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1起源(1)
2025-03-29 09:37:47
标签: 原创科技著作
数学发展简史(石拓/编著)
12.4.1 起源(1)
1851年,黎曼(Riemann)在他的博士论文中,论述了有些函数的全体组成连通区域的问题,其中隐含了把函数看成空间中点的概念。
后来,意大利数学家阿斯科利(Giulio
Ascoli,公元1843——1896年)、阿泽尔(Cesare
Arzela,公元1847——1912年),他们把函数看成是一个点,然后试图把康托(Cantor)的点集理论,应用到由函数构成的点集上。
意大利数学家沃尔泰拉(Volterra,公元1860——1940年),在变分法的研究中,他给出了一个泛函的抽象理论。然而,因为他所给出的抽象理论有问题,例如关于泛函的导数,因此而未被采用。后来虽然有人做了增补,使之完善。但是,就泛函理论与变分法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并不大。后来发现,变分法所需的泛函性质,比较特殊,对于一般的泛函而言并不成立。
同时代的阿达玛(Hadamard),他的泛函研究,也是始于变分法。他给予了泛函这个名称,以及研究了关于线性泛函方面的一些问题。
(待续)
12.4.1起源(1)
数学发展简史(石拓/编著)
12.4.1 起源(1)
1851年,黎曼(Riemann)在他的博士论文中,论述了有些函数的全体组成连通区域的问题,其中隐含了把函数看成空间中点的概念。
后来,意大利数学家阿斯科利(Giulio Ascoli,公元1843——1896年)、阿泽尔(Cesare Arzela,公元1847——1912年),他们把函数看成是一个点,然后试图把康托(Cantor)的点集理论,应用到由函数构成的点集上。
意大利数学家沃尔泰拉(Volterra,公元1860——1940年),在变分法的研究中,他给出了一个泛函的抽象理论。然而,因为他所给出的抽象理论有问题,例如关于泛函的导数,因此而未被采用。后来虽然有人做了增补,使之完善。但是,就泛函理论与变分法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并不大。后来发现,变分法所需的泛函性质,比较特殊,对于一般的泛函而言并不成立。
同时代的阿达玛(Hadamard),他的泛函研究,也是始于变分法。他给予了泛函这个名称,以及研究了关于线性泛函方面的一些问题。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