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值班(2022年8月1-7日)

标签:
杂谈 |
分类: 工作周记 |
本周继续按部就班值班。当然主要还是继续处理各类公务,比如帮助兄弟院系把关研究生毕业答辩学位授予、有关文件修订,同时处理不同类型的人才引进事宜。处理本系研究生培养、导师资格、本科生22级培养方案审核等事宜。学术方面,讨论下半年召开的“华文文学”学术会议通知,和同事讨论等等。
发表。(1)《关东学刊》2022年第1期发表《
》,电子版可参http://blog.sina.com.cn/s/blog_a78ae1200102zdlh.html
再现父亲与《朝花夕拾》中鲁迅的情感结构
(2)在新加坡《华人研究国际学报》第14卷第1期(2022年6月号)发表小文《区域华文文学的越界、跨国与主体解/构:以旅台马华文学为例》。
阅读。1《晚清政治小说:一种世界性文学类型的迁移》(叶凯蒂的论述,新意在于添加了世界性的视角,理论深度还可以挖掘);2《鲁迅传记研究资料汇编》(唯一的好处是集中命题的论文结集,但总体来说这种选文意义不大,因为都能在网上找到);3《大师巨匠:西南联大1937-1946》(通俗读物,随便翻翻);4《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吴毅教授关于小镇运作的叙述、调研和逻辑总结与推演,有意思和参考价值);5《文学经典的味觉指南》(从饮食的角度探勘经典作品是一个不错的角度,文字亦优美,前半段书写更有感觉);6-7《金瓶梅-崇祯本上下》(的确是奇书,末世的狂欢与悲歌,可能是截止到那个时代中-国古代文学长篇里最有人性的书写。此版是新加坡南洋出版社的简体版,错别字多了一些)。
本周微博一览:
1世事蜩螗,人心叵测亦堪怜。总有人为了各种利益出卖灵魂与良知,甚至损人害己掩耳盗铃;也有人精心交易影帝心得,企图大小通吃千秋万代;更有人清醒痛苦,忧国忧民忧天下,所谓知识分子的使命,无论如何被妖魔化。
2就像是从未在农村生活过的城里人一到乡下就大呼小叫“农家乐”一样,他永远不能理解其间的愚味、牺牲、不公与艰难,如让他永远扎根,绝大多数人瞬间无语了。但是不向苦难低头,且贫困时亦敢于仰望星空、追求卓越是对的,大幸福和出身无关才是真正的公平,炫耀特权与来路不正的富贵是制度漏洞人性缺陷。
3任何只从自己角度考虑的问题都会显得更复杂化,尤其是它还要遮掩罪恶、利用他者。
4无论如何,那些为梦想而(英年)逝去的行为既是牺牲,也是幸福,毕竟他们的期望就是后来人的长久幸福,至于是否实现,也要看后人的造化(含如何压制造孽)了。
5即使是在各类神剧中都是这样的规律:
人狠话不多,反派死于话多。
一个好的编剧往往创造规律且长于翻转,但好编剧少,抄袭者多。
6你无法用自己不尽的善意去讨好一个误解乃至故意妖魔化你的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必须有一个前提:知己知彼,然后才能挥洒自如各取所需。很多事情,需要认真平心静气沟通,当然说了也是白说,因为听者没有自知之明,只会矛头对外;不说,自然也会造成误解。但又能怎样呢?我们只能问心无愧了。
7弓拉得太满,弦可能会断;用太多氯净化过的自来水不适合养鱼;只自我吹嘘不正视劣根性的强大不过是阿Q的精神胜利。脚踏实地永远是值得尊敬的基础实践。
8一个人事后的诸多借口只能暴露面对大事发生的逃避与鸡贼,格局大的人才不会沉迷细节与私利。无论多么天花乱坠,正面战场才更见真章。
重读三国,试问诸葛亮在保刘禅的过程中是否有那么一丝丝后悔?
9阅读某些政治乌托邦小说,发现它们对于未来物质累积与科技进步的发展估计得当,很有想象力,但对于国家采取某种政体之后的未来描述则显得过于乐观与简单。
实际上,文化传统与个体的劣根性清理至关重要。这才是他们预见失败的核心原因。我更持悲观态度,因为这种劣根性不只根深蒂固,而且发扬光大了。人类完全可能因此自我毁灭。
10很多事情非常高调你以为是政治问题,背后却是经济;有些事情,貌似只是经济问题,它却又成了复杂的政治。于是产生了“市场”经济中很神奇的四不像怪兽。
但规律始终会发生作用,虽然偶有例外。因为如果不起作用,它就会被改写。总有东西被淘汰,即便是不断延宕。
11正如天助自助者,许多梦想的美好也要认真经营才会长远,而令人慰安的是,这种美好无论是类型还是延续性并不罕见。
12开放、民主、自-由是真正强大个体与国家的标配:开放,才能视野开阔、稳居前沿乃至领跑;民主,才会权责共享而不只是纳税人,同时集体智慧决定未来;自-由,才能有安全感且积极创造,让强大有延续性。同时,精神物质未必同步共振,西南联大在物质上极其窘困,但精神上却自-由富足创新,尤其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