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观念认知论述(77)
1 、命数即命运,乃天道天理。任何组织、机构、家庭、人都有其命数。
问题积重、治理无方、图谋不轨、伤人害人、贪腐败落、利欲熏心,都有可能导致失败、垮台、倒闭、消亡。
事物总是两方面。一方前进,其特征必然是延续命数。一方倒退,比如一个组织、机构的机体患了疑难重病,患了不治之症,手术医疗无效,其特征必然是命数尽矣。
2、企业的命数,大型的平均为10至15年,中小型的平均为5至7年。开张3、5个月关门的比比皆是。
如先天不足、或胎带疑症,后天难医,命短必亡。
3、品牌传承三百年不衰,家业继承五代昌盛,也会有很多。这就是经营之道在起支撑作用。
当然,先天健康,后天营养充足,运作合天道而行,一定会延续命数。这便是命运。
4、延续命数是有活法的。这道是: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业道酬精、商道酬信。
生存“命强”的理念是:
诚信是金,积健为雄,笃行致远。
5、官员和商家请我书写过多次这些格言、名句。我想,一定是为了践行、兴隆、营造氛围、创新品牌,从成功走向成功。
6、但是,落马的、衰败的、“进去”的、自尽的,仍在“生长”。什么原因呢?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没有搞明白“天人合一,天道轮回”的道法,更不会尊道效法。
7、天道轮回,这意思是说善恶有报。
报应不是迷信,是天理,是规律。善恶报应,不管是腰缠万贯,还是官居宰相,翻看历史,清清楚楚,谁也躲不过去。
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
反之,源浊则水浑,形歪则影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8、这就是说,善恶有报,天道轮回。也都知道不可违背天道天理。但有的人并不真懂。在一个职位上干着干着,理念就错了,心思就变了,心术就歪了,自觉不自觉的行恶了。
邪念恶意、谬论诡辩、蒙骗忽悠、设套欺诈,都是行恶。
眼睛盯住了善良老实人,盯住了老百姓的“钱袋子”,挖一个陷阱,引诱你跳下去。也有的人还没有明白过来是陷阱,也许就没有识别能力,上当了。
9、论述中专门说过,设圈套者心术不正,必是乌合之众。
老实善良的”软肋”就是没有保护自己的意识,软弱恰恰被利用,变成了对抗公平正义的”挡箭牌”,使得大多数人的利益受损,老实善良也成了受害者。说是执迷不悟,也还有点意思。
10、有一天,发现这个人患了心术不正难医之症,“谢幕”了、“位丢”了、“进去”了、“消失”了,都开始思考了,想要讨回公道,也就费劲了。
心术不正要吸取教训,改邪归正。这和老实善良还有对话论理的机会吗?你自己能找得到机会吗?
11、光景是时间。时间一去不复返。谁也耗不过时间。
因此,悟道就要明白,道法自然,天道轮回是“天人合一”之天理。我们说天理不可违,就是这个意思。
12、我们一定要懂得,一个组织、一个机构、一个家庭、一个人的命数,谁也改变不了。
天道天理决定命数。不是谁用权力、权术就可改变命数。
13、行善积德,延续命数。作恶损德,折减命数。
恶行惶惶不可终日。恶梦夜夜鬼缠心身。心理、心态、心境、心绪在算计命数。
也就是说,你有什么样的心理、心态、心境、心绪,就一定会有什么样的命数,即命运。
14、互联网视频显示,有三个富人,一个走巷访贫,救济孤寡老人;一个支助贫困生读大学;一个专门查询陷入乞丐境地的流浪人,掏钱护送回家与亲人团聚。这种情形一定还会有许多。这就是积德行善。
钱再多也带不到阴间。钱的价值是要用在无能挣钱又急需钱的人身上。这就是当今富人的一种立德举善观念。
15、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个天道天理,是每一个人修身养性,悟道为善,延续命数,大有作为的“天人合一”道法。
不懂道法,永远在困惑之中悲哀
,心死欲亡。
廓清
二0二四年四月十七日
理论观念认知论述(78)
1、后悔、遗憾、痛心这三种心态和情绪困惑住了一些人。如不及时消除,这心境一直灰暗,真要患抑郁症。
(1)后悔:简单的说,做事失误、犯错。早知这样,何必当初。责备自己,是企图激励改错的一种心态。
(2)遗憾:是惋惜,宽容自己的一种情绪。却难以忘怀。毕竟做事造成了损失,或伤害了对方。
