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击椎生不是蔡锷,是唐璆吗?曾业英失误之十:不分阴阳

(2017-08-30 07:02:39)
标签:

蔡锷

击椎生

唐璆

曾业英

分类: 争鸣

​核心提示:曾业英先生在其发表于《历史研究》2016年第3期的《击椎生不是蔡锷,那又是谁》一文中认为,击椎生绝非蔡锷,八九不离十可认定他就是筹滇协会的倡议人唐璆。但经湖南省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副会长邓江祁教授查考,曾先生的上述结论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本刊自8月14日起,分20期连载邓江祁教授的辩驳文章,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828/a843cbe88228485d905ecf4a3095976a.jpeg

蔡锷,字松坡,别号(笔名)击椎生

除了在击椎生的《苏杭甬铁路与滇川铁路之比较》一文中发现了“击椎生到底是谁”的“突破口”之外,曾先生还在该文中发现“以热血感热血,以爱力吸爱力”之句,与唐璆于“1908年1月21日”致梁启超信中“以热血感热血,爱力吸爱力”这样的“一字不差的用语”,于是又如获至宝,立即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并很快得出了一个所谓“特别值得一提”的“结论”:

“唐璆的信写在(《苏杭甬铁路与滇川铁路之比较》)之前的1908年1月21日,击椎生的文章发表在其后的2月28日。这说明绝对不可能是唐璆引自于击椎生的文章,唯一的可能是击椎生引自于唐璆的信。可是,唐璆的信是一封涉及筹滇协会高层庶务兼调查部长云南人孙志曾的隐私,当时没有也是不便公开的私人信件,不可能为击椎生所看到和引用。那么,便只剩下一种可能了,即击椎生与唐璆是同一个人。”基此,曾先生底气十足地宣称,自己得出了一个举世震惊的“结论”:“尽管本人迄今尚未发现诸如函札、电文或日记之类的原始文献中明言击椎生就是唐璆的直接史料,但就以上整体事实,特别是这两句一字不差的用语而言,在没有出现新的经得起检验的能证明击椎生不是唐璆的史料之前,我认为仍可认定这个在 《云南》等报刊上发表诗文的击椎生绝非蔡锷,而八九不离十可认定他就是筹滇协会的倡议人唐璆。”(见下图)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828/88df7720e32348bca90b86f994b68310.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829/d08f54900e344e8ba028a09900806770.jpeg

来源:曾业英《击椎生不是蔡锷,那又是谁?》   

曾先生这个底气十足“特别值得一提”的“结论”是真的吗?当然不是!因为他犯了一个最致命的低级错误。

在彻底推翻曾先生这个他自认为“特别值得一提”的举世震惊的“结论”之前,我们有必要先给曾先生及其文章的6位实、匿名评审专家以及某某核心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和相关编辑们补一堂微天文历史知识课吧。这是一堂跨天文学和历史学的跨学科课,请大家认真听好(敲黑板)。 

【微 课】在中国古代,传统历法是农历,又称夏历、汉历、中历、皇历,民间俗称阴历。农历实际上是涵盖月球运行规律及太阳运行规律的阴阳历。农历月的长度以朔(即月缺)望(即月圆)月为准,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有12个月,共354或355天,比一回归年(365.2422天)少11天左右,积累4年就要少一个多月。因此,农历中设置了闰月,把没有出现中气(二十四节气中排在偶数位置的称中气)的那个月设置为闰月,并以其上月命名为闰几月。

