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观念认知论述(99)
1、糊涂不糊涂,这个话题议论很久,还是没有统一的准确答案。
这是一个辩证话题,各说各的道理。也就是说,用场不同,各自的道理不可相互取代。
2、看到一种说法:世界上最愚蠢的行为就是和别人讲道理。
这个“别人”是哪一种人呢?如是不承认道理的人,可谓愚蠢。和愚蠢人讲道理,讲不明白道理,想必讲道理的人也愚蠢。
如这个“别人”没有针对性,是指除了说此话之外的所有人,许多许多人,这种说法真有混账之嫌。
3、什么是混账?混混,制造混乱,混必浑,混必昏,庸庸碌碌,昏昏然然,一塌糊涂。终了一笔糊涂账,这就是混账。
混账这个词不是谩骂,是一种道理。这个观点,曾在论述中表述过。不认识
、不理解,就要自找困惑。
4、世界上所有的理论、主义、主张、说法,都是在说自己的道理。舆论工具、媒体也都是在说各自的道理。佛教、道教、儒教、天主教同样是在主张一种道理。如全部取消,天下大乱。
5、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左中右,上中下,三教九流,也都在各说各的道和理。
不讲道理,其实是在讲道理,只是不说出口而已。你煽他一耳光,看他反应如何?道理不就说出来了,为什么煽耳光呢?这就是道理。
6、世界上除了神经病、傻子,没有糊涂人。
贪官跳楼,一定不糊涂,是为隐瞒真相,了结自己。我们认为不可走绝路。这个官员却感觉这是一种交待。这便是自我解脱的道理。
一个大学生投河,一定是有难言之事,不想面对,以结束生命解脱。我们认为很可惜。他却选择了绝命。我们认为他投河不是道理。他感觉是道理。
7、不管如何死,都是悲剧。但都有事由。这就是不糊涂的道理。
针对不同的死因,不是想不开,不能画等号,都有动机,也都有目的。
8、比如,糊里糊涂活吧。说这话的人其实很聪明。你给他安眠药吃,他准告发你害他。他想好好活命。糊涂吗?不糊涂。
9、人是有盘算的,也有两面性。真是假来假是真。
人的层次、圈子、道路、需求不同,活法也就不同。不要管这事,不要说那话,莫谈政治,远离是非。其实是在忽悠人。我们都听这一种说法,结果是一盘散沙,无力奋斗,陷入危难之中。
10、难得糊涂。是郑板桥做官自况所为。
意思是,该糊涂时装糊涂,难得。这就是说,小事装糊涂,但心里明白不糊涂。大事要清楚,一定不可装糊涂。
11、让你装糊涂,不要管事,道理有三:一是无能作为,二是虚情假意,三是别有用心。
糊涂不糊涂,是要讲顺应事理,顺势而为。但也要解决好度的问题。不利取胜则装糊涂。利于取胜则不糊涂。策略运作问题。
一时糊涂,困惑所致。一生糊涂,不懂命源,来世何故?
读了《鬼谷子》,方知世道深浅。糊涂不糊涂,明白世事有险恶,冲破危难,光明在前。
12、大事不糊涂,比如涉及国家、民族、革命、建设、民生、权益之类,一定要坚持党和国家、人民立场,服从党和国家需要,努力奋斗,勇往直前。
叛党、卖国、损害人民权益、违法乱纪,必纠必除。这个道理人人都明白。
13、职位不同,说事做事的态度不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如在其位假谋其政、乱谋其政,必追责。我们一定清楚,这是法治的道理。
认知水平不同,必然会产生认知差异。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共事,效率和结果也一定有差异。
三观不合,道不同则不相为谋。其结果是,或分道扬镳,或阳奉阴违,或对立争斗。
14、都知道提升格局。格局提升难是没有解决好思想境界和奋斗精神问题。
认知慢,或跟不上发展步伐,或差异大,是觉悟迟缓,或没有觉悟意识。当务之急是增强觉悟意识,提升和扩展认知境界。
15、我们都清楚,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
思维方式方法支配思路。思维方式方法老套、守旧、唯心、静止、违反辩证法、不懂科学性,思路必错。
格局低下,这毛病不少人都存在。因为没有解决好境界、精神、认知、能力的问题,格局不会自己提升和扩展。
境界高才能站位高,站位高才能格局大,格局大才能结局辉煌。
16、我们要明白,信仰支撑境界和格局。理论混乱,信仰一定危机,道理必然错位,糊涂一直在糊涂。
理不清,仍会乱。糊涂自取,不知所措,难免悲哀。
17、八十年代中、九十年代初,10多年里,我找机会专门听取20多位教授讲授专业知识,弥补短缺。因为,大学文凭只是一块牌子,毕业后所学知识50%已过时,有实用价值的只占5%,其余的短缺必须在工作岗位上通过自学实践获得,必须通过继续工程教育充实,必须用创新成果和成果积累证明其学识水平和贡献价值。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专门研究撰文《论岗位培训与岗位成才》,发表于《中国职工教育》学术期刊(1994年第8期,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优秀成果奖)。在山西省研讨会交流时,我专门提示,学历只是一张文凭,不产生价值,重在实践,重在继续学习,重在创新成果。
18、问题来了,现在不少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专业才能短缺,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困住了脚步,走不动。
学生、同事、朋友讨论这个话题,上大学,大学毕业,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专业选择,二是才能提升。市场竞争激烈,拿不下工作,没有创造成果的专业才能,将被淘汰。这就是现实。
我们的父母和子女都不能糊里糊涂。这种关系每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人生大事,我们一定要认真思考。思考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
