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学,提升小学体育常态课的有效学习
(2016-03-22 08:57:52)
标签:
体育教育 |
分类: 教学资源 |
一、项目名称
以“赛”促学,提升小学体育常态课的有效学习
二、项目概述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学生发展需要的基本内涵,那就是学生身心健康的现实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长期需要。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查认为: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的接受或被动地学习,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满足两个层面的需要,必须培养学生学习体育兴趣与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课堂体育向生活体育的过渡,从而形成终身学习体育的愿望和能力。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们的体育教学,立足学生身体发展水平,以“兴趣发展线”、“有效学习线”两个维度,构建“以赛促学”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一节常态课中至少要有一项符合学生特点和水平的技能或体能的课堂比赛,如比成功率(跳过某高度,完成体操动作)、
比耗时(速度,如接力)、比质量(发球进入某要求区域)、比创意(设计游戏或组合练习)、比团队合作(共同完成需要团结协作的任务)、
比得分(篮球比赛)等,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中的体育活动,并且能让所有学生乐于学习,享受学习过程。形成趣赛在低段——小赛融中段——竟赛显高段三阶段的教学实施,让我们的体育课堂呈现“赛”的内涵,体现“学”的味道。
1、趣赛在低段
针对水平一学生的特点,多采用趣味性游戏比赛,让每一个学生在一堂课中充满快乐,“玩出汗来”。中国有句古话“亲其师谢其道”,再添六个字就是“爱其课,恋忘返”,下课了还舍不得走。比赛就有这样的魅力,在充满学科味“玩”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对基本运动技能形成一定的定式,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形成较强的体育课堂常规意识与行为,为下一阶段的体育学习做好各项准备。
2、小赛融中段
当进入中段,水平二学生已不满足于单纯的模仿与玩。随着语言敏感度、事物感知能力的增强,对动作技术掌握能力的提高,尤其情感体验能力的增强。因此,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点必须是紧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学习方式必须有别于低段,学生体育学习方式要符合运动技能习得的情感与学科相融的需求,这也是我们将小赛融于课堂教学的内涵思考。小赛也是比赛,只不过规则要相对简单,易于学生理解与操作。
3、竟赛显高段
竞赛是在体育、生产等活动中,比较本领、技术的高低,由多个人参加,有一定的规则。随着学生水平提升,依据体育课程要求,学生对于比赛的思考有更多的理性认识。学生在习得过程中需要不只是情境的创设,更多需求情感上给予满足。激发学生内驱力,唤醒学生对自我的重新认识,体验挑战后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活动参与度,这是课堂有效学习的关键。
三阶段的课堂教学是“分而不断”螺旋上升,它承载着满足不同水平学生不同的身心发展需求,从“学会”走向“会学”。我们相信通过本次项目的实施,我们的体育常态课将做到以赛促学,赛学一体,实现“以比赛带动学习,以学习获取技能,以技能开拓体能”的目标。
三、项目的内容
教师将以浙教版体育(与健康)必学内容为基础,根据实际学情,依据人体的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和以“赛”促学课堂教学特点灵活运用基本范式。范式包含基本信息(授课教师姓名、年级、人数、课时等)、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与难点、课的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练习时间、练习次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组织、场地器材、负荷预计(练习密度、平均心率)和教学反思。(附件一:体育课时计划模板)
2、培育以“赛”促学体育常态课堂教学系列教案、比赛集锦和视频课例。
通过以“赛”促学项目的实验与完善,参照体育常态课堂教学基本范式,不同年级的项目负责人依据浙教版分配的必学内容及《国家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为出发点,编写体育常态课堂教学教案,教案要突出“赛”事,以赛促学,赛学合一,并在教案中提炼各项游戏与比赛内容,编写成比赛集锦。此外依据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形成优质的课堂教学视频课例,为体育教师的学习和课堂实践以及提供网络支持。
3、构建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检验以“赛”促学体育常态课堂学生的学习效果。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无论从课程设计到学习评价,都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了这一课程目标的落实,我们将其创造性地转化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行为,实施“教学与评价融为一体”的策略,形成多元化学习评价,以此检阅以“赛”促学体育课堂常态课学生的学习效果。
根据学生能力的高低,设计不同年段、不同形式的课堂学习评价记载表(修改稿)。我们在评价体系的设立上,力求体现分层性、激励性的评价原则,把学生的体能、知识、技能、学习态度、情感意志表现与合作精神等内容纳入评定的范围,形成学生的自评、互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形式和方法。鼓励能力强的孩子,也不落下一个能力弱的学生,让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运动进步,了解自己运动能力中的强项与弱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将依据学生健康体质测试的内容结合教师各方面的综合评价,选取试验班级和对照班级进行对比,以此来衡量项目的可行性。
4、依据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的综合指标(附件二),提升以赛促学体育常态课教师的教学能力。
温州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的指标包括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学习环境等四项评价内容。通过以“赛”促学项目的实施,我们将开展不同层面的教研活动及教学比赛,对教师的体育课堂教学进行综合评价,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提供具体、准确的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为以“赛”促学提升体育常态课堂的有效学习打下坚强的后盾。
5、建立项目研究博客,实现资源共享。
我们开通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jc020,建立“以赛促学”专栏,及时发布各类教案、比赛、反思、心得、视频课例、教研活动等,以便大家共同探讨与学习,利用网络优势促进项目更加完善。
四、项目的实施
(1)查阅以赛促学,促进体育课堂有效学习的相关资料,撰写并递交温州市“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试点项目申报意向书;
(2)成立试点项目领导小组
2.实施阶段(2013年12月—2015年8月)
(2015年9月——2017年8月)
3.总结阶段(2017年9月—2018年8月)
五、项目预期成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