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普遍的菜名“三鲜"之——竹荪三鲜

(2013-07-09 07:11:59)
分类: 素食

最普遍的菜名三鲜"之——竹荪三鲜

  全国各省市区乡镇的任何大小餐馆都能找到以“三鲜"来命名的菜品。不论食材是高档还是低廉,是主料还是辅料,是荤还是素,是山珍还是海味,只要有三种以上甚至主辅料加起来少说也有7一8种以上的食材不论炒,烧,烩…,都喜欢用“三鲜”来命名。并且“三鲜"还常常“功高盖主",比如: 三鲜鲍鱼,三鲜鱼肚,三鲜鱼唇,三鲜鹿筋等等,其实“三鲜"仅仅是辅料或配料而已,反而盖在身价比它高贵得多的主料上面,您说奇怪不奇怪?其实搞明白了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鲜"在烹饪中美食中,同“香"一样是:“既看不见,又摸不着。既不是味道,更不是味型”。最多只能算味觉,嗅觉而已,但它们又非常重要,烹饪美食中每道菜品都绝对少不了它们!但是“三鲜"中的鲜却仅仅只能是一个“语助词"而已,最主要是“三"字!

  “三"在中国的数字上是一个吉祥,警示,神秘,包罗万象的数字: 如道德经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三见九,九九归一"等学说。还有古时,天、地、人为“三元"。后把状元,会元,解元喻为“三元"。每年正月初一定为“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人有“三魂七魄"。人分“三六九等"。社会分“三教九流"。皇宫有“三宫六院"。男人要遵“三纲五常"。女人要守“三从四德"。古时最重的礼节“三跪九叩"。做事别“三心二意"。稳重要“三思而行"。保守秘密要“三缄其口"。为落实纪律必须要“三令五申"。双方守信先“约法三章。聪明伶俐遇事都能“举一返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等等。而这类“三"都解释得清楚。

  还有解释不清楚的“三",比如: “不三不四"是哪不三哪不四?“低三下四"是低哪三哪不四?“丟三落四"是丟的哪三落的哪四?“推三阻四"是推的哪三阻的哪四?“颠三倒四"是哪三颠哪倒四?“事不过三”是不过哪三?等等,此类“三"谁都解释不清楚。

  同样“三鲜"有解释得清楚的,也有解释不清楚的,说白了就是一个名字,一个弧号而已。何必那么认真,那么较劲,犹如世上有的事情太清楚反而没有趣味,人生把事情看得太明白就没有追求。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反而清松,愉快……。您说是吗?是的,是的还是快说正题《竹荪三鲜》吧;

  

  该《竹荪三鲜》属素食菜类,制作方法简单易掌握,因此比较适家庭制作,并且主辅料可以任意变换,您仅掌握制作程序即可:

原辅料准备

主料: 竹荪,大花菇,雪魔芋,御膳糕(没有御膳糕可用千叶豆腐代替)

辅料: 素火腿肠,丝瓜,雪豆,小瓢儿白或小上海青

调料: 公馆浓汤(公馆浓汤請查看本微博《公馆菜最大的秘籍一一汤》)或浓汤宝,鸡精,味精,胡椒粉,姜,葱,罐装玉米粒,栀子(栀子市场卖香料处和中药店有售,栀子在烹调上的用途主要是“天然黄色素")

制作程序

 一,准备工作:

  1,发竹荪: 干竹笋剪成7厘米长的段,入冷水中浸泡2小时左右(在浸泡的过程中多换几次水),捞入姜葱淡盐水中煮3分钟,再捞入冷水中漂冷,捡去姜葱即可使用。

  2,发花菇: 大干花菇用冷水浸泡2小时左右至泡过心,捏干水,放在蒸盘中加汤淹没,盖姜,葱,大蒜上笼蒸1小时以上,取出,漂冷,片成“骨牌片"即可。

  3,发雪魔芋: 雪魔芋放置盆里加竹笆或蒸隔压住,掺冷水浸泡2小时左右至完全过心,压干水,切成“厚骨牌片",姜葱用油爆香掺汤,加一点点毛毛盐,倒下魔芋片煮5分钟左右,捞入冷水中漂冷,捡去姜葱,轻轻捏干水,即可使用。

  4,发雪豆: 雪豆用冷水淹没浸泡6小时以上至泡漲过心,捞入蒸盘,掺有一点点盐的汤淹没,上笼蒸1小时左右至很耙即可使用。

  5,丝瓜刮去表面粗皮,片去瓜肉,留下丝瓜皮。把丝瓜皮,素火腿肠,御膳糕均切成“骨牌片"。

  6,罐装玉米粒用搅拌机搅成玉米浆(越细越好)。

 二,烹制

  1,雪豆加点汤,上笼蒸热,滤去汤,装在汤盘里作底菜。

  2,姜葱用油爆香,掺汤熬几分钟捞去姜葱不要,加公馆浓汤或浓汤宝熬化,倒下除丝瓜皮外的全部主辅料: 竹荪,大花菇,魔芋,素火腿肠,御膳糕,再用鸡精,味精,胡椒粉调好味,烧5分钟左右,再下丝瓜皮略烫一烫,合转,即可用漏勺捞起来倒在雪豆上,整理成型。

  3,锅里原汁加玉米浆,用水豆粉勾成“二流玉米糊",用栀子水调成如玉米的本色,浇在“竹荪三鲜"上,半淹没“竹荪三鲜",最后点缀几棵熟的小瓢儿白或小上海青即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