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司国卿
司国卿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07
  • 关注人气: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论观念认知论述(154)

(2025-07-06 19:21:29)

理论观念认知论述(154

    1、“没有理可言”。这种说法在一种场合、一种环境、一种组织一种机构、一种群体一种家庭,时有出现。

    这种错觉导致一些人走错路、说错话、办错事、产生错误后果。

    2、“ 没有理可言 ”,错觉在于,一是不懂理、二是不讲理三是比如 混账 ”,也就是说故意搅局,把理搅成了一笔糊涂账,“ 混账 ”了,这账一混乱,理就说不清楚了。

    3、“没有理可言”,这种错觉,将导致“ 自己打败自己 自食恶果。

    你生活和工作在“没有理可言”之中,时时困惑自己,活着能有味道吗?能有意思吗?能有意义吗?能有价值吗?

    4、故意不讲理,是在歪曲理、混淆理、推翻理、改变理,目的是蒙蔽你、欺骗你,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你还认为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理。

    5、不懂理,很容易不讲理。不讲理不是坏人,但却要说错话、办错事、走错路

    这种问题一发生,胡说、争吵、乱骂、打斗,可能都会发生。

    都指责对方不讲理,有理说不清,一塌糊涂。

    6、理是什么?简单地说,是事物的规律、道德规范、道德实践。宏观说,是讲宇宙规律。微观说,是讲做事的规矩。

    一定要明白,无规矩无道,无道无理。无规矩不成方圆。不讲规矩就是不讲理。

    7、夫妻吵架,说一方蛮横、死犟。这种说法,也是指不讲理。

    谈判中发生争执,同样存在认理不同的问题。谈判不讲道,理从何来?

     8、理在哪里?在理论中、在法律中、在符合客观事实中、在事物的规律中。

     9、比如一个组织、一个机构、一个家庭、一个群体,都要讲治理、管理。这个治、这个管,一定要按理来治、按理来管。

    什么是理?治理和管理的规范、标准、程序、方法。

    所有的事物都有运作规矩,都要讲运作规范标准、都要讲运作程序、方法。夫妻生活、岗位工作、与人共事、社会运行,不讲规范、标准、程序、方法,不仅混乱,还会四分五裂。

 10、不懂理、不学理、不会治理、不会管理,一定不作为、假作为、乱作为。

    11、比如说谎、造谣、内斗、推诿、扯皮、忽悠、虚假、蒙哄、欺骗、使坏,都是不懂理、歪曲理、背弃理、亵渎理的表现。

    12、意识形态即观念的差异,也是认理的差异。理的认同,是道同的基础和前提。

    道不同则不相为谋,是说理不认同道则不同。不同道一定不同理。

    13、无论男女老少、忙人闲人、富人穷人、官民派系、三教九流、七十二行,生活和工作都必须守规矩。不管走什么道都有道规,即规矩。这规矩就是理。

    不讲理,不守规矩,在朋友圈、在这个环境、在这个地方、在这个组织在这个机构、在这个家庭,如何生存呢?何谈发展?

    14、面对不讲理的人,有的人没有办法说服,也说“没有理可言”。

    这是因为没有掌握和应用道理知识,不知道如何应对。

    15、懂理,首先要懂公理大理常理。因为大道理管小道理。大道理管不住小道理,小道理不复存在。

    因为你生活和工作在人群中。人这个个体离不开群体。这就是局部要服从全局、个人要服从大局、下级要服从上级、少数要服从多数、要执行法律政策、要执行决定决议、要执行《合同》、要接受监督、要追求真理的道理。

    16、为什么要上学要读书?是为了认识宇宙、认识世界、认识事物、认识规律、认识社会、认识组织、认识机构、认识群体认识家庭、认识更多的人、认识自己的实际需要。这就是认理的需要、过程和目的。

    17 论述说过,每一个人都在错觉之中生活和工作。只有认识宇宙、认识世界、认识事物、认识规律、认识社会、认识组织、认识机构、认识群体认识家庭、认识更多的人、认识自己,才能不断改变错觉。

18、一个人说,有理不在声高。另一个人说,有理声低就认理吗?有理声高都不认理。不认理找借口指责声高转移话题,离开了话题,恰恰是不认理在搅局。

不讲批判精神,认同道理一定是空谈。不发扬批判精神,黑暗不会自行消除。

19、在生活和工作中,如何辩解和区分讲理不讲理?

公理大理常理是天下为公、高瞻远瞩,而不是自私自利、鼠目寸光。

讲理不讲理,要看立场、观念、境界、精神。这就是说,你是什么立场、什么观念、什么境界、什么精神?决定和支配你讲理不讲理。

具体说,上述要素,都认同都做到,就是全讲理;认同多做到多,就是讲理多;认同少做到少,就是讲理少;不认同不做到,就是不讲理。

20、比如50种《中国精神》,官民都能自觉主动学习继承发扬做到多少?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50种《中国精神》都是道理,道路的道,理念的理。

21制度是道理。如制度缺失、制度偏离理度、制度违背人民意志和愿望、制度落后于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就要建立制度、或修改、或补充、或完善。法律、政策同样如此。

22、活到老学到老。到老了还不懂人生、不懂道理、不懂为什么要生存和发展,你和这种人同道共进去哪里?路在何方?脚下是什么路呢?险滩还是悬崖?无论老中青少,这选择题还没有选对,或还没有想好如何选题,这一生永远困惑。

光明大道、景象灿烂,就在眼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一生的命运。

    23、不见棺材不掉泪。盖棺难定论。灰飞烟灭时理不顺仍还乱。自己打败自己不知道理是什么。孔明为什么要唱“ 空城计 ?宋江招安为哪般?贾宝玉要去当和尚。苏东坡效应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啥意思?议论这些题对解决认知会有意义。

    在这个大千世界,一个人非常渺小。搞不明白、弄不清楚,理还乱。解决不好学问、学识、认知的问题,还是不知道自己是谁。说是解惑难,难在 不想读书、不想知理 ”。

                                             廓清

                                     二零二五年四月十五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