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父亲曾成杰自书《刑事上诉书》——第十章 辩驳起诉书第七自然段(上)

(2012-07-14 14:05:03)
标签:

杂谈

    4、起诉书中第七自然段称:“为了吸引客户前来集资,曾成杰明知公司的经营活动根本无法偿还集资本息仍决定将月息逐渐上涨至5分7分8分。2007年9月被告人曾成杰又制定了按期不同给予集资户250至500元1万元不等的奖励措施,同时给三馆公司员工布置了集资任务。为鼓励员工对外揽资,曾成杰决定对员工按揽资额6%进行奖励。经查证被告人宋长银因此领取了奖励40.31万元,被告人张宏霞领取奖励4.7万元,被告人陈容花领取奖励32.81万元,被告人陈喜深领取奖励5.7万元。”这一事实完全是市场原因造成的,而并非我曾成杰一个人能够左右的事。

   (1).关于月息上涨问题,前面我已经阐述过了,并不是我单位带头的,也不是我个人决定的,而是吉首融资市场内融资企业太多,相互之间恶意竞争,相互攀比而造成的客观事实。我公司当时为了证实这个事实,而我财务上为了说服让我相信才先后专门拿出近百万元资金,由客户们拿去各融资企业存款,取得涨息的确切证据后,我公司研究才跟风上涨,这是迫不得已的事。

‚  (2).关于给客户发奖励的问题,同样也是市场原因所致,我们公司都是根据投资客户们前来反映某公司又发奖励了,要求我们公司能否也发奖励。于是财务部与认筹部的员工们才向我反映,建议按别处的融资企业一样发奖励,我只好采取了员工们的建议。我们公司颁发了奖励只有短短的一个时期,并不是经常性的,也并非是我个人制定的标准。

ƒ  (3).关于给员工布置任务揽资,曾成杰决定对员工按揽资额6%进行奖励。这一事实夸大得太离谱了。试想一下,如果揽资10个亿,按6%比例颁发奖励,那么就要6000万元发奖。然而上述指控的宋长银等四人的奖励全部加起来还不到100万元,这难道6%的事实能真实吗?本案的两位公诉人,在10.2专案组的时间也不短了,还只有18个月吧。你们应该知道别的公司为了揽资的奖励,一个人得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为数不少,应该也被专案组收缴了吧。而我公司仅发出去的这点点微不足道的奖励,也是根据市场竞争的原因和公司经营管理需要而适当发一点奖励,又为何不可呢?

   (4).关于“曾成杰明知公司经营活动根本无法偿还,便为了吸引客户集资而涨息发奖”等问题。我曾成杰从未有过认为自己所欠债务没有偿还能力,也从未对自己的企业失去过信心。而且一直充满着希望。因为三馆项目的地段,三馆公司的美好前景是任何企业无法比拟的。在此我认为有必要讲述一个发生在三馆的真实的故事。2004年下半年,我们三馆公司售楼部开业的那一天早上,突然进来一对客人(他俩是一对夫妻)提着一袋子钱早早地来到三馆售楼部要求买个门面,他俩按规定办好了购房手续以后,便对我们售楼部的张玲经理说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年前的一天下午,太阳刚刚下山的时候,在我们现在开发三馆项目的州图书馆石头台阶上,坐着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眉毛也白了,一身道人模样,看似一个僧人,那里伤心的哭泣。于是我们便开口问道:“二位老大人这么晚了还坐在这里哭什么?是不是丢了什么东西或丢了钱包哭得这么伤心?”二老摇头并用手指向天上说:“你看看这天上有三道光环照到这个地方,这里是黄金地段宝地,我们舍不得离开这里。”于是我们俩感到很奇怪,是不是会遇到神仙下凡来了,讲得这么神乎其神。于是便将二老接到家里住上一晚以便问个究竟,二老答应了。到了家里就安排吃住,二老很高兴。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就招呼要走。我们说:“那等一下,给你们下两碗面条吃了再走”二老吃完后便对我们两口子说:“你们的良心太好了,但我们也没什么送给你的,只是告诉你件事请一定记住:昨天晚上我们相见的那一片地方,是块黄金宝地,天上有三道光环照着的,这样的宝地很难遇见的,最近几年将会有一个很有能力的外地老板将要来这里搞房地产开发,他会把那一片房子买起来,全部拆掉重新建一个大市场,到时开发商对外卖房子的时候,你再没有钱哪怕是借,也要给你小孩买二个商铺,到时你们子子孙孙会有用不完的钱。”二老说完这些话就走了。

