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观念认知论述(131)
1、有一种人,你打他两个耳光都不会有正义感。
学生、同事、朋友讨论这个话题,好笑又感叹。
2、什么是正义感?你具有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爱憎分明、勇于斗争的道德情操,发挥出来,这就是正义感、这就是正义感的举动。
3、一个人有没有正义感,是要受文化背景、家庭环境、教育因素、生活阅历、工作性质和经历、社会环境圈子影响所产生的。
好人学好、好人变坏、坏人变好,也都是上述这些原因导致和造成的。
4、有一熟人,圆滑尖诈、投机取巧,谁有危难,都要躲避。他的亲人遭到危险都要找借口躲开。
多年之后,一同事索赔案赢了。说是这个人出庭作的证。
他为什么会变得有了正义感呢?
因为他遭到诈骗要讨回公道,跑了一年多法院。他尝到了受委屈、受冤枉、受迫害的苦头。
5、有一种人,仍在虚拟世界的虚幻中生活,欺骗自己,颓废、堕落下去,生命陷入死谷。这灵魂即将消亡,仍执迷不悟。
6、主持公道。主动出面,据理力争,为受不公、为受委屈、为受伤害、为受冤枉的人主持公道,尽力帮一把,发挥正能量作为。这就是行善积德。
7、伸张正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是义士、义气之举。这种“拔刀”是说帮助遭到危害的人自卫救命。不是让你违法捅刀子。伸张正义,是帮助弱者维权。站出来讲公道话、办公道事,善行善举。
8、爱憎分明。不明白爱是什么,憎是什么?爱什么,憎什么?爱憎就不会分明。没有是非善恶的思想观念,碰上伤害他的亲人这种事,碰上诈骗他的财物这种事,也会麻木,说是榆木疙瘩、活死人,也不过分。不懂真爱、不懂真憎,胡爱胡憎一定走错路干错事。该爱的不爱,该憎的不憎,交往必受骗。
9
、勇于斗争。坚持公平正义,一定要有勇于斗争的精神。正气、勇气、智气、雄气是奉献精神和高尚境界的表象。
“紫气东来”是一种祥和春意,是一种喜气腾升,是一种清明气氛,是一种昌盛景象。
10
、邪气、秽气、臭气、霉气一定要清除。这种伤害人的坏气不除掉,正气、勇气、智气、雄气施展就要受阻,耽误事、还要消耗精力、耗费正能量。
邪气、秽气、臭气、霉气都是支配搞对立的死气。谁身上有这种几种气,一定搞对立。
弘扬正气、勇气、智气、雄气,才能让社会、让我们生存的环境清明,事业昌盛。
11、有一种人,表面上温和,骨子里狡黠,里外讨好,却是奸邪。奸邪常常隐蔽内心的恶念。一旦露相,气急败坏,必反叛。历史上的奸臣多如此。
所以,一定要洞察共事的心术、心计。诡秘
、诡诈隐蔽许久不易发现,但不得不提防其害国害民。
12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一个人,不修炼、不进取、不思考、不提高,这层次、层级一直要往下滑,越下滑越低,陷入低谷,一片黑暗。这光明的天日在哪里?这一辈子翻不了身。精神灵魂和思想境界的问题解决不好,要钱何用?死了灰飞烟灭。活着的价值在哪里?
13、我写冤假错案报告文学,调查当事人,也发现有的受害人在受害之前,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就因为家人被牵连涉及冤案,也涉及到他,这才懂得了正义感和正义之举。他的经历教训了他。
14、1967年10月,一老干部说“彭总是被冤枉的”,这一句话被判八年刑。悄悄打小报告的人虽已早死,但害这个老干部进了监狱。
这个老干部被判罪的理由是:“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反对人民民主专政、反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无罪平反的理由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人民民主专政、拥护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15、不明事理,只贪便宜,泼妇骂娘,胡说八道,这种人还有没有呢?是不是还会害人呢?
正义感这种道德情操、这种正能量是社会清明的主流。人人都需要正义感、正义之举。
当有一天这种不明事理、没有正义感的人也遭到伤害时,需要不需要支持?这种人的家人也没有正义感去支持他伸张正义吗?
