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氏孤儿案之漏怯案例

(2013-03-20 23:00:08)
标签:

文化

分类: 谈古论今

    前年我闲在时看央视的文化节目,发现很多雷人的节目。许多电视台的朋友大言不惭地说:其实电视人都没有什么学问,文化快餐就是悠忽。

果不其然,电视文化节目中几乎每天都有常识性错误,我实在看不下眼,写了若干篇的《央视节目雷人语录批评》。后来忙了,自己做电视讲座,也出现一些疏漏,虚心接受朋友们的批判,不断修炼。

最近,伺候老父亲,顺别断断续续看了几集《赵氏孤儿案》,很热闹。编剧、导演、演员,都很有天才。但请的历史顾问很差,一些基本的历史常识都不懂。历史方面错误百出。我看不下眼,再来批判。

批判一、称医匠为“大夫”始北。屠岸贾岂能称程婴“大夫”。

  大夫是古代官职名。在先秦时期的诸侯国中, 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一般是世袭,有封地。《荀子·礼论》载:“大夫士有常宗。”《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天子亲率诸侯耕帝籍田,大夫士皆有功业。”在春秋或战国,大夫都指有一定官职爵位的人,社会地位比士高。所以孟子讲:“公卿大夫,此人爵也。” 大夫之爵位于公卿与士之间。

大夫分为地位较高的五大夫、中大夫、下大夫等等。

在晋国赵氏、栾氏、韩氏、魏氏、智氏等,都曾是地位较高的五大夫。

因此,所谓《赵氏孤儿》中的屠岸贾,不可能称赵氏的门客程婴为“大夫”。

把医生称为“大夫”(daifu),应该是始于宋。宋·洪迈《容斋三笔·医职冗滥》论述:宋徽宗政和年间重订官阶时,在医官中别置官阶,有大夫、郎、医效、祗候等。所以,后世就用医官中最高的官阶“大夫”泛称医生。

无论如何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屠岸贾是可能称程婴为“大夫”的。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所谓历史顾问、编剧、导演、演员,剧务,只有有一个懂一点历史常识的。就不应该出现这种荒唐的称谓。

我看了很为编导腋下出汗。可是人家却很得意。

 

批判二、棉花种植和棉衣出现在元末明初,而春秋晋国布衣,怎能穿戴棉衣。

我在我的很多讲座中经常说一个历史常识。就是那些拍电视剧的名导们,如果让汉武帝、唐太宗穿着一身棉衣出镜,让忽必烈吃着红薯上朝,那就文盲到家了。就像让文天祥带着手机出镜一样荒唐。

棉花是元代黄道婆从海南带到松江,明朝朱元璋的大军把棉花种植和纺织技术传播到各地,于是有了棉花纺织的衣服。此前的中国人穿的除了麻布衣服,就是丝织衣服,还有兽皮。

结果这《赵氏孤儿案》真的出现了这种滑稽的场景。春秋的布衣、屠岸贾、赵朔的门客那些“士”,都穿着明朝才种植出来的棉花纺织的衣服,穿堂过室。就像一群挎着左轮手枪的春秋武士一样可怕、可悲。

 

    仅仅是断断续续看了三四集。发现这点荒唐事。说出来谈笑一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