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观念认知论述(72)
1、说一说乌合之众问题。
乌合之众问题困惑住了许多人。困在乌合之众这个群体的人,根本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2、乌合之众是个啥意思?
像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乌鸦。
我们通常比喻凑合在一起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盲从,跟风,自欺欺人,这就是乌合之众。
3、思想家管子说:
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
《乌合之众》认为:
乌合之众的特点是,一个人,一旦融入一个群体,个性便会湮灭,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能化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影响。
在乌合之众的洪流中,个体的思想被冲刷得无影无踪,盲从与跟风成为主导。
乌合之众的冲动与偏执,像一把双刃剑,既可伤人,又会反噬自身。
4、当你不知道乌合之众的特点和危害,你也是乌合之众的一员时,你一定会盲从和跟风。因为你根本就不会明白对与错,甚至以错当对继续错。
5、我们都记得发生在重庆的一个悲剧:
在公交车上,一个女人要下车,但不到站司机不停车。于是,这个女人就与司机吵闹打骂,内斗不止。这个司机,一面与这个女人打骂,一面开车,把车开进了江里,全车人都被淹死。
处理事故调看监控,这个女人与司机打骂內斗的5分钟里,一车乘客,玩手机、睡觉、聊天。没有一个人制止这种影响一车人生命安全的违法行为。这就是全车人,包括这个女人和司机,统统被淹死的原因。
什么是乌合之众?这就是。
5、一车人的生命掌握在谁手里?
打骂的女人、司机、所有乘客,这三种人,起关键作用的是乘客。危机到自己的生命,却在玩手机、睡觉、聊天。
没有觉悟的一个群体,无论是乘客、司机、还是这个女人,不懂法理,抛弃是非,不讲理性,没有责任,盲从、残忍、偏执
、狂热,且头脑简单,又情绪极端,这就是乌合之众的可怕和可悲。
6、抗战时期,5个日本人侵略一个村,把2000多个村民赶到麦场上开枪打死。
这个悲残的故事说明,如果村民们团结一心,愤怒反抗,即使牺牲一千人,也会活下来一千人。
无组织无纪律,一盘散沙,各自保命,都没有了命。
7、类似上述多种现象,心理学家勒庞认为:
这个种族的才智会随着古老理想的丧失而完全消失,种族散乱成一群独立自处的个人,他们一个个重新回到原始的野蛮状态,即一群乌合之众。
8、乌合之众这种群体,一个人一旦成为其中的一员,对所作所为不再承担责任,每一个人都会暴露出不受约束,随心所欲的心态,或者都麻木糊涂,随波逐流。这对社会、环境显然是一种危害,但却没有引起重视,也就都是受害者。
9、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中,绝大多数事情的结果,都是无法了解隐蔽动机的。道听途说,胡想乱猜,以假为真,欺骗社会。这就是乌合之众意识和表现的破坏现象。
有时候,你以为这一举一动都是理性的。其实是一种假像和虚伪。自己欺骗自己。
10、一条路边,两个人在低头看地上的两个旧硬币。谁遗失的?还是谁专意设的一个局?这两人不言语,只是低头看。此时过来三个人,就弯腰围观,陆续又过来三个人也围观。谁也弄不清楚围观的真相,为什么要围观?但就是要莫名其妙的围观。你说这是个啥心态、啥意思呢?
类似这种毫无意义的滑稽的围观难道还少见吗?
