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观察之轶事记录法
(2013-12-28 15:59:32)
标签:
儿童发展文化 |
分类: 儿童观察 |
被观察姓名 |
小石(化名) |
被观察者性别 |
男 |
所在学校 |
前前小学(化名) |
所在班级 |
四(3)班 |
被观察者年龄 |
11岁 |
观察日期 |
2013年12月4日 |
开始时间: |
14:30 |
结束时间 |
14:40 |
观察场景:
|
|||
被观察者外形特征:
|
|||
轶事记录: 这次班会课上,蕾蕾(我的同学)在讲台上讲课,我在讲台下面走动,以维持纪律。当我走到小石边上的时候,发现他在全神贯注地写一首诗。 我觉得非常好奇,其他同学都抓住这个可以放松的课堂尽情地讲话,他怎么能那么安静地写诗呢?于是我就了凑上去看。当他发现我的时候,他立刻把写的诗藏进了抽屉。 我就蹲下身,对他笑了笑,亲切地问道:“小石,有什么东西要跟老师分享吗?” 他羞怯地回答:“没···没什么。” 我摸了摸他的肩膀,笑着说:“没有关系的,老师不会说出去的。” 他看了看我,再看了看他的同桌,于是就把那本本子拿了出来,翻到了他刚刚写的那一页。 我一看,上面写着这么一段话:“街上走路无聊,去买小摊小贩。三盒五角乌梅,带到学校分享。好心没有好报,只能自己独享。” 于是我便竖起了大拇指,说道:“小石,这段话写得很押韵,真好。” 他笑着摸了摸头皮。 我很疑惑,便问他:“小石,这个写的内容是你自己亲身发生过的事情吗?” 他抿了抿嘴皮,说:“不是,是我自己无聊,随便乱造写写的。” “那你写的内容是别人发生过的事情吗?”我问道。 “有一半是,还有一半是我自己胡编乱造的。”小石说道。 我摸了摸他的头皮,说:“那小石继续努力哈,以后当一个大作家!” 他附和着点了点头。 |
|||
解释: 1、小石平时是一个腼腆的人,所以我一开始问他在干什么的时候,他不敢把自己写的东西给我看。 2、小石正处于小学四年级,思维和语言发展都很快,所以他能够写出一首自创的诗。那首诗融合了他从别人那里看到的事实以及他自身的感受,写得比较真实贴近实际。说明小石是一个比较细心观察生活的人。 3、小石的同桌在我跟小石讲完话后,就大声地跟我说小石是他们班的最幽默的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小石的个性——有创造力、聪明。 4、小石在大家都在讲话的情况下,安安静静地写着他自己的诗,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规规矩矩、不易受外界影响的孩子。 5、小石外表看起来很文静,不深入跟他接触无法发现他幽默和充满思想的一面。我以前真没看出来小石是这么一个有创造力和幽默感的孩子。 |
|||
推论: 1、与小学生交流的时候,我们需要耐心和技巧,对他们讲话要循循善诱,要学会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及时表扬,不能太过于武断,不给学生自由。我在跟小石说话的时候,就特别注意了这个方面。小石一开始与我交流的时候是很害羞的,但是后来就愿意跟我讲话了。 2、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其潜力是无穷的。我们要帮助学生找到他们的兴趣点,并加以发展。小石这次就简简单单写了那么几句话,但是我可以看出他写作的爱好,而他个人也跟我说他平时比较喜欢写点东西。 3、对于小学生,教师不要只关注他们的外在,给学生贴标签。教师要多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本来我以为小石诗歌内向腼腆的人,但是通过这次交流我发现了他热情的方面。 |
|||
反思: 1、我在轶事记录法时遇到的困难 (1)无法区分轶事和普通事 (2)轶事记录一本记录现状较多,要了解其发生的原因背景是比较困难的。一方面是研究对象可能不太配合,另一方面是我自身无法分析其原因。 2、解决措施 (1)了解哪些是轶事:描述能显示儿童在某一具体领域内发展的事件;记录有趣的故事,日后与其家人分享;将颇能引起好奇心的细节保存之,以备将来进一步反思;精确记录能够透露儿童受虐的细节;记录能显示儿童某种典型行为的事件;记录下完全有悖于儿童典型行为的细节。 (2)亲切地与研究对象,使其消除心理戒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