社会发展不糊涂,文化自信不糊涂,人生道路不糊涂,目标追求不糊涂,自己糊涂将自毁一生。
廓清
二0二四年八月二十九日
理论观念认知论述(100)
1、说一说对立统一问题。
对立,简单地说,是指事物中两个方面之间的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1)比如,两人共餐,一人吃辣不吃甜,一人吃甜不吃辣。发生矛盾而对立。
通过协商,办法有二:
一是都不吃辣和甜,不同意。二是各吃各的味道,同意。对立化解,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统一认知,达成共识。
(2)比如,另一种对立。中国历史记载,秦要实行利民改制,六国不服。秦始皇用战争使六国归顺,完成统一中国大业,实行货币、文字
、道路、度(长度)、量(容积)、衡(重量)统一标准。
(3)香港回归,英国不同意中国在香港驻军。中国明确表示,主权原则不谈判。香港是中国领土,中国政府当即派驻军守卫。
2、上述是说对立的矛盾和问题要通过实事求是、坚持原则的斗争方法实现统一。
这就是对立统一规律所产生的结果。
在现实中,道不同则不相为谋,也是这种道理。
3、对立,首先要认识矛盾的性质。是一般性的非原则性问题,还是有特殊性的原则性问题。
凡是涉及到法律原则性的问题,必须执行法律规定。法律不能、不允许协商和谈判。
4、我们通常遇到的问题,有的是原则之内的纷争,通过协商,在法律允许之下,相互让步,统一认识,合法合理合情予以解决。
原则问题,不能统一认识,自己一时还没有找到法律依据,或对法律规定认识不一致,这就要去咨询法律机构说法。如法律机构的说法仍不能解决分歧、对立问题,就要起诉由法院依法判决。
5、明明有法律依据,却拒绝执行,这种情况,己经常见。这就成了一种社会问题。对立导致混乱。
6、对立,一种情况是利益分配和占有利益不公所引发,另一种情况是违法乱纪造成。
7、贯彻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加大力度整治贪脏枉法、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犯罪行为,就是要解决人民反映强烈的这些问题。
8、当官时有发生的问题有三:一是自以为是;二是不知对错;三是以错当对继续错。理论不清、理论混乱所致。
历史上曾发生的对党、国家、社会、人民造成深重灾难的是颠覆性罪错、毁灭性罪错。教训极为沉痛。
有的罪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懂装懂糊弄自己产生的、造成的。《中国共产党党史》作了明确评述。
9、无论大官、小官、富豪、平民,都存在功绩过错问题。只是大小、多少、重轻、性质不同而已。
人这一生,不盖棺不可定论。有的盖棺定论,经过历史验证,还有可能否定、推倒、重论、重定。这盖棺定论不见得一定可靠。历史是会说话的。
10
、我们要清醒,理论错、立场错、过程错、结果错。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不由人,也由不得人。罪错责任要由自己承担。
理论错,立场必然错。立场错,过程必然错。过程错,结果必然错。立场错了,不改变立场,干来干去,越干越错。
比如,一官员,前面干对十件事,后面干了一件犯罪的事,且罪恶深重,开除党籍,判刑二十年。即使改造转变了立场,想想看,如何弥补给党、国家、人民、家庭、父母、妻和儿女造成的损失和伤害?
立场错,干错了要否定对的,前功尽弃。比如干了五年,人民评价正确率30分,这就是口碑载道。实行和发展
"全过程人民民主",这就是公平正义。人民是中心。人民至上。人民当家做主。因为,共产党立场是人民立场。
你是官,不管是哪个组织、机构的官、大官、小官,下台了,第一身份变成了平民百姓,很可能才能懂得人民立场究竟是什么?老百姓为什么喜欢清官、办实事的官?
11、不懂认知,或认知能力低下,都是产生对立的原因,也是发生罪错的根源。
一种情况是,不想对立,偏要形成对立。这和专业岗位职责、标准或缺失、或不规范、或违规操作有直接关系。
职责、标准、规范、程序皆为理论和法律。不懂理论,不懂法律,与人共事,一定执行力低下,或执行错位,必然对立。对立的结果是一败涂地。
12、贪脏枉法、以权谋私、徇私枉法,这三个问题解决不好,对立的问题就解决不好。
论述98说过一个观点,思想体系问题没有解决好,对立的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争辩、谩骂、吵架、翻脸,都无济于事。对立仍在对立。
13、对立统一规律告诉我们,思想理论问题没有解决,认知不能统一,不能达成原则上的共识,对立矛盾将激化。
我们讲和合理念。和合是人的文化基因,民族的智慧。是为人做事处世的原则和相互交往的理念。家庭、夫妻、子女、亲友、邻居、同事、师生同样如此。
14、解决国际问题争端,一是政治谈判和平解决,二是战争。但最终是谈判解决对立,达成共识。这就是对立统一。
15、中华民族讲和合文化理念。坚持和合理念的原则才能化解对立,达成统一。
文化、理论、法律、政策是解决对立,通过和合达成统一的途径和方法。
无论官还是民,不懂文化、理论、法律、政策,不懂和合理念,永远对立。
16
、对立和统一的问题,人人都应当高度重视。要生活,要工作,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学懂理论,站对立场,执行法律,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促进发展。否则,只能搞倒自己,自己打败自己。
廓清
二0二四年八月三十一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