。转产之初销售额仅230亿日元,而10年后的今天超过了4500亿日元,特别是在1991年9月中期决算中,其经常利润达761亿日元,跃居全国企业第六位,引起日本产业界的极大关注;从职工人均经济指标看,则已大大超过许多大企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因此人们称之为“任天堂之谜”或“任天堂奇迹”。任天堂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它独特的经营方式、科学的决策思想和自成体系的销售管理。
任天堂的设计思想是一切从用户出发。总经理山内认为,企业的活力就在于得到用户的支持;得不到用户的支持,则其存在的价值就成了问题。例如在“花迷康”硬件设计上,为满足用户所追求的动作迅速和图像鲜明,不采用8位微型机的中央处理器,而是设计了价格稍高一些但游戏性能较强的特殊竞技元件。在软件设计方面也是如此,为吸引孩子们,销售时总是把硬件与有魅力的软件合在一起售出。在非投机的正常贸易中,没有什么商品会像游戏机软件这样强烈地依存于市场,顺利的时候1件3000日元到1万元的软件可在数国内售出200-300万件,不顺利时1万件都售不出去也是有的。这完全取决于能否满足用户的需要。这种游戏软件的用户绝大多数是孩子,他们的好恶决定于软件的命运。
一般说,孩子们是好奇的,用一般的手法、老一套的格式制造出来的软件,就算好的情况下最多也只不过售出10万件上下,绝不会引起轰动。相反,如果超出这种水平,能制造出得到用户爆发性支持的软件,就可能的短期内得到巨大利益,这是其它商品所无法比拟的。因此,与其限定时间每年制造出二三件可售出2-10万件的软件,不如花二三年时间制造出一种可卖出几百万件的得到爆发性支持的软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任天堂成功地售出大量的游戏机和游戏软件。
学 习 自 测 题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组织
二.简答题
1.公共关系有哪些构成要素?它们的关系如何?
2.公共关系对社会组织有何作用?
三.材料分析题
某街区一家靓女时装店,专营各类布料高档、款式新颖的女式时装,颇受经济条件优越、喜欢扮靓的女士、小姐们的青眯。某著名报社记者小王偶然从母亲手里拿着的报纸看到了这家店“新款”“酬宾”的广告,打算在女友阿玲(在外地工作)过生日的时候买一套时装送给她。刚巧一天,小王参加社区劳动风尘仆仆地从该店门前经过,看见同事惠娟和叶子在店里讨价还价买时装,顿时大喜,想进店询问两位同事一些事宜。但“天有不测之风云”,门口保卫硬是拖住小王不得入内,原因是小王“衣冠不整”“象个农民”“不会买时装”等等。小王越解释,保卫越觉得他有“不轨”企图。双方吵闹,争执不下,引来许多人议论纷纷,直至公关部经理出面调停。
阅读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人物多数属于消费者公众或顾客观众。请将下列人物的名字与其归属公众发展类型连线。
惠娟与叶子
2.如果你是小王,若公关部经理未出面或调节不令您满意,您会采取什么行动或想法?
3.公共关系的工作步骤是什么?如果您是这位公关部经理将怎样实施这四个步骤,让小王和其他人由逆意公众转变为顺意公众,及时挽救声誉,树立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