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观念认知论述(136)
1、一种是投机取巧、一种是装腔作势、一种是阳奉阴违、一种是喑箱操作。
也都知道这是卑劣行径,必须消除。但还是要投机取巧;还是要装腔作势;还是要阳奉阴违;还是要暗箱操作。
2、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这四个词的词义:
(1)投机取巧是个啥意思?
利用时机和狡猾的手段谋取私利。凡心术不正、既得利益者都会投机取巧、假公济私。
(2)装腔作势是个啥意思?
故意装出一种腔调和姿态,用假象掩盖真相,迷糊、糊弄民众。表面上装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一做事这种伪装就露出了马脚。装腔作势隐藏险恶。
(3)阳奉阴违是个啥意思?
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表面应承、背后反对。当面人、背后鬼。这是两面人处世为人的一种手段。
(4)暗箱操作是个啥意思?
利用职权暗地里捣鬼。以权谋私,多半也要暗箱操作。这是搞阴谋诡计设立骗局的一种手段。
3、上述这四种动作的目的是要利用这四种手段达到自己的预谋即阴谋。
这四种行为、动作都是由自己的意识形态产生和支配的。
4、这四种意识形态的表现,都是和正义感、正能量、奉献精神搞对立、和为大多数人的意志、愿望服务的理念观念唱反调、打横炮、挖墙角、拆平台。
5、在这四种意识形态表现导向下,产生和诱发了不少社会问题、工作问题、生活问题、家庭问题。
6、解决意识形态问题,一定要治理环境、改变环境、优化环境、净化环境。
比如你生活的这个环境里、圈子里,不是公正无私、不是自强不息、不是厚德载物、不是创业奋斗的风气占据引领地位,而是勾心斗角、伤风败俗、谋私利已、吃喝玩乐的风气占了上风。这种环境就要治理、改变、就要优化、净化。
7、改变生活和工作环境,首先要改变舆论环境、净化舆论阵地。
舆论是不是清明、光明?阴暗的成分如何消除?解决不好舆论的导向、引领问题,这个环境、这个圈子就会被腐化,人就会丧失信仰、信念、意志、精神,价值观产生扭曲、价值取向一定危机。
8、
意识形态指导、引导我们选择道路和作为。而不是去盲目地迎合、纵容、或诱导、或蒙蔽。
9、媒体报道,假冒伪劣产品被查被罚、蔬菜“喷药”、食品加“添加剂”被查被罚。都知道这是中国人伤害中国人的问题。为什么禁止不住?
还是职业道德品行问题、依法生产经营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好。
10、环境问题、圈子问题实际上就是意识形态问题。
生活和工作在这个环境里、这个圈子里,自己的问题自己没有引起重视、没有主动去解决。
11、话又说回来,论述专门说过,意识形态关乎我们党和国家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非常严重的这种问题,不能引起高度重视,说到底,还是宣传舆论的指导、引导问题没有解决好。
13、比如基层、社区、小区、民间的这些环境里,联系生活实际需求,结合民众表现事例、从道德品行、法律实施上、宣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这种活动有没有?有多少?路线图、效果图在哪里?
这种具体的老百姓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政治宣传教育活动规划和实施方案谁管?谁执行?谁监督?谁考核?制度缺失、没有责任人,这是关键所在。
14、这和眼睛只盯在搞钱上有关系吗?有意义吗?有作用吗?值钱不值钱呢?
这就是正儿八经的“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比钱还值钱
、比钱还要命的执政问题。
15、环境治理、环境改变、环境优化、环境净化,不从意识形态抓起,同样解决不了、解决不好“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16、生态文明建设,这个最大的生态文明是人的生态文明,也就是意识形态。这是根源、根基、根本。
想一想看,不从根源、根基、根本抓起,意识形态的阵地在哪里?谁在占领?这不同样是话语权吗?