(3)痛心:这是个严重的心理疾病。无论伤心、惋恨、焦虑、悲愤,短时间难愈,或终生难以消除。
2、一个学生,说他的第一个女友是同班同学。大学毕业后,相处一年多分手了。第二个女友,工作中相识,结婚生活了三年多,说是感情破裂,离婚了。
他后悔过,也遗憾过。晚上时常失眠,感觉痛心。
什么问题呢?自己找原因,说是没有把握住生活的情绪,滿足不了女友和妻子的需求。
3、学生议论,说法不一。问我什么看法。我说了4个字: 阴盛阳衰。
这个男生,并没有多大的失误,却造成了伤害。并没有过多的损失,却造成了难以抚平的痛心。
4 、男女一开始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前进。两年之后,拉开了距离。女生升职了,男生还是原样。在事业追求上,价值观产生了差异。俩人没有了共同语言,这沟通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男生不明白爱情不能捆绑。
就这一对男女而言,
阴盛,是说女生强势。阳衰,是说男生弱势。做夫妻不般配。
5、情意相投,志同道合。男女的工作理念和生活观念相吻合,文化上又有互补性,夫妻笃行致远,方能白头偕老。
一定要明白,做夫妻不是”比力气大小”,不是天天斗嘴,而是要讲文化观念。
6、尤其现代社会,文化观念在不断改变人的生存价值。无论男女,都在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方法,都在文化支撑的道路上前行。你有什么样的文化观念,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方法。认识不到支配命运的这个文化观念问题,永远摆脱不了捆绑自己意识形态的枷锁。
7、男女有别是一个老话题。在一个家庭里,男女的角色不同。贤惠的妻子,需要有担当精神的强势的丈夫,女人需要男人的保护、生活依靠和美好的归宿。
阴盛阳衰是说女人好强,男人缺乏阳刚之气,一派
“娘娘”腔,被喻为“现代太监”。虽说比喻不妥,但却反映了女人不爱见精神委缩、软弱无能、撑不起门面的男人。
丈夫不懂妻子,这爱情一定会产生裂痕。
8 、害怕女人强势的男人,被喻为”吃软饭”,没有担当精神,不会有作为。即使卖力气干活,也不是一把强手、好手。更谈不上凭文化、理论和专业能力支撑这个家的生存和发展。想一想,女人能不委屈、能不憋苦、能不伤感吗?她为什么要嫁给软弱无能撑不起门面的男人呢?
但一定要明白,刁滑蛮横、懒惰成性、自私自利的女人一定没有文化情趣,更不懂文化观念,不会是贤妻良母,更不是强势。没有"女人味",说是"二杆子女人"也真有点像。改变这种心态,如何自我革命?这是另一个讨论话题。
9 、夫妻般配这个意思,也是说俩人的文化情趣投缘,文化和文化观念生活理念的层次相同和合适。
一个大学毕业有发展空间的女生,如嫁给一个只上过小学仍无固定职业的男人,这个女生的价值观是不是扭曲了呢?即使成婚,会能生活多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恋爱和婚姻同样也是这样一种理念。
10 、无论男女,强势的要素是文化、是理论、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具备了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文化是人的灵魂。文化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支撑力。文化强民族强。强势不强势,关键要看一个人的文化观念和文化能量。
11、现代社会的爱情,已经不受传统爱情观念的束缚。女性自立自强的意识在不断提高。其中一种因素是独生子女抚养父母的责任在增强。女人的独立性尤为突出。丈夫软弱无能,撑不起门面,将直接加重妻子的思想精神经济负担。当今社会,独身渐行。这就是原因。有的人并没有真正从文化和文化观念上找根源。
12 、
一个组织、一个机构中,如有不懂文化和理论,不具备专业知识,岗位技能低下的领导,没有主动学习和进取的意识,这个组织、机构一定缺乏团队精神,执行力一定低下,任务达标、高质量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这个组织、机构根本不明白 、不理解"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是个啥理念,更不清楚为什么要"对号入座"?
