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记82(20220413—20220424)
(2022-04-24 09:33:53)
标签:
教学随感 |
分类: 教育随笔(原) |
教育教学记82(20220413—20220424)
1、关于听课。听课,看其他老师的课堂教学现场,听其言,观其形,感受现场教学气氛,感悟老者教学设计,有所悟,有所得,随心记之。等课结束,或自我反思,或与讲课者交流切磋。这是老师教育教学本有的工作之一。作为学习的一种形式,本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可曾几何时,听课变成了任务;成了教学五认真之一,成了必查之项目之一了。
其实,为督促老师互相学习,把之列入检查项目也正常。可如今,每逢检查,许多老师都需用“补听课”的方式来应对检查了?这是一线老师变得慵懒了,还是这项工作检查超越了老师日常工作能力承受的实际了?这好经,似乎被念歪了。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老师不想听课;为什么要补听课?
听课,虽是学习,但人都有惰性:对听课者而言,如果少的上进心,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谁愿去听课;对上课者而言,更是如此,让别人在自己的课堂上,看自己“演戏”。课堂教学能力强的,也就罢了;或教学一般的,又何必把自己不好的一面呈现给别人呢!为此,怕上课,怕听课,本是当下老师工作的客观。
每当迎检,总有许多老师补听课,何也。我想,一方面是老师惰性使然,一方面可能是老师工作量太大,不能承受任务之重。
面对这些题,管理是怎样应对,或者说,如何把好经念好了?我想,如果可能,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营造互听互学的氛围,甚至可过拜师结队等形式促进;
二是本着有用有效的原则,对听课笔记的记录少些条条框框。这方面的形式主义尤其明显。对于听课所得,如果要求高,可以让听者以教育随笔的形式整理记录。一般情况,听者自由记录就行了。不过,如何记录,可以培训。听一节课,就如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是可以多角度加以评析的。一节课,对听者而言,有时就如一座矿,是值得好好挖掘的。
三可以根据老师的层次、工作性质,个性化地规定听课节数。教育教学要因材施教,对老师的管理也需因人而异。(20220418)
2、如何提高语文分数?
这个假期,有个家长为孩子学习的事咨询我。家长说,她儿子四年级,这次语文只考了85.5分,以前都是90几年,问问我有什么办法。由于,手机打字慢,我回了以下的话:
首先,分数的高低判断,要参照班级其他学生,以及试卷难度来看。
其次,提高语文成绩建议:一是看字,字迹即态度;二是背到位,老师要求背的,不打折扣;三作业尽量追求优秀,仅仅完成,没有效果;四父母要尽量多陪伴(自己也读些书,暂时做做榜样),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五,平时,有情况问问老师,尽量按老师要求落实;六,教育孩子,要有礼有节,不要情绪化。
记得以前,曾写过答此类咨询者的文章。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有时真不是三言两语能够产的清楚的。或者,从语文素养的角度说,在短时间能够提高的都不是真正的语文。要想,真正提高语文成绩,肯定需要有个赶时间段的。
短时间内如何提高语文成绩?一般来说,可通过读背考试范围内基础知识来提升;二是通过答提技艺来提高得分率。如果是学习态度问题,以上两点的强化都将是痛苦的过程。(20220418)
3、备课是什么?
在看书时,突然想到备课的事,觉得老师的备课,就是把文本当作材料,写一篇材料作文。常说,为文如造屋,备课,何尝不是写文呢!
上课的文本如材料作文的材料,首先要解读好文本,然后,根据文本结合教学实际选一个目标。接着考虑思路:如何切入,运行,收尾;如何做到重点突出,引人入胜?组织课堂教学时,也如写文章一样,要考虑前后照应、铺垫伏笔等;要换位思考,有读者意识,目中有人。
为人做事,其实许多方面都是相通的。(20220419)
4、如何让自己有气场?把询问变成命令,在说话时,要温和又有霸气。同时,语速慢,也是有气场的一个重要特征。
对气场的话题,记得以前曾讨论过。这种感觉,是优秀老师应具备的。对我而言,平时教学或与人相处,还是需要有一定的感召力的。
不过,在实践中,我发现要改变自己的还是挺困难的。一个人说话的语速神情,不全是技巧的问题,是与个体的情绪修养等内在素养严重相连的,短时间是训练不出这种素养或者气质。(20220422)
5、议论文,是用理由来证明观点,说服别人的文体。有三个关键词:观点、理由,以及由理由走向观点的论证。
这里面观点有小观点、大观点、核心观点之别。所谓核心观点,一般指中心论点。对学生而言,在这块面需区分话题与观点。
理由是指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写或读一篇议论文,首先得找出观点和论据。
论证是运用材料证明观点的过程。材料和观点能形成论证关系,要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点面关系,类比关系等。(20220422)
6、这段时间在看《走出思维的误区》一书。如果可能,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看看此书。它是一本关于思维的书,一本让人不要迷信,对别的所写、所言有基本辨别能力的书。以学生或语文老师而言,这是关于如何阅读论述性文章,或者如何写议论文的指导性用书。
上面讲,议论是关于说服别人相信自己观点的文章。关键点有三:观点、论据、论证。其中,对观点、论据提出质疑,一般来说是件简单的事情;对论证质疑,往往是我们会忽略的。
如何在观点和材料间建立联系,使读者(听者)信服你的观点,这间儿有规律,更有技巧。这个话题,值得好好研究。《走出思维的书》里对此作了介绍归纳,但要点太多,一般还是难以记住。关于推理,我想不同的人、不同的职业可能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比如,有的人擅长用类比推理方式;有的人可能善于以点及面的说服;还有的人,可能擅长用偷换概念的方式……
作为说者、写者,需要掌握一定的推理技巧,对于读者、听者,需要有基本识别的能力,否则,就会有“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跑马场”的危险了。(202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