   这两位前来购买商铺的客户在售楼部里把这个故事讲述以后还不肯走,并要张经理陪他去找三馆老总,要求把这个故事讲给老总听,于是在张经理陪同下来到了我的办公室对我讲了这个故事。当时还有几个记者正在我的办公室的区采访,他们听了也觉得很稀奇,于是我又要他讲述了一遍作为采访报道了出去。因此通过这则故事,说明三馆项目“吉首商贸大世界”的房屋销售情况今后肯定会很好的。三馆公司的融资债务是完全有能力还清的。我们的困难只是暂时的,而我们房产增值潜力是无限的。

    如果真像起诉书指控的那样“明知还不起,还不断涨息发奖励吸引客户前来集资”会有这个可能吗?会有这个必要吗?如果让自己认为明知还不起这些钱,难道我还会要求工程队天天加班加点吗?三馆项目的工程进度在吉首是史无前例的,也是吉首人民公认的。在这五年里,除了过春节的前后几天和下雪冰冻不能施工外,其余24个小时内都没有停工过,日夜作业,多辛苦啊!三馆项目工程质量是层层把关,三馆公司聘请了一个高级工程师陆沅祖同志(原州政府主管城建的副州长退下来的)为总工,田绍兴为总工助理(原吉首四建公司技术员,后被我聘请跟随我10多年了),他们两个总工对三馆项目工程质量认真负责,三馆公司还专门设立了工程部,并聘请长沙监理公司日日夜夜监督监管工程部的工程质量,因此,我们三馆公司的三馆项目无论从规划方案到设计施工,在吉首也是无人不佩服的

    2008年5月1日完成吉首商贸大世界房屋拆迁的最后一爆(即州电力宾馆两栋住宅楼爆破拆除)也就是现在正在施工的三馆二期王府井与银座两栋房屋的交界处位置,如果这个地方的拆迁进度不跟上来,将会影响到二期工程的整体进度,一般只要稍微略懂一点点建筑方面知识的人就会知道我们三馆的施工进度确实是惊人的。从08年5月1日才爆破拆除房子至我10月2日被无辜关押的那天止,在这短短的5个月里,完成了几万个立方米土石方保坎工程;完成了20多米深的全部桩基础;完成了控下去两层地下室土方外运工程;建好了二层地下室;地上又建了三层楼。这难道速度不惊人吗?如果不是利用夜间作业加班加点能够完成这么大的工程量吗?那是不可能的。只有我们一心一意埋头苦干在项目上抓进度抓管理,才取得如此成效。吉首老百姓看到我们的工程进度和体育局那座大山在短短几个月里就迁走了,都称赞三馆公司老总是现在的老愚公。

    当我回顾当时的工程进度确实感到骄傲,简直是神仙下凡也难以办到的事情而我们办到了,其目的究竟是为什么呢?我公司开发的这个三馆项目需投资10多个他才能建成但在银行没有分文贷款的情况下,拆迁不能停,工程建设不能停,只有 牺牲公司和个人利润,利用民间融资把它搞起来。我们起初融资利息只有1.67%(月率),后逐渐不断上涨到5分、7分、8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试问公诉人,言下之意是不是要我在当时将三馆项目停下来才是对的?那可是州市两级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工程!那可是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倍加关注的地方,能停工吗?试想一下,一旦停工的后果,结局将又是什么?政府的形象,老百姓的损失难道我们能视而不顾吗?正因为我们考虑种种因素,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一心只想早日将三馆项目建成回报社会,让政府放心让百姓满意,这又何罪之有呢?