13 、当这个组织、机构发生了问题,矛盾难解,效益下滑、面临关停,这时候,就产生了后悔、遗憾、痛心这种心态和情绪。于是,就出现了相互指责、
推诿、讥讽、离散这种”乌合之众”现象。
乌者不知乌合之众,糊里糊涂乌合。也知道是在孤立自己,却没有勇气改变乌合。后悔、遗憾
、痛心的心态和情绪也就难解难除。这乌合之众也就危在旦夕。
14 、论述中专门说过,每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只要观念错,层次低下,都存在性格、心态、情绪问题。只要出现问题,陷入困境,就会发生后悔、遗憾、痛心这种心态和情绪,归结为性格问题。
只要你没有明白,没有能力化解这个根源的问题,就永远走不少出困境。
15、在工作和生活中,没有认识到自己和对方的差异,没有意识到一定要提高层次,没有站到和对方沟通的同一个平台上,也就是说没有同一的共同语言,说来说去,干来干去,是两种观念、两条道路。想一想,后悔、遗憾、痛心就会反复产生,经常出现,败了还败,越活越累。
16、一说到文化,不理解的人就头疼,很想躲开。岂不知,人人都在文化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自己却搞不懂自己是怎么一回事。
适者生存。我们一定要解决好文化观念问题,适应文化社会和文化环境不断变革和发展的需要,这才能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
17、后悔 、遗憾
、痛心这三种心态和情绪,是思想观念的具体表现。比如乌合之众的思想观念,一定会产生这三种表现形态。不懂为官之道,不懂职业道德,不懂做人品行,不懂何为人生,时常会被这三种心态和情绪困惑。
18、请记住,不是弄权,而是弄懂文化,才会不再后悔
、不再遗憾、不再痛心,活着才会有点味道和情趣,才会看清楚不是在跳陷阱,而是在走沧桑大道。
廓清
二0二四年四月二十一日
理论观念认知论述(79)
1、人与人的差距,说透了,就是一个层次问题。
层次问题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2、层次是说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和做事的水平。层次大致区分为三个方面:
(1)愚者。比如与人共事,耍小心眼,投机取巧,虚伪说谎。虽不是一贯性的,但这种思维方式方法和思路却占据了头脑。
(2)智者。聪明,有智慧,有谋略。知者不惑,知行于始,行成于知。懂得智商和情商并重并举。
(3)圣者。品德最高尚,智慧最超人的人。认为是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我们通常理解,德才全尽为圣人。比如孔孟老子荀子等古贤圣人,比如人民的领袖导师。
圣,一事精通,亦得谓之圣。神圣:
崇高、尊贵、庄严。比如,主权神圣,不可侵犯;使命神圣,必须牢记践行。
上述为三个层次的具体说法。
3、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层次又是一个关系到每一个人性格、心态、情绪的较为敏感的话题。
简单地说,层次实际上是一个变化的追求目标的认知过程的问题。层次是一个辩证的意识形态和行为相统一的问题。
4、比如,一个圈子里的朋友,可能是同一个层次,可能不是同一个层次。一个单位的同事,不见得都在同一个层次上前行。共事产生差异,结果不同,也是层次的原因。
比如,我们通常会说,两个人沟通说不到一起,不在一个层次。这也是共事难的一种原因。有时候,夫妻吵架、争辩,也是不在一个层次造成的。
5、但追求目标,体现价值,不断思考生活和工作,人人都存在。
这就是说,层次问题,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命运问题。同样,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前途问题。不管你认识到还是认识不到,都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因为这是规律。
6、论述中说过“乌合之众”的情形。乌者合为众,形成乌合之众这种小圈子,乌者理念,这种层次一定低下。这就是乌者被孤立,将导致走头无路陷入困境的道理。
想一想,乌者在一个层次低下的圈子里转悠,即使沟通,也是同一种低层次理念,转过来掉过去,仍然是老调子,老套套,固定在一种落后的没有生机和活力的死板的小框框里。乌者根本不懂什么是超前意识和创新举措。
7、层次心态支配层次行为。比如说话粗野,一定层次低下。比如伤害他人,不仅无层次,还会造成恶行犯罪。
这就是说,层次心态可以改变人,也可以毁掉人。
8、读书、自学、咨询、交流,改变和增强文化观念,提高生活品质和工作质量。这也是改变层次心态,解决层次低下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因为环境可以改变人,人可以改变环境。