这种一个临时性的盲从的无知和愚昧的乌合之众群体,可笑又可叹。但竟然也会有人随波逐流。
11、有时候,不真实的东西让真实的东西包含更多的真理。
但乌合之众这个群体并不渴求真理。只是服从统治或控制这个群体的头儿。于是,这个头儿把谬论当成真理在这个群体中推行。这个群体中的每一员都很自在,感觉是在享受。
12、群体的盲从意识会淹没个体的理性。个体一旦将自己归入这个乌合之众的群体,其原本独立的理性就会被这个群体的无知和疯狂所淹没。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便是不可忽视的现象。
13、乌合之众这个群体,会让每个人在其中的错误缩小,同时让每个人的邪念和恶意无限扩大。在自己不理会中走向犯罪,比如伤害他人的权利,“塌方式贪腐”。
一定要明白,乌合之众的这个头儿的作为在左右着这个群体,这个群体也希望他左右,不会突破这种乌合之众的理念观念,也不具备这种突破的能力。
表面自由的增加必然伴随着真正自由的减少。这种观念是很实际的。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
14、生命的价值在于追求。追求的目标是一种志向。这种志向一定是有社会进步和家庭幸福意义的。要有理想追求,坚持理性,就得摆脱和消除这个乌合之众群体的观念。唯独信念和志向才能改变自己,实现目标。
15、想一想,乌合之众这种群体一旦给自己没有约束力的自由,自己将步入这个陷阱而不能自拔。守旧和只顾自己活命这个没落的未来会伴随自己到死。
因为,乌合之众这个盲从、偏执、极端、僵死的意识扼杀了超前性和社会变革发展的理念,扑灭了创新进取的火花,摒弃了生命的价值。
廓清
二0二四年三月二十九日
理论观念认知论述(73)
乌合之众问题续论
1、乌合之众是一种思想,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个狭隘的自我封闭的排斥另一个群体的短命乌合体。
论述72专门说了其产生的根源和表现。
遇事发泄抵触情绪,想方设法表现自己的想法和主张; 即使孤立也要制造问题; 排斥他人搞对立,反对变革走老路。一意孤行,闭门自守
。这些表现在乌合之众中尤为突出。
2、论述72导引思想家管子说:
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这意思是,一群没有素质的小人,初遇见虽也很开心,但时间一长,出现问题,一有分歧,必然会窝里斗,即内斗。表面看很和善,实际是两面三刀,勾心斗角,恶攻恶,黑吃黑。
有的地方,问题积重难返。平民百姓怨愤载道。管这种事的人却熟视无睹。乌合之众的理念观念在起主导作用。
3、不解决问题就是在制造问题。乌合之众根本不明白这个法理和观念的社会性深刻意义。
在论述中专门说过,乌合之众也察觉到思路偏离了正确轨道,但乌合之众的理念观念决定和支配其以错当对继续错。
4、以史为鉴。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一个群体的意识和行为,就要分析这个群体在进化过程中的思路和行动。
有没有头儿指示、暗示下属去干违法的、不正当的、目的不纯的事情?比如侵权、伤人、害人、诬陷、欺骗、制造问题和矛盾?
5 、历史学和心理学认为,人从原始时期继承了蛮横和破坏的本能,在群体中会释放这种本能。因此,改造人的思想和转变意识形态是社会进化的必然。这就是自我革命。
乌合之众恰恰违背了这个社会进化的规律。论述72说清楚了乌合之众对社会破坏性影响的问题。
6 、古今中外,人们的观念、情感和习俗成就了各种制度。
制度是人定的。制定制度的这个人的观念、情感和习俗支配其制定制度
。主张公平正义,维护民众的权益,这个制度就符合实际需要,合理合法,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和支持。否则就相反,或偏失。
7、本行业、本专业之外的人,并不对任何相关的问题具有清晰的和理性的观念。这个行业、这个专业的领导在指引下属人员的作为。下属人员没有明确的选择对错的意识,只是执行。即使产生错误,有的领导也不会主动承担责任,就要推诿、蒙骗、诡辩。这就是制造冤假错案和难纠的一种原因。群众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同样如此。
所以,关键是要强调整改和治理。但" 乌合" 在一起,势必形成一种阻力,整改和治理就会受阻,停止不前。"乌合 "这种思想意识的破坏性乌合本身也许意识不到,但却起到了阻碍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这就是"乌合"的动态表现。
8 、我们清楚了制度是在观念、情感和习俗之中产生的这种根源,对不同群体,制度也就不存在绝对的好坏。各种制度也没有固定的特性。这就是说,制定制度的人决定了制度的内容是否符合实际需要和贯彻执行的效果,这个制度对群众的生存和发展是否有推动和促进作用,而不是为自己谋利制定制度。
制定制度的这个人是"乌合"的头儿,想想看,结果会是什么?
