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漫游”龙户行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曾经一度风靡一时的话撩拨起多少国人的“走出去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心。是呀,世界那么大,作为会行走的社会最高级动物——人没有理由不走出去看看。不是说“井底之蛙只有跳出去才能发现自己的短视与渺小”嘛。既然造物主赋予了人类行走的权利,我们没有理由把这种权利浪费掉。“大道至简”,就是这么简单的、人人都明白的道理,真正能够明白并付诸行动者又有几人呢。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永远不可能填平,更不要奢望弥合直至无缝对接了。
对普罗大众而言,理想与现实的悖反不是黑天鹅的个性,而是带有灰犀牛的共性特性。既然如此,畅想的与现实的无法趋同发生在自己身上也就不足为怪了。诚然,世界太大,不论从什么样的角度看,个体生命都不可能踏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是不争的事实。尽管现实无法改变,但是作为具有主体意识的人起码要怀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执念。有人说:“路不是想出来的,而是走出来。”静言思之,此语确是一语中的。世界再大,当迈开双脚,它与我们的距离就会慢慢地缩小。“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催生思想之花绽放的强力剂。”因为懂得,所以行动。“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在海子这句诗的召唤下,开启对近距离“未知世界”的寻幽探密的愿望有机会从理想变成了现实。
霍邱县,古称蓼国。自西周开疆建制,至今有1400多年历史,总面积3242平方公里。在县级行政区划中,有这么大的面积、这么长历史的为数不多。自己能够生活在这样的县域,是应该感到荣幸的,尽管它偏远贫穷落后,但“母不嫌儿丑,儿不嫌母穷”。念及于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己没有理由不转转走走。回顾这些年,因种种原因和契机对全县“四面八方”的踏访,除了以户胡和龙潭为代表的“西部”的部分地区足迹未到,其他地方基本上都或急或缓地留下或浅或深的印迹。于我而言,户胡和龙潭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自己的“天涯海角”。作为霍邱县两个历史相对较长的古镇,户胡和龙潭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淳朴敦实的民风在霍邱县人民的心目中始终占据特殊的位置。这种情感对外人来说可能无法理解,只有真正置身其中,切身感受方可释怀。
偷得浮生半年情,初春时节,忙罢手头的活计,三五朋友相邀,一同驱车赶往心念已久的地方——户胡、龙潭,前往心心念念的朝圣地,近距离呼吸它们的气息,感受它的气韵。汽车在蜿蜒平坦的乡间公路上疾驰着。随着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提质增效,昔日农村交通状貌的标配——水泥路——已经成为历史的代名词,不论是真正的钢筋水泥路还是柏油路都平坦宽阔。坐在车中虽没有乘坐高铁那般舒适,但也少去了颠簸之累。时值初春,尽管原野还没有披上绿衣,但绿油油的小麦和油菜还是赋予贫瘠的土地以生机活力。而随处可见的村舍,尽管少去靖节先生所言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恬淡祥和,但随处散落和低矮的形状已经与城镇聚集的林立高楼区分开来。与南方建筑的精致考究不同,此处的建筑基本上都外溢出一种粗犷之气,色彩上也显得“粗糙”。可能是因为拥有的空间充裕,不论是村舍,还是街市相较于南方的促狭都显得宽阔大气。
按照惯常的思维,地域的差异一般表现在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但是,当把四面八方都寻遍和感受过之后才发现,几个方位区域中,除了南方具有独特的气蕴,其他三个区域不论是从外形的风貌上,还是从内在的神韵上都有许多的相似相通之处,只是在一些细微处有所不同而已。也许因为悠久历史的沉淀,古镇龙潭和户胡相较于长集、孟集、河口和周集多了几分灵气。之所以给人这样的感觉,源于它们的腹地有除西湖和东湖之外的最大的龙潭湖水库。因为是初春,还没有出现“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的盛况,但站在水库堤坝之上极目远眺,浩渺的水汽在夕阳的照射下还是给人一种如梦似幻的朦胧之感。夕阳在山,水面上时飞时落的不知名的水鸟在夕阳余辉的照映下自由自在地嬉戏,让人情不自禁地会想起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佳句。一个地方有山有水就有了生气与活力,户胡与龙潭因为有水库充沛水源的呵护滋养,加上不显高峻的小山的装点,就有了别样的神韵。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涵养出此地独特的风土人情。有别于南方人精打细算的精明和北方人的粗犷豪爽的大度,此地人把南北两地人鲜明的“棱角”隐藏起来,热情而不事张扬、内敛而不显迂腐、务实而不乏创新。他们凭借勤劳与善良“撸起袖子加油干”,创造着自己的幸福生活。不论是土地的耕作,还是家庭作坊的生产,亦或是其他的商业贸易,都不失生气与活力。尽管不可避免地受到人口迁徙大潮的冲击,但是行走在这片土地上,时时遇见的不管是老人,还是年轻人或孩子都外显出积极向上又乐观的精气神。
沉浸其中,对于一个出生在农村,始终生活在本县域之人,目之所及、耳之所闻、心之所感都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这也许就是厚重的古蓼历史文化沉淀下来的乡情。一次短暂的触碰,没有丝毫的陌生和疏离感,“似曾相识”的亲切充盈着情感。纵使时间流逝,这份体验不会消失。而一次“有意为之”的漫行,弥补了多年的遗憾,也圆了多年的梦想,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人生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