9、人有两面性,社会和环境中就会存在两面性:
一面真善美,一面假恶丑;一面善良,一面险恶;一面光明,一面阴暗;一面正能量,一面负作用;一面创新进取,一面守旧倒退。
因此,弘扬真善美,批判和消除假丑恶、铲除阴暗的劣迹,改变守旧倒退意识和现象,就是人类社会义不容辞的艰巨任务。
10、层次无固定性。低层次,在自我革命中可以提高层次。高层次,思想观念发生质变,就会跌变为层低次,或犯错、犯罪。
11、一个圈子里,没有高文化、高理论、高学问的朋友,信息交流,沟通互动,这个群体的人总是在一种僵硬不变的框框里转悠。局限性、封闭性、固定性、狭隘性、落后性、守旧性,这种成性的局面不会变革和突破。这就势必会形成乌合之众的小圈子、小群体。乌者不知乌合之众的问题,如跳不出这种陷阱,走不出这种误区,都是受害者。因为这种小圈子里的人没有变革和突破的动力。
解不开层次的问题,就会直接影响生存和发展。
12、有的人,在那个问题上的认识是低层次,在另一个问题上的认识是中层次,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是高层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教训、有经验、有文化观念增强、有理论指导作用。只要对一种问题的认识在低层次上转悠,一定是无知、愚蠢。
13、为什么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总是在低层次?说到底是个思想体系的问题。
坚持世界观、方法论和辩证法、两点论的思维方式方法和思路,创新进取,笃行致远,层次就高。否则,层次低下。
14、组织、机构、群体、家庭、个人,出现层次低下的问题,一定是信仰、理念出了问题,体制、制度、岗位设置、职务责任的问题没有解决好。
一定要明白,官有层次高低,同样民有层次高低。这是由信仰、理念决定和支配的。这同当官和官的级别没有直接关系。因为信仰、理念问题是意识形态问题。
15、工作和生活中,因层次低下,同样会导致“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三结合”管理方针和原则得不到贯彻执行。
层高步步真善美,层低难拒假丑恶。层次高低看品行,笃行致远是人生。
学会解决层次问题,一生受益。
廓清
二0二四年四月二十八日
理论观念认知论述(80)
1、价值观问题是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因为人人都有价值观。不讲价值观的人实际上不存在。
2、我们都熟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我们都知道,核心价值观是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是体现我们对事业和目标的认同,是贯彻践行的行为准则。
我们自己的价值理念,比如职业定位、兴趣爱好、见义勇为、义务工作、救济扶贫、致富发家等,这种举措和奉献,都是个人的价值理念体现,都是在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下产生的具有个性化的品质,也都是包括在核心价值观之中的具体内容。
在人生发展的过程中,一个人的专业和特长、文化含金量高的兴趣爱好,往往会成就人生的价值。这就是价值取向的动力作用。
4、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产物。企业、组织、机构的价值观决定其命运和前途。
企业、组织、机构在具备文化观念的基础上,为员工构建一套明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创建高品质的文化环境氛围,产生的这种企业文化、群体性文化,其核心是企业(组织、机构)精神。
5、我们一定要明白,企业(组织、机构)文化的特点是代表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心理定势和文化定势。这不是企业家、领导或某个人的主观愿望,而是由企业(组织、机构)文化的特有功能所决定的。
企业文化、组织、机构的群体性文化的八种功能是:
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协调功能、融合功能、内聚功能、激励功能、辐射功能、同化功能。
6、凡有企业、组织、机构,就有企业文化、群体性文化。只是重视程度不同而已。如不重视企业文化、群体性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将走入死胡同而“死亡”。
无论哪种企业、组织、机构,只要不懂、不贯彻践行文化的这八种功能,就要经常出问题,矛盾难解难消,没有内聚力而“内斗不休”,一盘散沙,走向衰亡。
7、在实际生活中,讲价值实用性的人不少。但有的人并没有搞明白从实用而言的使用价值问题。
这就是说,一个人没有了使用价值,算是走到头了。
想一想,你没有了使用价值,生路和出路在哪里?