9 、在一个群体中,感情和行动都会有传染性。传染性的程度可以使个体将其利益奉献给群体利益。群体中的个体总是对强权俯首帖耳,很少会被仁慈正义所感动。在乌合之众眼里,仁慈善良只是软弱可欺的一种代名词。甚至得不到一点同情。
比如见义勇为、仗义相助受伤害者、照顾孤寡老人、解救落水儿童、让路让坐、带路引道、帮助推车搬物,等等。乌合之众不会理解这些正义之举、善行之德所产生的社会正能量效应。在"铁肩担道义 "面前,乌合之众是卑劣之徒。
10 、这" 乌"
一旦有" 合 ",成为"众"
,形成乌合之众的一种群体,想想看,对社会、对环境、对人的情感就会产生一种危害。
比如团伙作案犯罪,一种是无视制度这个法规,一种是钻制度这个法规的空子。乌合之众也钻制度的空子,违法违规谋利。
最简单的办法是换位思考,让乌合之众的头儿遵守自己制定的制度,这才能证实利弊、得失、成败、输赢。
11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一种群体对传统事物、传统制度有着绝对的迷恋与崇敬。但对改变自身生活基本状态的新事物却产生无意识或有意识的担忧和恐惧。这就是守旧、盲从、固执、落后,不情愿改变现状的心态。
人的行为首先受信念的支配,也受由信念所形成的性格和习惯的支配。这种信念、性格、习掼支配着人的生活和工作的行动。即使具有独立性的精神也摆脱不了这种支配。
12
、但是,性格可以改变信念,性格可以造就习惯。一个民族、一个群体、一个人,都要受性格的支配。论述65、论述66专门说了性格问题。解决不好性格问题,就解决不好乌合之众的问题。
我们一定要明白,无论是哪一个群体、无论是哪一个人,凡与性格不合,文化的、方向的、道路的问题就会不合。不合就不会同道。这就是道不同则不相为谋。
13、乌合之众这种群体的灵魂占据主导地位之后,这个群体不再需要自由,而是需要奴役。也就是听话、服从,即盲从。这种群体随时会反抗软弱可欺者。前面说到这个问题。作为个体,要摆脱这种奴役的控制,就要遵循《周易》理念之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4 、乌合之众不认同上述理念之道,或许表面上认同而实际上并不遵偱。乌合之众的两面派心理表现了自己的理念观念支配这个群体没有生路和出路,即短命。
15 、逻辑推理认为,没有传统就没有文明,没有对传统的缓慢淘汰,就没有进步。继承传统优秀文化,淘汰糟粕,创新进取,这才能推动进步,促进发展。传统的、革命的、先进的文化是什么?乌合之众糊里糊涂,何谈继承和弘扬光大?
16
、乌合之众一是智商严重低下,
不知道智慧是何物。二是情商破碎离道,不清楚民众的情感需要。 控制这个群体的头儿不懂 、更不善于变革和创新。
乌合之众只会干两种事
,一是为自己锦上添花,二是给对方落井下石。这个乌合之众群体不搞合作共赢。乌合之众最担心和惧怕的是被社会淘汰。
17 、一个人,一到了一种群体,智商严重降低,企图获得这个群体头儿的认可,便要抛弃对错是非,目的是要换取一种安全归属。岂不知,乌合之众的理念观念限制了进步和发展。陷入困境,没有出路
,哪有安全感呢?
一个人进入一种误区,产生的思想
、意识形态的问题,不是一步就误,而是步步叠加,量变到质变。一定要想到,只要越陷,就会越深,不可自拔。
18 、乌合之众总是盲目服从,没有能力、也不愿意议论为他们规定的框框条条。也知道阻挡不住社会的变革
、创新和发展。
乌合之众这种群体并不可怕,聚散自有命数,都是过路云烟。可怕的是乌合之众的这种理念观念具有传染性,会传染给信仰危机、意志薄弱
、识别力差、抵抗力弱的人。结果,圈里圈外的人都成了受害者。我们思考和讨论乌合之众问题,也是为了解决好这个群体内外的理念观念问题
、情感和习俗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关乎旗帜 、关乎道路 、关乎国家政治安全的问题。
19、雄鹰冲击太空,乌鸦低飞树上。两种性格 、两种理念、
两种观念,导致两种结果。
赞扬和推崇雄鹰精神,还是支持和效仿乌鸦行为?这是一个选择题。同样是解决我们思想观念问题的一次考验。
20 、生活和工作是在悟道之中不断前进。自我革命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实这自我革命就是改变自己不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一种方式方法。我们都需要高度重视。
说来也是个常识性问题。国家发展,社会前进,风雨无阻,大浪淘沙。乌合之众必须转变观念,创新理念,融入改革和发展的洪流,方有生路和出路。
廓清
二0二四年四月二日
理论观念认知论述(74)
1、朋友议论,观念不合的问题一直在困惑一些人的生活、工作和交往,甚至产生分歧难能化解,导致分道扬镳。
观念是说思想、精神、意识形态。观念支配"三观",
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观念是由立场决定的。立场是由”三观”决定的。观念体现"三观"。不管学历高低、当官还是平民百姓,都同样。
2、说透了,观念问题也就是价值取向问题。解决观念不合这种困惑,首先要解决”三观”问题,也就是价值取向问题。
比如,最现实的是利益问题。一要讲法规,二要讲合理。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利益分配的问题就解决不好。争权夺利,观念在起主导作用。
因此,利益分配的问题涉及到了法规和合理的问题。法规和合理的问题就是公平正义的问题。
3、我们一定要懂得,法规问题解决不好,合理无从谈起。这就是说,解决利益分配问题,没有法规依据就不会公正。不公正就不合理。
