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饥饿程度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7-04-26 15:01:13)
标签:

饥饿

morris水迷宫

空间探索

定位航行

分类: 学习记忆篇

饥饿程度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李状陈佳雪罗佳辉王洁王启超谢静涛*

                      湖南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系湖南长沙410208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的饥饿程度对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4 只成年健康雄性SD 大鼠随机分为8

A-G 组分别饥饿处理61824303642 hH 组饱食处理作为对照组 应用Morris 水迷宫对SD 雄性大鼠进行行为训练评价其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1A-G 组不同饥饿处理的各组大鼠定位航行实验潜伏期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饥饿24 h VS 对照组22.58±4.44s VS(29.23±6.81)sP<0.01饥饿36 h VS 对照组(35.58±4.89)s VS (29.23±6.81)s,P<0.05空间探索实验穿越原平台次数,饥饿24 h VS 对照组(3.18±0.72)VS (2.33±0.67),P<0.05; 饥饿42 h VS 对照组(1.64±0.64)VS (2.33±0.67),P<0.05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同样目标象限滞留时间百分比也是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饥饿24 h VS 对照组(40.06±3.65)% VS (33.64±4.55)%,P<0.05;饥饿42 h VS 对照组(26.70±4.50)% VS (33.64±4.55)%P<0.05。(2上述实验结束后的G 组连续饥饿处理42 h 定位航行实验的潜伏期呈现减小后缓慢增加的趋势,连续饥饿处理时间6 h VS 连续饥饿处理时间24 h(28.74±5.24)s VS (20.88±4.3)s,P<0.01连续饥饿处理时间6 h VS 连续饥饿处理时间30 h(28.74±5.24)s VS (19.97±6.14)s,P<0.01结论短期的饥饿18 h 24 h有助于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提高长期的饥饿36 h 42 h处理使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关键词饥饿Morris 水迷宫空间探索定位航行学习能力记忆能力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674070X.2017.01.007

 

学习和记忆是人类和动物赖以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近年来以饥饿作为应激刺激来研究学

习记忆能力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而研究的结果各有不同总结归纳为以下两种观点饥饿导致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胡志红等[1]研究发现慢性间歇性饥饿可造成大鼠在水迷宫和跳台实验中的早期被动回避反应能力和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王群等[2]研究发现反复饥饿可导致大鼠在Morris 水迷宫实验中早期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另一方面饥饿能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Sabrina D [3]研究报道人在饥饿时胃黏膜会产生一种名为ghrelin的激素它会借助血液循环进入大脑起到改善大脑功能的效果 即饥饿会提高人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让人更聪明邵邻相等[4]的研究中发现在短期饥饿的应激状态下小鼠学习能力提高增强延缓机体衰退的生理功能这些应激反应有利于小鼠在逆境下的生存

     由此可知饥饿对学习记忆有影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究竟饥饿会提高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还是使其下降以及不同程度的饥饿对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影响程度的变化目前还没有定论本文从不同饥饿程度的大鼠饥饿模型入手通过对大鼠的动物行为学的观察和分析探索饥饿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及仪器

1.1.1 动物健康成年SD 大鼠雄性84 体质量为230~250 g 由湖南斯莱克景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 实验动物质量许可证号SCXK 2011-0003分笼饲养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SPF 实验动物房室温为22~25 湿度约为50%自由摄水

1.1.2 主要仪器XR-XM101 Morris 水迷宫视频跟踪分析测试系统上海欣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XR-XZ301旷场反应箱上海欣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http://s3/mw690/0035LnNTzy7aBr8R2sWc2&690
http://s16/mw690/0035LnNTzy7aBrcbzBldf&690


1.2 方法

1.2.1 旷场实验适应性饲养4 d 让每只大鼠接受一次旷场试验获得数据后通过统计学分析

以中央区域运动距离110±5 cm 为参考依据剔除行为差异性较大的个体减少个体差异对结果造成的影响

1.2.2 动物造模及分组将已经训练的连续训练5 d每天1 SD 大鼠通过随机数表分为A~H8

小组数量分别为91111111111119 ABCDEFG 组分别进行饥饿6121824303642 h 处理H 组为饱食对照组

1.2.3 Morris 水迷宫实验1将已经分别饥饿处理6121824303642 h ABCDEFG 组以及饱食的H 组于正式实验当天1900 进行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搜索实验在定位航行实验中将大鼠从不同象限的面壁置入池内测量大鼠寻找隐匿平台的潜伏期大鼠登上站台2 s 后终止记录最长记录时间为60 s在空间探索实验中撤去原平台 将大鼠从不同象限的面壁置入池内60 s 后终止实验。(2在第一种实验处理结束之后G 组继续保持连续42 h 的饥饿处理与饱食组H 形成对照两组大鼠同时在实验的饥饿/饱食61218243036 h 每个时间点分别进行1 次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

1.3 观察指标

将小鼠放入直径为150 cm 的圆形水池中恐水的本能迫使小鼠会尽快寻找水中隐蔽的平台

练时将小鼠从槽壁4 个不同方位依次放入每次待小鼠找到平台后让其在平台上休息30 s再进行下一次训练水中寻找平台的时限为60 s60 s 内未找到平台则视为寻找失败

1.3.1 测量定位航行实验中大鼠的平台逃避潜伏

将大鼠放入水中到其找到平台的时间为潜伏期通过与对照组比较以评判大鼠的空间学习能力

1.3.2 测量空间探索实验中在60 s 内大鼠的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和大鼠在目标象限滞留时间百分