西方国家的历法则是阳历,又称西历。它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制定的历法。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为365.2422天(回归年),按一年365天计算,每年少0.2422天,因此,400年中需置97个闰年。闰年在2月末加上一天全年366天。20世纪初全世界普遍采用西历,所以阳历又叫公历。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为了与世界接轨,经参议院决议,自1912年1月1日起全国改用公历。所以,农历又叫旧历或古历。由于农历中安排有二十四节气,对指导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依然被广泛使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重敲黑板),由于公历(阳历)是按太阳计算的日历,农历(阴历)是按月亮计算的日历,因此,一年中的某一天,在公历(阳历)和农历(阴历)中往往是不同的,有的会相差一个多月。所以,中央台新闻联播每天正式播送新闻之前,播音员首先会说:“今天是某年某月某日,农历某年某月某日。”至于这一天是公历(阳历)的哪一天,农历(阴历)的哪一天,我们就必须要转换。绝对不能不经转换直接把公历(阳历)当成农历(阴历),或把农历(阴历)当成公历(阳历),否则会闹出笑话的。

关于这一点,在中国,妇孺皆知。

可是,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的曾业英先生却不知。不信?请看以下铁证:

【案 例】如前所述,曾业英先生在文章中“特别值得一提”地说:“唐璆的信写在(《苏杭甬铁路与滇川铁路之比较》)之前的1908年1月21日,击椎生的文章发表在其后的2月28日。”但经笔者查证,曾先生所引用的那段话出自《唐璆文集》中唐璆于“光绪三十四年一月二十一日”致梁启超的信(详见下图一)。但是,到曾先生的文章中,唐璆致梁启超信的时间却由“光绪三十四年一月二十一日”变成了“公元1908年1月21日”。请教曾先生,光绪三十四年一月二十一日是公元1908年1月21日吗?如果是,请您将转换方法及其过程公诸于众;如果不是,您据以进行的论证和得出的结论还有任何学术价值和意义吗?很明显,在这里,曾先生阴历、阳历不分,把阴历直接当成了阳历!

经查,“光绪三十四年一月二十一日”即便换算成公历也应当是“公元1908年2月22日”(详见下图二),而不是曾先生所谓的“公元1908年1月21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资深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曾先生怎么能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呢?作为核心期刊的评审专家以及主编、副主编和相关编辑们为什么竟然连这样明显的重大错误都没有发现呢?是与曾先生一样没弄清楚,还是极不认真、粗心大意呢?你们所谓的核心期刊还不如改为粗心期刊!(狂敲讲台)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828/16f1ae6278484738bc691f1c637d948d.jpeg

来源:《光绪三十四年一月二十一日函》,《唐璆文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828/c6f78e866c5a4eaf96217f3fc02d15df.jpeg

来源:《万年历》

【点 评】成功与失败往往就取决于一个不起眼的细节。曾先生的所有失败就在于对一个中国妇孺皆知之事的无知。曾先生为了证明这个“特别值得一提”的结论,竟然连研究中国历史研究最基本的常识农历、公历的规则都不讲了,还拿这种根本就不靠谱的“证据”来“说事”,岂不太失严谨,对历史、对蔡锷、对唐璆太不负责?!有意思的是,曾先生在文章中坦言:“本人迄今尚未发现诸如函札、电文或日记之类的原始文献中明言击椎生就是唐璆的直接史料”,因此就把所有的“宝”都押在了“以热血感热血,爱力吸爱力”“这两句一字不差的用语”之上,但是十分不幸的是,曾先生在最不该失误的地方出现了重大失误,又一次严重地看走了眼,其结果必然是竹篮打水,全盘皆输。由此可见,曾先生美轮美奂的宏伟大厦原来是建立在一片沙滩之上,虽然蔚为壮观,不可一世,但一阵微风过后只能是灰飞烟灭!

综上所述,曾先生将唐璆“光绪三十四年一月二十一日”致梁启超信的时间说成了“公元1908年1月21日”,并据以进行的论证和得出的所谓“击椎生与唐璆是同一个人”的结论,除了对读者严重误导、对蔡锷严重不公和严重不负责之外,没有任何学术价值和意义!(未完待续)

 (摘自邓江祁教授未刊稿《击椎生绝非唐璆,而是蔡锷——与曾业英先生商榷》)

 本文欢迎转载,但仅限全文转载,不修改文章标题和内容,并注明:文章转载自搜狐号“老邓说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