4、合理是在坚持法规的原则下,实事求是,相互遵重,从发展考虑,双方适当割舍,达成共识所产生的结果。
只要僵持,难能形成共识,一定是一方违法,或无理。当然也是观念不合所致。这就要通过诉讼依法判决。
5、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难解决,上述就是根源。概括为两个字:
法理。
不管是什么组织、机构,部门、企业、民营、家庭,都是一种群体。统管和控制这个群体的人即领导的观念和法理在起主导作用。这个相关的理念观念在论述72、论述73中已说清楚,不再重复。
6、在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解决不了,分歧严重,为避免越陷越深,采取的方法是分道扬镳。
分道扬镳是说志向、情趣、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在论述中多次说过这个观念,这就是道不同则不相为谋。
7、朋友讨论这个问题说,有的人知道道不同,就是不想”分道扬镳”,耍赖不离不走。真如此,就可能搅局或"内斗"。
这种情况,说明有利可图。一旦失利受损,没有出路,真不想"慢性自杀"被困死,想想看,另谋生路便是上策。
8、但是,一个人,只要”三观”不正,观念错位,走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得人心,孤立难行,走向衰败。
我们必须懂得,任何事情,逻辑推理不成立,一干必出问题。心术不正,就会违背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方法和思路,走向极端和偏离正确轨道,误入歧途。
9、我们的工作实行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服务管理,就是在避免和防止发生错误、失误、违规、造假、伪劣、欺诈等问题,保证高质量运行和发展。
我们在社会交往、治家兴业中要贯彻落实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观念,促进高品质生活。讲的也是“三观”的理念观念问题。
10、我们一定要认识明白,贯彻落实核心价值观,是解决观念不合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核心价值观,各种组织、机构、社区、小区、大街、小巷,都有张贴。但是,观念错位,“三观”不正,没有自我革命意识,核心价值观只是一种摆设。
11、思想体系的问题没有认识明白,智商和情商低下,观念一定不合。不懂思想体系,便不知道自己是谁,一定活的很累。
走官道,办企业,搞经商,做医疗,干任何一种职业、专业,不管是谁,只要解决不好思想体系的问题观念的问题,天天折腾,也不会悟道正行。走来走去,跑上串下,仍是邪门歪道。
12、人人都存在思想体系的问题,思想体系在左右理念观念,在支配智商和情商,在决定专业能力,在制约进退、成败、赢输。
职业、专业的命数长短掌握在自己手上。成果和政绩体现命数。命数的灵魂是文化。圣人古贤死了数千年数百年,但灵魂犹在,即圣人古贤创造的中国文化在传承,我们都在继承和弘扬光大。
传统优秀文化、革命文化、
先进文化,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这就是文化兴民族兴,文化强民族强的观念。
相反,心术不正,走邪门歪道,倒行逆施,谋取私利,一定不得民心,必垮必败。公者千古,私者一时。说的也是这个观念。这就是说,一个人丢掉了文化这个灵魂,便是行尸走肉。
八十年代初,我读文化研究著作,记住了这样一段话:
有的人死了却活着。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这就是观念的价值。
廓清
二0二四年四月七日
理论观念认知论述(75)
1、说一说心术问题。
心术,是说对事情进行思考,选择认知事物的方式方法。
另一种意思是,表示一个人的心计,即计谋。
心术,平时说一个人所持的心思。比如居心,居心何在?这人存心如何?是不是存心不良?有没有恶意?有没有劣迹?
这些释义,是说心术的具体表象。
2、议论较多的是心术不正的问题。
心术不正的表现,主要有这样几种:
(1)颠倒黑白,挑拨离间。
这一手,一准让你陷入尴尬局面。歪曲和掩盖真相,这一搅局,产生混乱,引发内斗。斗吧,斗来斗去
,两败俱伤,上当受骗,渔人得利。
(2)
两面三刀,落井下石。
利用时势,抓住机会,甜言蜜语,投靠你,亲近你。然后,察言观色,你一旦遇困受挫,立马捅你一刀,致你于死地。
(3)面善心恶,挖坑害人。
表面上是人,暗地里是鬼。悄悄挖坑,一旦抓住陷害你的时机,凶相必露,推你下坑,你还不明白原因就死了。
(4)不择手段,谋取私利。
时时刻刻把眼睛盯在钱上,为了弄钱,说假话,办假事,蒙骗欺诈,招摇过市,打击报复
,诬陷害人。你讲”公者千古,私者一时”。他大脑发昏,还会说”私者有福”。
(5)虚情假意,爱占便宜。
当面叨叨,好话连连,转过头一脸邪气。不诚实,假正经,糊弄人,图小利,装怂样,瞒众眼,暗谋财,损公益。
(6)嫉贤妒能,涂抹恶迹。
总想打压贤惠善良有才有为之人。显示自己"有把刷子",又害怕揭露其真相,便想方设法涂抹恶迹。岂不知,历史是改变不了的。这恶迹越抹越黑,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7)隐藏真身,欺世盗名。
这种人,"官商文武民学",时常变换身份,招摇蒙骗。不知底细的人还感觉很正派。抓进去了,警方一查,才真相大白。
3、心术不正,没有罪恶感。一说文化、理论、法规,你仔细瞧,他全懵了。一脸的丧气,真不知什么是文化?