     尊敬的检察官,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在当时的情况下,吉首融资企业几十家,这种现象是普遍性存在的问题,而且都是公开性的行为,假设政府如果不默认许可的话,在这个城市里能持续10多年的民间融资经营活动吗?这有可能吗?这难道政府没有责任吗?事到如今,政府如果把责任全部推到我们头上,我们个人能承担得起吗?行政作为不作为难道法律没有规定吗?尊敬的检察官我的公诉人,你们想没想过,如果我明知还不起这些融资款,就算政府不追究我们的责任,难道老百姓又能放过我们吗?他们一旦收不回钱,不将我们这些老板们千刀万剐死无葬身之地才怪呢?明知是死而仍往死亡线上跑那又何苦呢?正因为我们公司能够还得起这些债务,才千方百计想办法拼命早日把三馆项目建起来,早日还清债务早解脱包袱才是明智的。当然也有不少的融资企业根本就没有想把债务还清的想法,因为他们有的没有项目而假借项目开发为名进行融资;他们有的企业开发的房屋根本就没有个门面,全是住宅,当时的价格才2000元每平米以内,除去工程造价和征地款以及办理报建手续,税费等又有什么利润而言呢?还不是利用项目开发为名大肆融资办厂房、酒店、旅游等又严重亏损数亿元,象这样的企业老板早就认为自己的融资债务无法偿还而宁愿坐牢,再申请破产,赖掉债务;还有的企业伪造公章无项目融资;还有的企业纯粹融资放高得贷打牌赌博;甚至资产转移或隐匿、行贿受贿并销毁财务帐目等。像这样的企业当然要严厉打击!像我们三馆公司这么好的企业怎么能与上述企业的融资行为划等号呢?显然不能与他们相提并论。要打击的对象应当是他们,而决不是我们三馆公司。

    在此,我借此机会再举一个例子。2008年7月份左右,当时政府官员州市领导及州银监局通知我到州政府常备会议室谈话,向我了解情况,我都做了如实的汇报。当时谈话的主要领导有胡章胜副州长、李卫国副市长、银监局一个副局长,另有几位领导,我进会议室后给他们一人发了一套三馆公司的资料(内装有三馆专题片,抗震救灾专题片,三馆房屋效果图),每人发一张报纸是湖南日报一个专版,题为“曾成杰靠诚信打天下”,领导看完这张报纸后,我又将其他企业存款的那一沓收据等资料交给领导查询,参会领导详细核对了日期和利息率标准,当了解吉首融资涨息确实不是我们三馆公司带头,心里平静了许多。因为我接到通知后开会,我猜想肯定又是张昌政向州政府告状汇报假情况了,要不然领导不会通知我一个人去开会。所以我才带了上述这些资料去,才能证实我三馆公司的清白,要不然真的是有口难言。当领导查看票据及相关资料后,便开始谈话,果不然,就是张昌政告状。

   我对领导的提问一一做了详细解释,领导表示理解。领导才相信吉首的融资利息不是我三馆公司带头的,也知道是张昌政汇的假报。带头涨息的问题我给领导讲清楚以后,我接着向领导说“吉首的这个融资市场很乱很不规范”。政府也下了很大的决心想把它规范起来.在会上我还向领导提出了几个问题,一是三馆项目税收返还问题;二是企业宣传问题。胡章胜副州长和李副市长都当场做了答复,我很满意。唯有商会会长这个事没有任何答复意见。后来我又按照领导的要求把我们公司的融资合同、协议、承诺书等各项手续均给他们一份复印件,经我解释后均表示理解。通过这次谈话,我认为领导们的主导思想还是很正确的,很想把吉首的融资行为规范起来,对企业出于关心,降低利息帮企业减轻负担,让企业能稳步健康发展,但是又碍于张昌政的面子,认为我是邵阳人,而张昌政是本地人,如果让我当商会会长而张不服气,心里不舒服,担心他不配合而且有可能为我们出难题。这是我的猜测,其实张昌政就是这种人。后来自我公司的融资手续交给参会领导后,一直没有任何领导打电话通知我谈话,如果在这几年融资当中有领导有过一次给我打过招呼不准我继续融资,而我不听,那就是我的责任。从那以后,对我提出愿意当商会会长和商会300万元保证金退还的事,一直都没有听到任何消息。

    尊敬的检察官人的公诉人,从上述这些事实看来,难道我还不着急吗?我自己既能自告奋勇提出当商会会长,难道我还不以身作则,会带头涨息吗?我的内心时刻想着尽早能把吉首融资行为规范起来就好,以便节约支出,将利润最大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