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数论《 余数 》 习题集
(2016-02-17 15:54:24)
标签:
教育 |
初等数论《
目
前言:我为什么要做初等数论《余数》习题
余数问题解算方法概述
习题
前言:我为什么要做初等数论《余数》习题
我做《余数》习题的目的,是想通过做习题,来清理一下我的极其肤浅的余数知识。看能解算什么难度的余数问题。
余数问题本质上是带余数的除法,例如9÷4=2 … 1等等,虽然是小学生的题目,但一旦深入,就难倒中学生、大学生。尤其是“同余方程”,在高斯的《算术探索》( 潘承彪 张明尧 译 ) 中有开创性的叙述,但读起来就如读天书一样了。
在看了一些“小学数论”的视频后,就觉得“余数问题”并不简单,有的还很难,甚至还不习惯它的解题方法。我就要考考自己,看能否做这样的习题。于是从笔记上、网页上、奥数书上收集了一些习题做一下。为了有点条理,大致分以下几类:
1、 求余数R。
在A÷B=X … R 的带余数除法中,引进“整除”规律,来求余数。有时,根据不同条件,还混合求A、R ,或B、R ,甚至求商的个数等等。解算花样就多了。
2、 求除数B
在余数方程组中,余数有相同的、有不同的、或余数间有一定关系的。根据情况,分别解B。
3、 求被除数A。
在余数方程组中,也根据余数R的同余与不同,分别情况,分别解之。
其中“A除以B1余几、除以B2余几、除以B3余几
翻看一下《多功能题典——小学数学竞赛》,其中“数论初步”的“带余数除法”部份43道题,我真正能做出的或大致理解的,只有10道而已,只得23分。
我避开难题,坚持做了63个习题。我的肤浅的余数知识,只能清理到此,便识相,到此为止。这本习题集,虽然也有少量奥数型题目,但大致上只是初等难度的习题。水平如此,只能如此。真的,我不想再折腾自己、难为自己了。
余数问题解算方法概述
※ 1
1、 余数的加法定理,简言之:加的余数等于余数的加。
2、 余数的乘法定理,简言之:乘积的余数等于余数的乘积。并扩充为乘幂的余数等于余数的乘幂。
3、 同余及同余定理。
同余:若两个整数A
1、A
2被自然数B除,有相同的余数R,那么称A
1、A
2对于模B同余,用式为:A
1≡A
2 ( mod B ),叫做同余式。读作:A
1同余于A
2
例如
65÷7=9
…
2
由于
65≡37
如此说来:
16≡9
65≡9
而
37≡2
同余的两个推论:
一、
除数B是多个被除数A之间的差
( A
I-A
J )的最大公约数。
如
65÷B=Z … 2
(A
2-A
1)
(A
3-A
1)
21、28的最大公约数(21
,28 ) =
7
同余定理的作用就是消去同余,使之成为整除,并在约数中找到除数B的解。
二、
被除数A=各除数B的最小公倍数+同余量R
。A
=〔B1
如
A ≡
2
A ≡
2
A
=〔B1
同余的这两个推论,是解算余数问题的一把钥匙。
※
2
一、
二、
1849÷14的余数等于多少?由于1849=1000+800+40+9,而1000、800、40、9的余数分别为
6 、2 、12 、9,所以1849÷14的余数等于6 、2 、12 、9,之和6+2+12+9=29,而29÷14的余数为1,所以1849÷14的余数也等于 1。不过具体分拆大数时,要讲究机巧。如1849可分拆为1400+420+29,则三个余数为0、0、1,最后1849÷14的余数等于 1。
三、
如:16×47×109÷14的余数等于?由于16、47、109的余数分别为2、5、11,(这三个余数要具体算)所以16×47×109÷14的余数等于2×5×11=110。而110÷14的余数为12,最终余数为12。
四
将2240 化为23×80 =880
五
※ 3
一
※
4
一
二
三
※
5
一
二
三
四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