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提倡教师通过集体教研共同改进教学实践
新课改下的教师需要在先进教育理论指导下对教学经验进行回忆、思考、评价,做出新的计划和行动,从而改进教学实践,提高自身素质。但教师个体的经验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是有限的,让教师群体共同反思教学实践,就能够整合智慧,拓宽思维,触及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教师共同改进教学实践要做到:
建立组织,明确分工。我们可以将全体教师按年级、学科划分成若干校本教研小组,明确各小组成员的职责。在每次教研活动中,各小组都设组长,负责小组教研、讨论的组织调控;设记录员,负责对小组教研情况和讨论结果的记录;设发言人,负责将本组的教研情况和讨论结果向全体组员做介绍;设时间控制员,掌握每人发言时间不要超时;设问题员,将本组成员某个方面的问题向学校提出。在不同教研活动中,角色分工可以调换。
建立规则,明确程序。在校本教研中,每个组员都有机会发言。为了按照科学程序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需要制定行为规则和活动规划。在行为规则方面,要求小组成员依次轮流发言,并且做好个人学习笔记,其内容包括本人的观点、本组其他人观点的不同之处、小组间交流的结果等。在活动规则方面,要求各小组在组长组织下开展教研讨论活动,针对每个教研专题向全体组员介绍本组讨论结果,可以相互辩论。问题员在每轮讨论后将本组的问题向学校提出。
专题教研,科学互动。学校要定期确立教学研究专题,要求每个小组进行研究,制订改进措施,完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每个成员都要精心预设导学案,与其他成员一起研究讨论导学案的可行性,然后共同修订;要重点研究教学过程与效果,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出现的问题,对教学问题的调控措施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自己满意的教学技艺和教学机智。课后要重点对教学得失原因进行分析,制订教学策略改进方案。教师可以写教学后记,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完善教学策略改进方案。当然,每次专题教研活动都要有记录和总结,以便于检查和评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