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假期“网培”何时休

(2025-07-31 15:17:13)

假期“网培”何时休

教师行业之所以具有吸引力,很大部分原因是有寒、暑两个假期。对老师们来说,每个学期经过漫长的与学生斗智斗勇,基本上都处于身心俱疲的亚健康状态,都希望通过假期休养生息、养精蓄锐,迎接新学期繁重的身体和精神的挑战。可是,这种简单的心理期许随着寒、暑假网上学习培训任务的硬性要求而化为乌有。按照公众对老师投注的滤镜眼光,学习是教书育人者分内之事,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学到老,这本天经地义,不应牢骚满腹。世间任何事情一旦戴着有色眼镜以有差别的标准进行定性评价时,不可避免地会变质变味。

在倡导自主性学习的大时代环境下,学习本应该是自己的事情,学习什么,怎么学习,何时学习这完全应该由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而不应该带有行政强制性,更不应该把学习与工资职称等关乎学习者生存的饭碗子直接挂钩。可是,现实往往十分残酷,当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下达以后,愿意也好,不情愿也罢,你没有拒绝的理由,必须按照既定的规则完成规定动作,绝不允许自主创新。从“我要学”到“要你学”的改变,尽管是文字之异,但其间包含的意蕴就截然不同,随之带来的就是性质的改变。这样,学习者对其投注的态度和采取的方式也就不再那么纯粹。

在倡导学习型社会的国家,全民总动员般的学习固然能够树新风,扬正气,但是要起到真正积极正面有效的作用,倡导的学习首先要与学习者的实际“同声相惜”,而不应该是先入为主的设定。诚然,与线下学习相比,网上学习确实减少很多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但是,这几年方兴未艾的寒假网培和暑假网培项目,真可谓名目繁多、五花八门。据实而论,这些学习的内容确实丰富,而且基本上都是新兴和前沿的。如果学习者真正可以沉浸式地学习这些内容,了解并熟悉其中的要义,对学习者的生活与工作确实大有裨益。顶层的理想设计是好的,可是真正落到实处,很多时候会让学习者苦不堪言。

先看学习的组织者,有国家智慧教育公共平台,有省级中小学基础教育平台,有开放大学负责的教育项目。从组织者看,有国家层面的,有省级层面的,有某些专门机构组织的。就是说,这种三级联动式的学习场域的架构,把学习者完全置于这方大鼎之中进行“烹煮”与熬制。在这个过程中,你不论采取什么方式,煮熟才算合格。因为组织者是三级,各级关注的点不同,承担的职能也不同。不管是学科专业性的培训,还是公需课的学习,就所学内容而言,都经过精挑细选,是有意义和价值的。显然,从这一角度审视,组织开展这种形式的学习是积极的。

不过,不论是什么样的事情,适合的才是有意义的。这里所说的适合,除了内容的有用和有效,还应该考虑到便于学习者实际的学习。只有二者和谐共振,才有价值。如前所述,精选的内容对学习者来说是大有学习的必要。可是,就学习的形式而言却让学习者大受其苦。一方面,每一个学习的模块内容过于精细化,而且太多。而就模块涉及的内容而言,它是极具专题性的。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如果不是进行专业性的研究,大可不必事无巨细,学习者都要学习。可是,设计者在选编内容时却忽略了这一点,导致学习者必须把每一个内容学习完才能有资格拿到通关碟;一方面,时段设置过于繁琐, 10分钟、15分钟、30分钟等为一时段。到了时段点如果不点击,就不会再继续。这就意味着,学习者要时刻盯住学习的界面,不能离开。就是说,一旦进入学习状态与情境,你不能离开电脑。既然是网络音频学习,主要是听,而不是看,学习者本应该可以边做其他的事情边听讲;一方面,学习模式设计的过于机械。一个视频打开进入学习情境,有的只有全部看完以后学习才有效,如果中途停止,前面学习的就是无效的。还有,当在学习界面打开之后,同部电脑就不能进行其他的操作。凡此种种,这些过于僵化性的程序设计把学习者牢牢固定在电脑旁边,凝神静气地注视着、倾听着讲学者的讲授,情愿也好,厌倦也罢,只要进入学习状态,你就失去了人身自由

学习者首先是生活的人,即首先要生活。只有生活好了,才能更好地工作和学习。如果因为学习而严重影响了生活,显然这种学习的价值是大打折扣的,甚至是毫无意义的。对尚有少得可怜的双假期的老师来说,不论承担什么样的教学任务,在当前的教育生态下,每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几乎都负重前行。难得迎来短暂的调整期,都希望让难以承受生命之重的生活状态能够得到修整。可是,双假期硬性规定的网课学习却把这种权利给剥夺了。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每个人在处理千头万绪的生活琐事的同时,还必须考虑腾挪出时间心无旁骛地盯着电脑屏幕学习的事情。本希望清空所有因繁文缛节的琐事带来的烦恼,安安静静地享受假期,但是学习任务的逼仄,所有的兴致都被无情地消解了。

写下这些文字,不是反对网上学习,也不是抵制假期学习,而是希望管理者在设计这项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学习活动时,应考虑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既不能千人一面,全国上下一盘棋,也不能过于机械、一刀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设计的学习形式应该灵活多样,学习的内容要为学习者提供充分的自由裁量权。科学合理,且充满人性化的学习活动,才能给学习者带来学习的愉悦,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一旦脱离实际,很容易流于形式。这样,好心办成错事,这就得不偿失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