17、“玩物丧志”。迷恋玩赏之物,消磨了为目标积极进取的志向、意志、志气。
“玩物丧志”。这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训诫”。老祖宗教育子女后代,经常提示告诫,“玩物丧志”。
迷恋玩物,不仅消磨了宝贵的时光、消磨了进取的意志、志气、还消磨了斗志和精神。
18、
一个人没有了斗志即奋斗的意志和为目标进取的自我革命的精神,必垮必败。
19、工作疲惫了,需要转换思想,放松一下,玩一种喜欢的物件、比如打几圈麻将、逗一逗小狗、聊一会天,都是正常的一种乐趣。
但迷恋玩物必然物极必反,走向极端。伤害感情、分裂家庭、积怨生仇、反目相击,此种问题多有发生。
这种环境、这种圈子,无疑是一个毁灭自己的陷阱。同时也伤害这个环境、这个圈子的人。
20、于是,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环境文化、圈子文化是命运文化。命运是由文化支配和支撑的。
你活动的这个环境、这个圈子的文化理念观念、文化氛围将改变你的意识、情趣、意志、影响你的作为、影响你的精神风貌。
21、比如文化群、书画群、文学群、诗歌朗诵群、歌舞群、戏剧群、音乐群、拳术群、体育群、乐聊群等,都是以中华文化为根基、为根本传承发展来体现人生价值。一定要明白,一个人的专长兴趣爱好往往成就一生,引导价值取向、产生人生价值。
22、比如网络销售、直播带货引发对实体经营的冲击。
实体一定要厚道经营,改变和优化做生意的这个环境、这个圈子。一是产品优质、二是薄利惠民、三是服务到位。要形成维护客户利益的环境和圈子。否则将下滑、倒闭。
23、比如家庭生活这个环境、这个圈子,一定要把精神文化理念渗透在夫妻子女的日常作为之中。必须认识清楚,一旦丧失了精神文化支柱,这个家就要矛盾重重、危机难消、没有宁日、走向解体。
24、强调分寸,恰恰过分。强调合适,恰恰偏激。避免极端,已经极端。强调是非分明却要混淆对错。这就是不知错觉却在错觉之中的现象。
(1)比如和合是处世为人之道。偏要搞对立。
(2)比如判断是非要用唯物论、辩证法。偏要搞唯心论、一点论。
(3)比如世界上没有中间派,所谓中间派是权宜之计,或看风转向。偏要当中间派,结果“人鬼不是”。
(4)比如开车路遇一老人行走困难,偏不送一程。老娘看病却被一好心人开车送回家。
(5)比如组织参加部门、社区、小区义务服务活动,偏要找理由、找借口推辞。
(6)比如教训子女“好好学习一定成才”。自己偏要讨厌读书自学。
(7)比如不适合喝酒偏要喝酒。比如不可抽烟偏不戒烟。比如晚上不得熬夜偏要晚睡。
(8)比如一意孤行将被孤立。偏要认“死理”不懂“回头是岸”。
(9)比如“知己知彼”方可避免失误。偏不听不同意见,偏要自以为是。
(10)比如“你是谁?要往哪里去?”没有弄明白就往前走,偏要走弯路、弯路多多、步入歧途、或走投无路。
在错觉中继续错觉。
25、和有正义感、正义之举的人走不到一起、和正能量格格不入、和讲唯物论、辩证法的人没有共同语言、和具有文化理念观念的人不合群、和信仰信念搞对立唱反调、和关乎自己命运的文化没有缘分,啥意思?啥问题?这个环境、这个圈子是不是变了态?是不是走了调?是不是信仰的价值取向偏了?
26、学生、同事、朋友讨论“事物变化”这个话题:
唯物论、辩证法告诉我们,我们生存的这个社会、这个环境、这个圈子,是在变化之中变化。不是向前变化、就是向后变化、不是前进就是倒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时时刻刻变化之中。
你一定要把事物看成固定的、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呆板的、僵死的,这种唯心论、一点论理念观念将会伤害所有的人、包括自己。
为什么不会改变自己的这种错觉呢?为什么要在错觉之中继续错觉呢?因为在搞唯心论、一点论。违反了唯物论、辩证法。
不会改变自己的人,永远没有出路。
27、在错觉之中生活,思维方式方法和思路一定错乱。错觉困挠生活和工作,行走在错乱的弯路上,将走不出困境。你问这种人,什么是思想境界?一定一塌糊涂。
28、新事物层出不穷、新时代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生活在新时代的千变万化之中。这就是气象万千。
你仍然站在过去看现在、站在昨天看今天,年过差了、天过差了。
2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谓苏东坡效应。
你不识你的真面目,同样不识你所在的环境、圈子的真面目。因为你在错觉之中。
30、当你懂得了信仰、信念、价值观、价值取向、当你具有了正义感、正义之举、当你刚正不阿、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你才能不被错觉遮住视线、你才能分辨清楚人鬼真面目,你才能看清楚你是人不是鬼。这就是“庐山真面目”。
当你走进庐山这个环境、这个圈子、在威严雄壮而俊丽娇艳的庐山真面目前,你是什么呢?
31、有一种人,不学习、不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新理念、新观念、新方法,已经落后时代半个世纪,仍然没有发现自己在错觉之中继续错觉。对立心态、对立情绪“愈演愈烈”。玩手机上的那种虚假信息有何价值呢?在死胡同里已经回不过头来。在错觉之中永远
“不识庐山真面目”。
32、不管是谁,一说话、一做事,就是表现、就有痕迹、这身影是隐藏不住的。好坏对错是抹不掉的。
是正人君子、刚直不阿、公正无私、敢于担当呢?还是人不人、鬼不鬼、半人半鬼、心怀鬼胎、阴阳怪气呢?
33、人这一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思想理念观念问题即意识形态问题。为什么会在错觉之中,这一错要错三十年?甚至错到死呢?为什么不思考走不出错觉的问题?
34 不是环境改变你,就是你改变环境。你在改变环境错,还是环境错在改变你?你搞不清楚。因为你的思想体系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5、只要不懂错觉之中错觉、消除不了这个错觉的意识形态、改变不了这个错觉环境、错觉圈子,你将在错觉之中继续错觉。
于是,很有必要重新认识投机取巧、装腔作势 、阳奉阴违
、暗箱操作。
廓清
二0二五年一月十三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