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2016-02-19 16:22:44)
标签:

小张家口至柳沟

柳沟

柳沟城

柳沟至小张家口

小张家口柳沟

分类: 行走长城

                                                                            轨迹地址:http://www.foooooot.com/trip/839567/

  从小张家口到柳沟的线路是南山路边垣的一部分,猴年农历正月十一假期中, 这已是二十天内第三次光顾小张家口村了,自己都赶脚有点魔力附体状态。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前几天的一场小雪为关外披上银装,大地回春温度稍有上升积雪急速融化。还好有残雪、荒原、碧空、微风,又一冬日户外好天气。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黄土墙经过小张家口继续向东去,其比村西部分更残破,有些地方仅存一米高土埂。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南路边垣穿越千沟万壑,隔着几十米的深沟,即使眼前对岸一段墙一个烽燧也要绕行半里多路。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看图上绕行的这一大段,关键还是在不断观察中行进,但也一定比夏天走的轻松多。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如果打算下沟再翻上山坡那就得擦亮金刚小眼睛,缜密识别积雪覆盖似有似无的小路,或有以前羊群穿行剐在酸枣枝上的少许羊毛能告诉你这里以前是条走牲口小路,先不说当不当牲口,就现在能不能通向你要去的沟顶就得靠运气了。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残雪,还是残雪,也许是这一冬最后的残雪透着那么珍贵,再过几天将化作雪的灵魂融入黄土地滋润唤醒花草的种子,待春天漫坡青绿。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沿途都是这种黄土地,纯属闲情逸趣,但绝不单调乏味,有兴致地走了两小时,前面第一个村子西红山村。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土墙在西红山村口被小路豁开,高昂的树下是断面处盘根错节深入泥土中顽强的根系,树木并不高大,可长在这种干旱恶略环境下,碗口粗的树树龄至少也应有几十年。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从网上搜罗整理西红山村介绍如下:

      西红山村位于延庆东南约8.3公里处,东北距张伍堡1公里,地处延庆盆地东南缘,土壤为淋溶褐土,地势起伏,海拔约541米,东为干河套,西、北与大榆树接壤。西红山村辖域面积5.6平方公里,村落内主街呈南北走向,现有155户,323人,均为汉族,姓氏以张、王、蒋、房为主,先主从何处迁此定居无考,以种植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为主。

      元朝已有村,因村东南山岩含铁,呈赤色,故为红山,西红山村位于山的西侧,故名西红山。元代周伯琦《扈从诗》前序中记:“元顺帝出京,十八捺钵地,过居庸关而北,遂自东路驻翁山。”该山即西红山。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曾在村西南驻扎,村民饱受日军残害。   

     在村子东南方向一座突出山峰,山顶不知何年月被削平成圆台,路过村里时听一个老人讲因此山顶削成一圈裸露岩石像白脖子,当地俗称白脖山,山上眺望很远易于联络,日伪时期曾经驻扎日本兵,村民还被迫送水送粮食,等等。。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在西红山村拍摄角度不太好,下图为在东红山村时拍摄的白脖山。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西红山村内大都是普通简陋民房,许多房屋院墙砖头取自长城,村北一处旧房显然是不一般,从砖雕影壁精美豪华能感觉到曾是有粮有地的土豪家。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走到村西就是大车呼啸往来的110国道京银路,过公路向东还有两个村子---张伍堡、东红山村。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张伍堡村清代就已经成村,因最早来此的村民名张伍故名张伍堡,原指望在村里能找到城堡之类古建筑结果也是一无所获。

    被110国道切断的长城在张伍堡村北也就是东红山村重新开始向东延续。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黄土成小圈子像是一座小型营城。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从网上搜罗整理西红山村介绍如下:
   东红山清代成村,原名东窑,因村西南有西红山,1950年该村改名为东红山。东红山村位于延庆县城东南部9公里,距110国道1千米。东与柳沟、南老君堂为邻,北临王仲营村,南靠张伍堡村,西与大榆树镇接壤。全村农户100户,农业人口214人,城镇居民46人,总共260人。

   东红山村外残留明长城遗址,此村在柳沟西边十里之外,两村同为古军防村寨,隔着一座不算高的山,两村之间有长城相连,联墩是长城防御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建于平原,是平原上的烽火台。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村里也没有古代遗迹,走到村东黄土墙下有几处小型洞穴,隔着一沟,犯懒也没过去看个仔细。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继续向东,一段相对平坦。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又是遇到一段坡叠坡沟套沟的地形,这地貌看来是在长城之前已经有了,长城依地形间断穿沟而过,四周陡峭下沟底基本不可能,向右绕,这一绕就好长的距离。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站在山坡高处看看刚才绕行的这一大片沟沟坎坎,刚走过的线路在哪?犯晕。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遂长城爬上一座小山,土墙又清晰起来。

   为守住这个小山口,长城在此做了一个突出小营城。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土墙两边仍然是深挖壕沟的结构,少有人来总体保存得不错。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翻过小山口,东方向,柳沟就在前方了。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这一带山形复杂不适合防守,墩台烽燧相对密集,墙体还是很完整,站在高坡领略一下烽火连天的感觉。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下了山坡马上就进村子了,回头看这一堵墙被公路截断,高度也得有四五米样子。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柳沟村城隍庙,看简介是原建于明代,2007年10月重修。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网上关于柳沟村的介绍很多(喜欢历史的百度一查可知,吃货可无视直接在百度搜豆腐宴即可),这里删减后抄录如下看能否表达历史脉络还原一段历史:

  《宣镇图说》柳沟:“隆庆元年(1567)建城,周三百一十八丈,高三丈五尺,门四。万历二十四年(1596)复增北关,周一百八十五步,高二丈五尺。四十三年(1615)砖甃。”《宣府镇志》载,柳沟“西南沙河,东北平坦,乃南山适中之地。其护口墩与塔儿峪极冲,西灰岭次冲。”   

    柳沟城位于明陵之后,是明代南山路边垣重要军城,在延庆县城东南20里井庄乡南3里。明嘉靖三十年(1551)置守备,嘉靖四十五年(1566)置南山路参将。隆庆元年(1567)筑城,统兵6500名。崇祯十年至十三年(1637~1640)升陵后总兵。清顺治八年(1649)裁参将。为防御蒙古鞑靼,嘉靖二十二年(1543)宣府巡抚都御史王仪奏请在金陵之后修筑一道边墙。诏下礼部行钦天监来相风水,相者谓:在九节(一节大约5里)之外,无伤龙脉,可以修筑。王仪乃委口北道佥事程绶董工修筑。《保邦十策》说“东历东山口迄黄花镇,西历南山口迄镇边城,若左右翼之卫腹心然。陵后柳沟南控长陵,北镇独石,东历四海冶,西历岔道,又若左右腋之擎后背然。向设南山两协,一驻柳沟,一驻榆林,布置颇密,惟是两协势不相下,恐画地自委。今议改协为镇,总兵仍驻柳沟,居中调度。改东协为左翼,驻四海冶,以防陵东,与黄花镇策应。改西协为右翼,仍驻榆林,以防陵西,与镇边城策应。有警则宣镇总兵堵御外边,陵后总兵防守内地,又与陵前总兵(驻昌平)联络,于东西红山各口设防,天寿宛如泰山屹立于中央,而四维之矣。”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城门瓮城。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下面是东城墙残迹。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西城墙残迹。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用柳沟古城简介做本篇结束,

  期待下一阶段的行走长城之南路边垣。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行走长城:小张家口--柳沟(2016.2.18)

 

                                                                                                                                                                5ss

 

   the       en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