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为西西弗,为了本色推石头——读加缪的《西西弗神话》

关于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神话”,自问世进入人类的生活,人们对神话的隐喻就给予了无尽的猜想,并赋予无尽的意义。之所以呈现这种各执一词、莫衷一是的热闹,很大程度上源于神话本身的不确定性。神话,究其本意的产生源于世人凭借丰富的想象而衍生出来的,尽管有一些现实的元素,但故事中赋予角色超异能力,还是与现实存在一定的距离感。当然,“一千个读者,一千个西西弗斯”,不同的人赋予故事和人物以不同情感价值和社会意义,有的是纯粹从自我需求的角度审视,有的可能是站在社会价值标准的高度进行透析。不论出于何种目的,故事还是那个故事,人物还是那个人物,当我们展读“荒诞哲学”代表人物加缪所写的《西西弗神话》一文时,从中看到的是加缪附加在西西弗和推石头上山上的“神话价值”、“社会价值”、“人类价值”和“哲学意蕴”鲜明的加氏特质。
既然是神话故事,就有故事的源起,故事演绎的过程,故事的结局,故事的寓意。而故事少不了主角,以及这样的主角身上被附加上的普世性的价值和情感期许。“诸神判罚西西弗将一块巨石不断地推向山顶,巨石一次又一次因自身重量而滚落下来。诸神当初不无道理地认为,最可怕的惩罚,莫过于无用而又无望地劳作。”从文章首段文字中可知,西西弗是因为触犯神戒,受到惩罚。不是鞭刑,也不是火炙,只是让西西弗把山脚的一块巨石推到山顶。只要完成了,就可以免除惩罚。其间,西西弗触犯什么神戒不得而知,但是从惩罚的程度看,应该不是特别严重。不过,回到惩戒的手段,看上去似乎是轻而易举即可完成,获得救赎,但是细思极恐,因为不论在当时,还是在当下,单凭人力把巨石推到山顶并稳稳地放在那里,绝非易事。很显然,看似简单轻微的惩罚实际带有“凌迟”的味道。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个任务是永远不可能完成的,所以才有“最可怕的惩罚,莫过于无用而又无望地劳作”的定性。
在惩罚不可避免的残酷现实面前,西西弗该如何应对,是放弃,还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决定了神话故事普世价值的有无。“西西弗就是最聪明、最谨慎的凡人。”(荷马语)很显然,西西弗没有放弃,而是勇敢地接受了惩罚。“推石头”这件事、“推石头”的过程、“推石头”的心态……这些问题决定了故事意蕴的厚度。在俗常人看来,西西弗接受这项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显然是不明智的,甚至是愚蠢的。不过,正是因为西西弗不是俗常之人,所以他才勇敢地接受挑战。“西西弗就是荒诞的英雄。这样讲,既由于他的激情,也由于他的磨难。”就故事的本身而言,只是简单地把石头推向山顶,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但是,故事的可贵之点在于演绎故事的过程和演绎故事的主角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对西西弗来说,他是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尽快把石头推到山顶之上的。为了达成所愿,“他绷紧躯体,全力推着巨石滚动上山,无数次重复同样的动作;他抽搐着脸,脸颊紧紧抵着石头,一个肩头扛住沾满泥土的庞然大物,一只脚撑住,双肩再往上掀动,满是泥土的双手充分显示他的稳健”。即使他用尽洪荒之力、穷尽所有的脑汁,即将到达山顶的石头还是一次次地滚落到山脚。“这种长久的奋力,只能用无顶的空间和无底的时间来衡量,终于到达目的地。然而,西西弗却眼睁睁看着巨石转瞬间又滚落到山下,必须重新推上山顶。于是,他又下山走向平原。”
不难看出,就推石头到山顶这件事而言,西西弗是失败者,这就意味着他将永远无法解除诸神对他的惩罚。即使这样,西西弗也没有放弃,一次次上去,一次次下来,远古神话故事定格的画面经过时间的淘洗非但没有湮没,反而愈加清醒,并直击普罗大众的内心。故事是悲剧性的,因为在整个推石头的过程中,西西弗始终保持清醒的意识。一次次付出,一次次无功而返,看起来是何等的滑稽与荒诞。但是,撕开故事外在的包装,回到故事的内部,深挖故事的隐喻,“鄙视诸神,仇恨死亡,热爱生活”的西西弗勇敢接受挑战、坦然面对失败、尽情享受推石头的过程,这已经远远超出俗常评定事物的价值。“西西弗,诸神中的无产者,既无能为力又起而反抗,他全面了解他那悲惨的生存境况;他每次下山时,思考的正是生存境况。可以说,洞察力既造成他的痛苦,同时也促成了他的胜利。以鄙视的态度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命运。”简而言之,西西弗接受惩罚,一方面是与诸神的比权量力,一方面是与自我内心的抗争。“生存还是死亡,是严肃的问题。”哈姆雷特的自我灵魂拷问折射出的不是单纯的生与死的问题,而是如何活着、怎样活着的问题。其实,西西弗面对的也是同样的问题,芸芸众生何尝不面临这样的问题。
西西弗为了救赎,他勇敢地接受惩罚。这就意味着他要活着,并活出自己的生命色彩,他不能向诸神缴械投降,他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完成个体生命的蜕变,活出生命的精彩。尽管他重复着不可能实现目标的动作,但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用行动诠释了不轻言放弃、不屈服于苦难的精神。回望现实世界,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会遭遇到与西西弗相似的生存境遇。每个人都推着石头(隐性的或显性的)艰难地往生命的主峰进发。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真正能够实现“山高人为峰”者寥寥无几。就是说,大多数人都以不同的方式演绎不同形式的人生悲剧。所幸的是,很多人面对失败不是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斗罢艰险再出发”。喜剧是美的,悲剧同样是美的。西西弗的经历充满悲剧色彩,但是他用不气馁、不放弃向世人诠释了活着的价值与意义。剥离掉“悲”的色质,汲取“美”的营养,《西西弗神话》对每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都是一部需要认真参悟的“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