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与蛋白质
标签:
人体蛋白质颈椎肌肉坐姿 |
分类: 营养与健康 |
颈椎与蛋白质
人体饥饿状态与后果
人体中需要40多种营养素,缺乏任何一种营养素都可以引起相应的缺乏病。在发病时和发病的过程中,实际上是某种缺乏的营养素已处于饥饿状态,在营养学上,任何一种营养物质的不足、缺乏,都会存在着对这种营养素的"饥饿",这个含义和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言及的"饥饿"是不同的。地方性甲状腺肿(也就是大脖子病)是因为碘缺乏而引起的,实际上那些身体中缺碘的人早已存在着碘的饥饿,但人一开始时是不会感觉到的,直到病态出现被医生告知才发现,这一过程被称为"隐蔽性饥饿"。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明尼苏达进行的一个实验,其中一项观察实验是让32名志愿者每日只摄入相当于正常需要量2/3的热量,经过24周,最后平均每人丢失23%的体重,在身体结构上,体内70%的脂肪在实验过程中丢失,同时大量的肌肉也消失,亦即约有24%的“活性组织”被消耗掉,这些组织是除掉脂肪的肌肉组织而言的,可以看作是内脏以外的“外围”蛋白质。从另一种方式上说,除了体内脂肪以外的“瘦”组织是骨骼肌(称为外围蛋白质),占蛋白质总量的80%;如果以去掉脂肪的内脏器官、血细胞和骨髓、免疫系统等算在一起(称为中心蛋白质),为上述80%以外的20%。当摄入小于消耗时,机体就不得不动用内源性的燃料来解决能源上的“赤字”,同时机体中的物质也就被消耗或丢失掉。当瘦组织的耗竭超过40%,死亡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肌肉是占人体百分比最大的组织,通常为体重的40~45%。机体的一切机械运动及各脏器的重要生理功能都是通过肌肉的收缩与松弛来实现的。比如:肢体的运动、心脏的搏动、血管的舒缩、胃肠的蠕动等等。这种肌肉的收缩活动是由肌动球蛋白来完成的。蛋白质是机体的物质基础,蛋白质等各种营养素的缺乏会使人体的代谢有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和不同持续时间的改变,只是有些改变不易被人察觉。在蛋白质缺失的早期,先是引起肌纤维的代谢改变,尤其是那些能使用无氧糖分解产能的纤维会大量丢失;在此过程中,蛋白质的转换也会降低,同时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使肌张力下降。
肌肉可以固住我们的骨骼,当肌肉失去了弹性、失去了肌张力,可想而知我们的骨骼是多么容易受到伤害,尤其是脊椎(肌肉不够丰厚)。长期的伏案工作,坐姿不端正,加上身体中蛋白质等营养素的长期缺乏,就会在隐蔽性饥饿状态中加剧形式的恶化,慢慢地势必会造成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或者椎间隙的改变/错位而导致脖子酸痛、头晕、手指麻木等症。肌肉功能性改变的程度,与蛋白热量缺乏的程度是成比例的。因此,我们每天必须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参见下图);对于膳食偏素者,由于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足,可以营养补充剂进行必要的补充。
http://181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2/5/3/1/4/c60983521_137d01bbb16g213_blog.jpg
提供颈椎病的几点预防措施
●预防颈椎病的发生,重要的是坐姿要正确,颈肩部放松。办公室工作者,应定时站起来活动一下颈肩部,使颈肩部的肌肉得到放松;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可缓解疲劳;
●枕头与睡眠:枕头中央应略凹进,高度为12—16cm,颈部应枕在枕头上,不能悬空,使头部保持略后仰。习惯侧卧位者,应使枕头与肩同高。睡觉时,不要躺着看书,也不要长时间将双手放在头上方;
●合理饮食,不可单一偏食;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参考文献
疾病营养学基础 何志谦 人民卫生出版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