16、没有正义感是因为有所贪图、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打消有所图、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这种念头,心术正,才会有正义感。
17、正义感是求真行善精神和无私奉献高尚思想境界的具体表现。
国家和民族需要正义感、共产党和人民需要正义感、基层的弱势群体需要正义感。
18、没有正义感、没有正义举动,消除假丑恶就缺乏正能量、弘扬正气就缺少支撑力、光明驱除黑暗就没有思想武器。
19、正义感其实就在你的头脑里、你的灵魂里。一念之际生发。但也会在一念之际消亡。
你为什么会需要正义感?因为你感悟到正义感会支撑你活出具有正能量的生命力来。
正义感永恒。因为正义感有强大的生命力。
廓清
二0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理论观念认知论述(132)
1、继续说正义感。
学生、同事、朋友讨论,没有正义感,在生活和工作中会引发对立情绪和对立心态。
2、对立情绪是一种心态表现。心态表现一个人的意识形态。
你想干什么?是由意识形态支配的。只要表现,就有观念观点,就要表现情绪和心态,这就是你的立场。每一个人都这样。
3、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针对某一种事物、某一种现象发声表态,就是在表示自己的看法,就是在表现自己的立场。
辩解、说谎、隐瞒、哄骗、转圈子、转话题,不管用什么手段,只要发声说话,这真思想、真动机、真目的、真面目就要表现出来。
一定要明白,存在决定意识。不是意识决定存在。你一表现,就有迹象。抹不掉,也改不了。
4、比如有一种人,讨厌、反对阅读针对问题阐述观点的文化、理论、法律文章。找理由、
找借口反对学习文化
、理论
、
法律知识。没有阅读习惯、没有阅读兴趣、看不懂、看不进去
、没有阅读能力,显然没有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这就没有发言资格。一定要发言,就一定要引发对立。
我们想一想,你连针对解决问题的文化、理论和法律都不知道、或读不懂、或不明白、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能不胡说八道吗?
5、“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搞唯心论、一点论这种人,时常犯的毛病就是“强加于人”。
比如这种人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方法和思路设想解决问题的“点子”要求别人去使用。
6、这种人不懂得什么是“唯物论、辩证法”,明明这种“点子”别的人不可用,却要逞能,要让别人用这种行不通的“点子”去解决问题。
试问,你为什么不去用你出的这个“点子”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你为什么不去直接对话说事呢?
7、唯心论、一点论将导致对问题的误判。
臆断、设想、如果、假如,这种没有事实根据、凭空编造的所谓“想象推测”,对解决问题将会引发误导、误判,使问题复杂化、或使问题转变性质、或使问题扩大化。
8、解决问题的软办法、硬办法、软硬兼施办法,都要根据事实性质、事态变化来应对
、应变。
唯物论、辩证法告诉我们,凡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僵化的、死板的看事物,都是唯心论、一点论。
世界上的树叶有多少?数不清。但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你一定要按照自己的唯心论、一点论思维方式方法和思路设想解决问题的“点子”,一定要失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搞清楚真相发言下结论一定要误判。
9、《三国》里的《失街亭》就是因为用错人、用错策略造成了丢失要地,损兵折将。
10、世界观、方法论。这个世界观必须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两分法的方法论。
关起门来凭空编造的臆断、设想、
猜测、猜想
、如果,假如
的“方法”一定要导致陷入误区而走投无路。知己知彼一定要懂得
“
日久见人心”
“路遥识马力
”。
11、没有正义感的这种思维方式方法和思路,恰恰是唯心论、一点论的突出表现。
论述131说了正义感的特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爱憎分明、勇于斗争。
12、没有正义感,就要引发和导致对立。比如没有共同语言,说明意识形态即思想观念不在同一个层面上,沟通交流就要争辩对立。啥问题?信仰理念观念问题。
13
、一个人产生和发挥正义感,必须要有应对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要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现场调控能力、要有分析判断和贯彻落实文化、理论和法律的施策能力,要有掌握和应用理论、法律武器开拓局面的进取能力。否则,工作一定被动、或失误、或失败。
14
、有效管理要懂得和履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这五个要素和能力,这才能避免和防止随意性、盲目性、无序性、乱为性,这才能有力地阻止和消除对立情绪和对立心态。
15、
自私自利
、既得利益者没有正义感。既得利益者反对和抵制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三结合管理方针和原则。既得利益者必然产生和引发对立情绪和对立心态。
16、在运行过程中,我们必须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当团队整体素质差异大、步调不一致、执行力低下,贯彻这管理五要素就缺乏能力或行进缓慢。
17、没有正义感是不懂文化、理论和法律造成的。
这种人认为,不需要文化、理论和法律照样生活和工作。其根源是缺乏阅读文化、理论和法律知识的能力。没有正义感,面对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爱憎分明、勇于斗争的人和行为就一定会引发对立。
没有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解决不好正义感问题,永远摆脱不开心理障碍和行为卑劣的处境。
人人需要正义。正义永恒。
廓清
二0二五年一月二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