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空山无语:天台宗修行方法(一百九十七)渐次止观(一百八十四)

(2022-03-14 08:24:56)
标签:

达空法师

天台宗修行方法

分类: 空山无语
空山无语:天台宗修行方法(一百九十七)渐次止观(一百八十四)

(文/达空法师)
第二,说明五支前后的不同:
诸多佛经及论藏,所立的三禅五支前后次第各有不同,比如《成实论》 中说明的五支次第,是舍支、念支、智支、受乐支、一心支。阿毗昙论中说明的五支次第,则是慧支、念支、乐支、舍支、一心支。 《大集经》所列出的五支次第,则为念支、舍支、慧支、安支、定支。 《缨络经》中说明的五支次第,又有不同,是乐支、护支、念支、智支、一心支。 《大智度论》中说明的五支次第,不同文本的次第则不一定,或者与《成实论》相同,或者与《缨络经》相同。 
问:为什么诸多佛经及论藏所立的五支功德,唯独三禅次第不定,初禅、二禅则不然,没有次第不定呢? 
答:这是因为初禅等及二禅,只有一种乐的缘故。而现在所说的三禅是有二种乐的,由于三禅的二种乐,前面一种和后面一种是有差异的缘故,才会在这二种乐的中间有回互不定的乐,是故诸多佛经及论藏所立的五支功德也各有不同。这些经论的各种不同说法,也都有各自的本意,必须仔细体会,就会明白其中的义理了。 
第三,说明三禅的因果体用:
就如《缨络经》所说的:“五支为因,第六默然心为体。”五支就是舍、念、智、乐、一心,这五支是禅定的因,第六默然心是禅定的体,也就是没有动摇、没有妄想的心是禅定的体,没有这个体就无法进入禅定。三禅的五支功德为因,第六默然心为体,以体为果,证得第六默然心是果。觉受就是体的作用,三禅的用是乐,完全没有动摇的快乐。
第四,说明三禅的禅定浅深:
虽然都是证到三禅,但是每个人的定是有浅深差别的,所证得三禅的五支也有浅深的差别,和前面初禅、二禅所说的相同,也分为上品、中品、下品三种品位,其中的每一品又各有三品,如此分为九品,有九品浅深之相的差别。
第五,说明三禅的进退:
三禅的进退,也和前面初禅、二禅所解释的是一样的,也是有退分、进分、住分、达分,每一分再分四分,所以就有四四十六种进退的差别,这是相同的。
第六,说明三禅的功德:
三禅具有的功德也是离过德和善心德两种,就如《大集经》中所说的:“所言离者,谓离五盖。具者,谓具五支。”离过德,就是舍离贪、嗔、睡、悔、疑这五种盖障的功德,证入三禅以后,就舍离了五欲的纠缠,不会再有任何贪心、嗔恨心等等过患。三禅还独有舍离二禅喜支过患、喜心过失的功德。善心德,就是具足舍、念、智、乐、一心这五支的功德。其他的功德,如信心、恭敬心、惭愧心等,和前面说的都一样,依照前面的解释,加以类推就可以知道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