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教学记83(20220424—20220430)

(2022-05-04 14:35:58)
标签:

教学随感

分类: 教育随笔(原)

教育教学记832022042420220430

1、构思的线和层次。今天组织学生集体构思了《老师注视我的那一刻》一文。首先,这种集体构思的方式,对大面积提高学生作文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面对一个素材,让学生思考,怎样写及写时需注意什么?在质疑与认可中推进叙事,这样的讨论还是挺有意思的。

构思,主要是围绕主旨思考文章思路。在这堂课中,突然想到了构思的“线与层次”两个概念。这其实中构思的两个维度,一个是纵向的文思,一个是横向的重点。我想,构思文章时,如果能够较好地处理“线与层次”两方面的问题,在行文时,应该就不会有什么大的障碍了。(20220426

2、让学生编故事。这也是上面一节课后的反思。这节作文课,是老师提供一个素材,让学生帮忙编一个故事。由于,构思时,学生是站在非当事人的角度思考的,大多数学生在发言时还是放得开的。就如写小说时,用第三人称总比第一人称来的大胆。如果课堂上拿学生的作文修改,其他学生会有所顾忌的。

作文需要虚构,与写实作文相比,虚构素材,对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并没有什么伤害。当集体来虚构一篇作文时,在课堂上便会有一种“玩作文”的心态。这对于怕写作文的学生来说,这心态太重要了。而事实上,写作的确应该是一件寻常的事情。(20220426

3、讲到本单元的作文指导:怎样选材

在写作实践栏目,教材提供了三个题目:一是围绕你熟悉的某条街道写篇作文;二是以班级为工范围写《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三是以《我的一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我在讲解分析时,侧重于选材时空性。除了街道上的事,还有呢?除了教室里的人,还有呢?除了一天中发生的事,有没有几天或一个阶段里发生的事呢?

学生写记叙文,主要写亲历的人事物景。一般来说,以写人叙事为主,景和物一般穿插在写人叙事中。当然,也有专门写景状物的文章。这些人事,从哪里来?当然是从生活中来。

我们所处的环境都并不多,但由于人的感受力(敏感性)不同,外物投射到我们脑中和产生的心理感觉则是应人而异,各有侧重的。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或者说扩大学生写作的素材,一般来说,努力的方向不在于扩大学生空间接触,主要应在提升学生感受力。

如何敏化学生心灵?在生活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读书与写作。读书,能让人心静下来。静是察悟的前提。无论是对外界还得个体内心,都需静。通过文字,走进由作者所营造的世界,是提高学生敏感性的有效途径。写作,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也是敏化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写的前提是体察,通过写作,能使学生对外界内心有更为深刻的认识。(20220428

4、类比和比喻,有什么异同?

《陋室铭》文章开头,作者采取类比、比兴手法引出中心句。又一次想到,类比论证和比喻修辞的异同问题。记得以前曾专门到网上查阅资料分析过。现再一次简单梳理。

类比是论证方法,在此文中,作者通过山有仙、水有龙,类比出“我”有德。比喻一般属于语言修饰类,是为了表述的更加形象生动。所以,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推理方法;一个为语言润饰。(20220428

5、为什么要看书?

首先,看书能考验一个是否安静。一般来说,心气躁,是没法看书的。反过来,看书能使人安静。

第二读书是交流。文字是作者的思想,且绝大多数是作者真实、慎重的思想。许多时候,读书就是与古今中外的高质量的交流。

第三读书是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读书是最便捷的学习方式。

第四读书是滋养灵魂。人是有灵魂(思想)的动物。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书本是灵魂的食品。

同时,要明白:读是读不尽的,为此,要选好书;要细细读,遇见每一本书,就如遇见每一个人,是缘分;可反复读,泛读和精读都是好的读书方式。

读也是灵魂的镜子。书会越读越多。你所选的书,往往与你灵魂气质想契合;想知道你是怎样的人,有时,只要看看你喜欢读的书就可知了。为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我们要有意识地接触不同类型的书。(20220428

6、批阅学生作文《_____ 的那一刻》,发现需进一步强化学生作文时的点题意识。

这次作文训练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把一点或一个场景放大”的能力,为此,要学生把“重点段”用波浪线画出来。这种方法对强化学生重点突出,还是有一定好处的。不过,在批阅时,发现许多同学不注意点题,这恐怕也需强化的。

需要强化的还有直接或间接点明主旨的句子。作为考场作文,这几点都是非常重要的,把握以下三点,文章就能达到中上水准了。

点题,不跑题;突出,详略得当;抒议,明确主旨。

7、关于集体作文

围绕一个作文题,由教师提供一个材料,然后集思广益,一起来构思一篇文章。通过学生的写反馈,发现这种方式,对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还是有效的。

一般来说,面对一个作文题,我们可以讨论哪些话题呢?

前提:材料可用否?在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我想可以从思路和层次两个纬度来考虑。思路,是讨论如何写开头、中间、结尾,或者说,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这是梳理作文的前后顺序。

二是考虑层次,即文章的重点。围绕题目和主旨,思考文章的重点在哪里,如果来突出重点?

总体来说,遵循先大后小,先粗后细地思路构思。(20220430

教育教学记83(20220424—20220430)

(江苏丹阳市华南社区 简渎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