心术不正这种人,一定学不进文化、理论、法规。为应付考核、检查,有时假学。也装璜门面,弄几个词句,发一种信息,显示”才能”,糊弄上级,蒙骗民众。
4、心术不正这种人,没有同情心,没有正义心,没有仗义心。喜欢揪你的"小辫子",喜欢占小便宜,还喜欢"露一手",时常思谋着怎样捣腾人,把对方弄掉,给自己晋升扫除障碍。
同事、朋友议论,你善良,你心眼好,心术不正这种人,恰恰抓住了你的这个“软肋”,接近你,靠近乎,拉关系,戳哄你,通过你搜集相关信息资料,企图谋利。
5、心术不正,不认公理。胡说八道,满嘴歪理邪说,总想占上风,高人一等。根本不认为自己是混混。
心术不正,不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种人总想把自己装扮成正人君子,一干事,一副小人做派。
6、心术问题也是道德品行问题。这就是说,什么样的道德品行,就有什么样的心术。
这种人,不理解为民排忧解难,为民优质服务的理念观念。更不懂高品质生活、高质量发展。
7、
一女士,把一袋苹果放在楼宇门口,上三楼往家里送了一袋大米。随后下楼取苹果,不见了。喊叫谁拿走了她的苹果?没有人承认。
心术不正,琢磨人,琢磨事,一有得手机会,就要趁机取利。
8、同事、朋友反映,事难办,问题难解决,是管事的人推诿
、"下套 "、 "使坏 "。
得到了”好处费”,事情就好办。这就是心术的一种手段,计谋。心术不正,玩弄权术,设圈套害人谋利。
9、学生给母亲看病。这个医生讲了治疗方案。花了5万多元,病更重了。不说医术低下,而是说病变。为什么要说病好治呢?为什么不早说病变转院呢?
医生的虚情假意也会害人。
10、不管是谁,一举一动,必显心术。不懂文化观念,不走正道,不干人事,心思邪念,一定心术不正。
11、心术不正还有一个特点是恶攻恶、黑吃黑。
蛮横霸道、阳奉阴违、吃里爬外、欺上瞞下,都是心术不正的突出表现。
12、有一种说法是,身边的人最了解你和你的动向,情势一变,心术不正。但也不尽其然。革命年代,地下党内出叛徒,毕竟是极少数。关键是,一要用直觉透视,二要讲辩证法。
路遥识马力。日久见人心。相识相知重义仗义。思想体系相同,其信仰和理念是支柱。必须懂得,道不同则不相为谋。
13、心术不正,说来说去
,是一个道路问题。这种人走的是歪门邪道。尤其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环境里,选择道路乃人生之重,事业成败之举。
如骨子里是心术不正,势必要脱胎换骨。犯了事,抓进去关上五年、十年,重新做人,也算是“治病良方”。
14、
必须明白,中国文化、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社会发展不允许心术不正损害人民权益,不允许心术不正扭曲人民生活和工作的正能量观念。
解决心术不正的问题,最佳方案,学一些文化和理论。真学,对号入座。真改,自我革命。
15 、一个群里,如有一个心术不正之人,这个害群之马,将搅的这个群不得安宁。必须高度警惕,以正压邪,激浊扬清。
从心理学角度讲,仔细观察,有一种情况是,爱显能、钻牛角、唱反调、打横炮、挖墙角、拆平台,这就不单单是不懂法理,心术不正,很可能是一种已经形成惯性的顽固的神经质。其特征是控制不住自己,总是要臆断事案,说疯话、说离谱的话。如真这样,这就是一种思维紊乱的神经质心理疾病,这就很有必要去精神病医院诊断治疗。
16 、要用文化、理论、法律的武器,对心术不正的谬论、歪理、邪说、诡辩进行坚决的强有力的批驳。高度重视精神文化建设,弘扬正气,净化舆论,营造清明昌盛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促进生态文明不断迈上新台阶。
廓清
二0二四年四月十一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