通过与对照组比较以评判大鼠的空间记忆保持能力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0.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以均值s表示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饥饿对大鼠学习能力的影响

2.1.1 饥饿处理对大鼠水迷宫潜伏期的影响随着饥饿程度的加深大鼠在定位航行实验中的潜伏期

呈现了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C 饥饿18 h D 饥饿24 h 大鼠寻找隐匿平台潜伏期明显比对照组大鼠缩短P=0.048P=0.023),说明一定程度的饥饿使大鼠的学习能力有所增加F 饥饿36 h G 饥饿42 h 大鼠寻找隐匿平台潜伏期明显比对照组大鼠增加(P=0.034P=0.0004)说明较长时间的饥饿使大鼠的学习能力下降ABE 组分别与饱食组大鼠比较 其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

2.1.2 连续饥饿处理对大鼠水迷宫潜伏期的影响对G 组进行连续饥饿处理H 组与G 组在每个实验处理时间点上形成对照同时两组各组内在每个实验处理时间点上形成组内对照2)。G 组在连续饥饿过程中定位航行实验的潜伏期呈现先减小后缓慢增加的趋势H 组饱食组的定位航行潜伏期呈现不断减小的趋势H 组内H6 H42 潜伏期差异显著P=0.001),说明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饱食组大鼠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G 组内G6 G24 以及G6 G30 的潜伏期差异显著P=0.003 且在24 h G 组潜伏期低于H 说明在24 h 内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以及饥饿程度的加深连续饥饿组大鼠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两组间结果比较发现G42 H42 的潜伏期差异显著P<0.01),连续饥饿42 h 的定位航行潜伏期显著高于饱食组说明在练习次数相同的情况下较长时间的饥饿使大鼠的学习能力下降见表2 和图1

2.2 饥饿对大鼠记忆保持能力的影响

2.2.1 饥饿处理对大鼠水迷宫空间探索的影响对分别接受了不同饥饿程度处理的各组和饱食组进行

组间分析 发现大鼠在空间探索实验中穿越原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滞留时间百分比都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上升继而下降的趋势H 组与D 组以及G 组的穿越原平台次数差异显著P=0.019P=0.037),同时H组与D 组以及G 组的目标象限滞留时间百分比差异显著P=0.004P=0.005),H 组大鼠的记忆保持能力显著高于G 同时显著低于D 表明随饥饿程度的加深大鼠的记忆保持能力有所提高但较长时间的饥饿处理使大鼠的记忆保持能力明显下降

见表3

2.2.2 连续饥饿处理对大鼠水迷宫空间探索的影响连续饥饿处理组与饱食组在各时间点结果分析 发现随练习次数增加H 组饱食组的穿越原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滞留时间持续增加G 组的穿越原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滞留时间有先缓慢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在第42 hG 组的穿越原平台次数显著低于HP=0.042),目标象限滞留时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1),表明较长时间的连续饥饿处理使大鼠的空间记忆保持能力下降见表3

3 讨论

本实验采用两种不同的实验处理探究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在第一种实验处理中不同

时间饥饿处理的各组大鼠定位航行实验潜伏期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空间探索实验穿越原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滞留时间百分比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表明随饥饿程度的逐渐加深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有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在第二种实验处理中连续饥饿组与饱食组比较分析发现饱食组随每个时间点上练习次数的增加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不断提高连续饥饿组在练习次数的增加和持续的饥饿刺激下学习和记忆能力有缓慢提高继而降低的趋势且在饥饿初期的时间点上连续饥饿组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高于饱食组推测在练习次数相同的情况下初期的连续饥饿促进了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在饥饿后期的时间点上连续饥饿组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显著低于饱食组表明较长时间的连续饥饿使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

近年来由于脑肠肽概念的提出脾藏意的中医藏象理论重新被重视有人通过实验制造脾虚小大鼠模型来研究脾胃功能与大脑学习记忆的关系其结论为脾胃功能与认知功能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脾胃健则思维敏捷注意力集中脾胃虚则健忘脑力下降[5-7]然而在脾胃功能正常的状态之下饥饱对学习记忆有何影响的研究较少以往研究通过对大鼠进行慢性间歇性饥饿处理[2]全饥饿处理[8]

反复饥饿处理[1]等方式研究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通常以周或天为单位对大鼠进行Morris 水迷宫训练 而以6 h 为一单位对大鼠开展行为训练的研究较为少见 本实验通过这一量化处理能更加细致深入地观察不同程度的饥饿刺激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整体变化趋势本研究分别探讨了脾胃功能正常的大鼠在不同程度的单独饥饿处理和连续饥饿处理状态下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短期的饥饿有助于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提高 较长时间的连续饥饿处理使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该结论与邵邻相等[4]安翠红等[8]的研究结果大致相同对比以往研究结果胡志红等人的研究发现慢性间歇性饥饿导致大鼠早期学习记忆能力下降[1]王群等人发现反复饥饿可导致大鼠早期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2]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在于实验处理方法上的差异 本研究对大鼠进行持续的饥饿处理 并未对大鼠进行饥饿后再恢复喂食的间歇性饥饿处理和反复的饥饿处理以往研究发现在慢性应激刺激下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增强[9]多项研究表明饥饿有助于记忆力更长久[10]本文通过连续跟踪发现短期的饥饿18 h 24 h有助于大鼠

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提高 长期的饥饿36 h 48 h处理使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充分说明了饥饿应激状态与学习记忆的相关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