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是一个“唠叨妈”

(2014-12-22 22:00:21)
标签:

情感

唠叨

冠军

哇啦哇啦

加加

分类: 加加篇

 

     和加加一起唱那首曾经红极一时的网络神曲《狐狸怎么叫》,为了测试他的词汇量,我把那句歌词What does the fox say中的fox换成了各种动物来问他。最后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动物了,我问了他一句:“What does Daddy say?”他说:“哇——啦——哇——啦!”我又问:“What does Mummy say?”他对答如流:“哇啦哇啦哇啦哇啦哇啦……”我一下笑喷了。这小子,学得还挺形象的嘛!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被他说唠叨了。

 

     有一次吃饭时,我又嫌他掉太多饭粒,谁知他张口来了句:“你真是个唠叨妈!”

 

     我愣了一下,之前从没觉得自己唠叨啊!没时间想太多,我顺势接着这个话题说下去:“你去你们班比一下,看看谁的妈妈最唠叨!”

 

     他大喊:“好!”然后想了一下又说:“我觉得肯定是XXX的妈妈最唠叨。”

 

     我大呼:“不行,我一定要拿冠军的!”

 

     听我这么说,他满脸疑惑地看了我两眼,若有所思地继续吃饭。

 

     我则假装着满怀期待地说:“要是得了冠军,我就能有奖励了!”

 

     一听这两个字,他马上迫不及待地问:“什么奖励?”

 

     我看着他,一本正经地说:“要是我得了冠军,就可以奖励我接着唠叨了!”

 

     他听了以后,半天没说话。看着他被“冠军,奖励,唠叨”这三个词绕得云里雾里的迷糊样儿,我再也憋不住了,哈哈大笑起来。这一笑惊醒梦中人,他终于反应过来,大喊:“不行不行,你要得了冠军就奖励不能唠叨!”

 

     从此,“唠叨”这个词就这样欢乐地走进了我们的谈话中。

 

     “唠叨”本是个负面评价,但我从来不避讳。人本来就是talking animal,女人尤甚,我不是完美主义者,也不打算逆自然而行。但是,对于“唠叨”的底线,我是绝对苛求的。

 

     首先,不在他心情不好的时候唠叨。比如他放学回来很累,而且还有很多作业没做完,会有些烦躁。这个时候,就尽量避免骚扰他,更不能在一旁唧唧歪歪地催促,凡事只作个简单的提醒就够了,给他留出空间按自己的条理做事。

 

     其次,严肃的事情不唠叨。所谓严肃的事情,比如考试成绩,比如被老师罚站、留堂,比如跟别人打架,等等。这些事情,讲清楚来龙去脉,正式地谈一次话就够了。谈话抓住要点,有问题及时解决。

 

     第三,涉及“隐私”的事不唠叨。这个“隐私”是以他的定义为标准,泛指他不愿意被公开讨论的事情。有些事我们大人可能觉得无所谓,甚至很好玩,可在他看他,说来说去真是讨厌至极。所以一旦触碰到他的“雷区”,还是敏感一点为好。

 

     第四,不在公共场合唠叨。在公共场合,尤其是有他的朋友在场的时候,有问题马上提醒一下,绝对不啰嗦。即使在外面他做了特别惹人生气的事,宁肯闭上嘴绷着脸不搭理他,也不一路走一路说一路吵,有什么问题都留到回家以后。

 

     在坚持着这四条原则的基础之上,我就不再刻意地压制本能了,偶尔地放纵一下也不是不可原谅。“唠叨妈”的美名我欣然接受,但是为了不让它实至名归咱还得时刻保持清醒。也感谢加加的及时反馈和客观评价,让我能够在“唠叨”这一终身事业中随时做出新的调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