8、比如,房子、车子、存款、工资,都是一种资产。资产的使用价值决定一个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这不是“铁饭碗”。是会消耗光的。如不是勤俭持家,不是视情合理使用,而是腐化惰落,将扭曲家庭建设和生活的价值。
这就是说,资产这种物质不是精神文化,资产本身只有通过人的文化理念的支配才能体现价值。资产的价值是有限的,资产没有永恒性。不重视家庭文化建设,价值取向将错位或扭曲,必然衰败。富不过两代,说的也是这种原由。因为文化是人的灵魂,当然是家庭的支撑力和发展的动力。
9、比如争权夺利,就是在争取利益的支配权 、使用权
、归属权。公平正义,就是要解决使用价值的问题。都知道争权夺利一场空,却执迷不悟。宁为乌者,也不情愿公平正义。当乌者陷入困境,走头无路,只能悲哀。一场场悲剧接着演,这个乌者之可恶也就害了自己。
10、
比如,父母有丰厚的资产积累,父母就有独立生活的价值。子女就可依法继承资产。
父母没有资产,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对子女而言,孝顺就要打折扣。虽说这只是极少数现象,缺乏资产的子女没有力量承担抚养责任和义务,就会引发家庭纠纷。子女贫困也要省吃节用抚养父母,报养育之恩。一定要増强这种尽孝意识。规划人生,体现价值,也就成为一生的大事。
物欲横流,金钱至上,道德沦丧,险恶害人,将毁了不懂价值观的人。
11 、价值是一种目标追求。论述中说过,乌者的问题是价值错位。乌者即愚者。乌者利欲熏心,乌合之众的根源就是价值观扭曲。
比如,价值观讲务实精神。说十句“豪言壮语”,不如解决一个问题,干一件实事。
12、没有问题导向,就不会有目标导向。没有目标导向,就不会有体现价值的结果。无规划、无目标,盲目运行、随意作为、乱作为,结果一塌糊涂,假冒伪劣。
13、有一种比喻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道理是鬼听不懂人话。
鬼的价值观就是糊弄人,忽悠人。有鬼意识,就认为社会就是鬼哄鬼,鬼捣鬼。鬼鬼祟祟,鬼来鬼去。把社会描述成“鬼世界”。这就是价值观扭曲所产生的对社会
、企业 、组织 、机构 、群体 、 团队和家庭的危害性。
鬼哄不了人。鬼真哄了人,只能说明这个鬼的心术没有被人识破。上鬼当、受鬼骗的人就要清醒头脑,学一些文化和理论知识,掌握思想武器,具备识破能力,善于分析和判断是非,维护自己的权利。
14 、乌者拒绝接受价值观的理念。乌者不懂走出狭隘的封闭的小圈子,去融入变革的创新的大圈子,通过交流改变自己,提高对价值理念的认知。而是死守旧制,死守即将崩溃的"问题摊子",在无知、愚昧中消亡。
15、
一个企业、组织、机构的上层,尤其一二把手,起着引领和牵动作用。掌握着这个企业 、组织 、机构 ,这个群体
、团队的价值命运和前途。他们是一流水平的价值观,这个企业、组织、机构,这个群体、团队,就有希望提高生存和发展的价值。他们是三流水平,甚至还在三流之下,够不上流,这个企业、组织、机构,这个群体、团队,价值观的认知水平一定不会提高,还会下降,走上自我消毁的败落之路。这就是价值观决定命运和前途的理念。
16
、我们
一定要清楚,走不出困境,是文化、观念、性格、专业、特长、意志、精神、才能的问题,价值取向的问题。也是一个阶段性的年龄段的问题。其中有灵性和悟性的差异,即悟道缺失的原因。
17、八十年代中期,在专业培训中,我专门讲授过《人生的三大问题》(观念问题、圈子问题、发展问题)。《趣味与悟道》(原载2013年4月7日、4月14日《南风报》)论述了人生理念观念问题。《两文均编入《论道》一书,2023年10月出版》。
性格支配命运和决定前途。论述65和论述66,专门论述了性格的产生和形成 、变化和发展 、取向和价值。
18、学生咨询,我讲了层次低下和价值错位的主要原因,不懂文化和理论,没有研究、策划和管理能力,真要把你放到一个关键岗位上,你真要搞错搞坏,害了组织,也害了自己。
回头看一看自己走过的路 、说过的话
、做过的事,听一听口碑,自查自悟,是左还是中 、右 ?是上还是中 、下 ?一目了然。
19、核心价值观是支撑每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力量,也是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推动变革、促进创新、合作共赢的法宝。
离开了贯彻践行和落实核心价值观,任何人另搞一种自己的什么观,都要影响和破坏社会、企业、组织、机构、群体
、团队 、家庭、个人的生存和发展。
比如,价值观不合也会造成夫妻离婚。共事价值观不同,一定不合套,干不到一起。道不同则不相为谋,就是价值观各异产生的结果。
20
、心术不正,价值扭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三观 "端正,体现人生价值。
无论是官还是民,都是在价值上“做文章”。我们都要明白,每一个人,只要一举一动,就在体现价值。
无论是谁,不想解决价值观的问题,由不得自己。因为你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要活命,要前行,就一定要讲价值观。
价值观的问题解决不好,谁也生活和工作不好。学习、理解、贯彻、践行和落实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的责任和义务。
人人都有价值观,好坏优劣时时在。
事事都是自己做,身正不怕影子歪。
天天都在谋生路,走错道路回头难。
乌乌黑道有陷阱,觉悟仍须闯新关。
廓清
二0二四年五月二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