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观念认知论述(18)
1、说错话,做错事,不懂心痛,也就不思悔改。
多次说错话,多次做错事,仍不懂心痛。这悔改的意识就会变成“欺骗”的心念。将步入犯法的“泥潭”。这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挨一个耳光,疼吗?疼,说明有触动。反思从挨耳光开始。
为什么敢打耳光?一定是这个人干的这种事比挨耳光更严重。
受害者,或当事人,怒气冲头,打耳光时,也就顾不得考虑“侵权”。
3、错事造成的损失,给对方产生了精神伤害,或致身生疾,或赔款,数月或数年也无法弥补。
挨一个耳光的损失是疼一时。无理或理屈词穷,忍受一时的疼,也是一种心态。
凡事都有因果。因果不是戏,报应讲事理。
4、为什么要复婚呢?离婚后接触的“朋友”,观察来观察去,都是“骗子”。除了需求,就是忽悠。可靠性几乎是零。
这就是说,夫妻感情破裂是一种错觉。错觉产生了一种错位。物欲横流,贪迷心窍,也就自掘“陷阱”。
5、夫妻配不配套?一路走来,不存私心,必合。私心难消,必离。
爱情是专一的纯真的。如不配套,一方必存私心。
6、爱情是缘分加心智加灵通。这心心相印是爱的灵魂的融合。
珍惜和维护,这爱情才能常青。
这种道理,也是因果关系。
7、患难与共,或事理同心,感情必然牢固。夫妻、朋友、同事、邻居,都如此。
萍水相逢,聚散短暂。记忆里的情景是模糊的。不可当真去演“连续剧”。
8、夫妻“缺情”,朋友“断路”,同事“义薄”,邻居“无念”,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没有了共同语言。
这是个文化观念问题。不管你懂不懂,话题错位,需求变异,即使应付几句也会是多余。
9、君子交往一定要为对方着想。夫妻为君,朋友为君,同事为君,邻居为君、老少为君。君为相知,才能无私。高远是一种境界。
10、一老友离世后,子女从千里之外打来电话说,友情长存,怀念为重。
老友年长我10岁。离世前一日,叮嘱子女,对几个深交者“谢交”。落下了这一幕人生剧。
友人一生悲壮,感慨总在心上。
廓清
2023年2月6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