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最早于2011-06-26 11:48 发表)
(1)“两梳蕉”
这个词语的字面意思是“两串‘蕉’”(粤语很多时候只说“蕉”而不明说是香蕉还是其他品种;另外粤语用“大蕉”和“粉蕉”指与香蕉不同的其他两种蕉类水果,但我至今不知道普通话里面是否有这样的说法)。不过如果你听见广东人说带着“两梳蕉”到别人家里作客,大多数情况下可不要以为他真的是买了两串香蕉作为礼物(当然也不排除真的是这种情况)。粤语里面的“两梳蕉”其实是用来指代两只手,或许是广东人觉得一只手看上去有点像一串香蕉吧。所以如果你只带着“两梳蕉”到别人家里作客,其实是指两手空空去拜访他人的意思,这样似乎有点不太礼貌吧。不过这个词的使用范围很有限,基本上只限于指两手空空到别人家里作客,而且有点戏谑的意味。
(2)“地下”
如果有广东人说自己住在“地下”,可不要以为他是像北京的“蚁族”那样住在地下室。这里的“地下”其实是指一楼,就跟英国英语的ground
floor一样道理。不过粤语里面也会说“一楼”,而且使用的频率跟“地下”差不多。
粤语的“地下”还有很多意思。其实这里的“下”可以有两个音调。如果是读成与“夏”相同的音调,“地下”的意思就跟普通话里面一样,是指“地面之下”(如“地下停车场”)或“秘密的”(如“地下活动”)。而如果读成与“哑”相同的音调,“地下”除了表示“一楼”外,也可以表示“地面之下”(如“将宝藏埋喺【在】地下”;注意,这里是名词,而前面念“夏”声调表示“地面之下”的“地下”是形容词)。更奇怪的是念“哑”声调的“地下”也可以表示“地上”或“地板上”,例如“书跌喺地下”(书掉在地上)或“唔好坐喺地下”(别坐在地板上)。“地下”居然既可以表示“地面之上”,又可以表示“地面之下”,真是够奇怪的。这让我想起了英语里面的as
of,这个词组既可表示“到某时为止”,也可表示“从某时开始”,更可表示“在某个时候”,具体也是要看上下文而定的。
(3)几个“字”
“字”是粤语里面用来表示时间的一种常用方法,一个“字”就是五分钟,这里的“字”是指表盘上的十二个罗马数字或阿拉伯数字。所以如果说从甲地到乙地要走“四个字”,就是指要步行20分钟,又比如“八点七个字”就是“八点三十五分”的意思。在表示“几点几分”时,“个字”通常省略,例如可以说“八点七”;但如果只有分钟就不能省略,例如朋友约你八点多见面,你问具体时间,朋友说“五个字啦”,就是说八点二十五分见面,这里的“个字”就不能省略。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广东人表示时间只会精确到“字”,一般不会精确到分钟。例如通常就不会约朋友“7点38分”见面(即使在普通话里面,这样说也有点奇怪吧),而是说“七、八个字到”见面(这里的“到”读变调,是“左右”之意)。
记得读大学时的一件趣事。当时军训要七点集合,某天有位来自北方的同学迟到。他埋怨说同宿舍的广东同学叫他起床时说“已经六点九啦”,他还以为是“六点零九分”,所以又睡了一会,其实当时已经六点四十五分了!
(4)“出猫”
高考和中考刚刚过去不久,希望考生都是凭真材实料考上理想的学校,不要像媒体报道的某些个案那样靠“出猫”骗取好成绩。
看完上面的句子,你大概已经明白了,“出猫”在粤语里面是指考试作弊。不过我以前也跟各位看官一样不太明白,为什么要叫“出猫”,而不能说“出狗”、“出猪”、“出鸡”呢?上网查了一下,网上有两种说法,一是说这里的“猫”源于北平方言,原意是“躲藏”的意思,例如“他猫起来了,害大伙儿找不着。”;另一种说法是这里的“猫”源于英语的“copy
cat”,原意是“模仿”,引申为“抄袭”。与“出猫”对应的是“猫纸”,是指“抄有资料用来作弊的纸条”。不过“猫纸”在粤语里面也可以指用来提示的小纸条,例如主持人有时忘了词,就会看一下“猫纸”。“猫纸”对应的英文时“cheat
sheet”,不过这个英文有时也用来表示某些产品的技术规格概要,网上有翻译成“快速参考手册”的。
需要注意的是,“出猫”通常只用来表示在考试或游戏中作弊,如果要表示在赌博中作弊,则要说“出术”或“出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