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迹地址:http://www.foooooot.com/trip/840672/
如果说,行走长城:黄门子-北水峪(北段长城)(2015.8.1)
(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a6c678d10102vwuv.html)
是《黄门子--北水峪》长城线路的上集,那今天的行走计划是将黄门子--北水峪一线的南段长城走完。
上集轨迹如下:从黄门子出发登上高山顶的烽燧2后下撤,图中蓝色为实际行走线路,粉色线段是南段长城假想线路。 
本集轨迹如下:蓝色为实际行走线路(部分重合验证了上图中的粉色假想线路)。
本集分四部分:
①从北水峪关附近向北进山到达山口,②拐上城墙至烽燧再到最高点,这一程有间断较长的石墙,③从最高点下降继续走山脊经过两个小垭口修筑的两段短石墙即墙体1、墙体2,④离开山脊自山坳从南坡下山至公路。

此线路基本是走平谷段长城的最后部分,也是计划了好长时间,在网上没有找到行走南段长城的完整记录,说明此线路难行,还有就是险峻陡峭人迹罕至的孤台残墙颜值不高一般不被稀罕。
回忆上集完成的北段长城是在闷热酷暑中走成的,狠毒蚊子叮的几个大包历历在目,奇痒难耐记忆犹新。今天可是风和日丽好天气,一伙人互相蹿腾哪能错过这天赐鸿福。
从市里出发是7:45,到达北水峪关口附近就9:15,手表显示海拔高度450米,温度-2℃。从上次走出来的这条山沟向北走上四十五分钟就能到达山口。
一路上边走边热身边欣赏冬季大山景色。


山崖怪石交错,千姿百态,这个凸石是否像一只蹲在地上的狼狗?好吧,如果说这个不像,在本文最后还有一块岩石,你必须发挥想象力必须认为其更像另一种动物,否则。。。这里先埋个伏笔。

一周前的小雪在山阴处还没彻底消融,稍微增加一点行进困难不算啥,这冬季最后的盎然雪趣才倍感难得。

快到山口了,西崖壁凹洼处不正是上次从山顶烽燧下撤走到这里然后下降到沟里的吗。冬季比较明显,这次留个影记录一下。

史前恐龙蛋蛋?四周大都是崩塌的山体,全部棱角分明,圆溜溜的石头还真不多。

山口就在前面。

10:00抵达山口,手表显示海拔790米,回头远视进山来的大沟,这一路绝对上升了350米相当于110层楼。

长城,石块码放的厚墙堵在山口,这山口可是黄门子与北水峪两地互通的咽喉。

石墙坍塌不少,两米多宽残墙西接陡壁,目光从墙体沿着陡壁向上看,一条岩石断裂沟直通崖上。
这极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只有强人猛驴才敢攀下的、从山顶烽燧下降到山口长城的、线路。看着都眼晕!
庆幸吧,上次阴差阳错没找到这条悬崖上的线路也对了,如果真走这里估计也要吓得半死。

转过头,长城拐向东南,开始上坡。

登高俯瞰山口和北方的黄门子村。

向西看,这平谷的大山尽显峥嵘,群峰突起,千奇百怪,悬崖绝壁,乱石嶙峋。

站在山口的东坡,东南石头残墙与山险墙交织交替,要登上远处最高峰不会太容易。


天气太好了!这声音基本是出现最多的一句话。
这里能很清晰看到黄门子向北的一段长城。

下图是镜头里长城的近景。
那段长城敌楼密集,有文字转、有半山崖下罕存的长城小铺房. . .
. 一段玩美的经过记录在▪ ▪ ▪ ▪
▪行走长城:墙子路--安营寨--黄门子(2015.4.25) 网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6c678d10102voqb.html

上次的北段长城被这大山崖挡住,山崖上的烽燧2这里仰视还看不到,早晨光线顺柔,且行且回望拍几张。







继续看那最高峰,上下起伏的山脊较大落差不太确定怎么爬上去,还好Deardon事先做了不少功课大方向已经确定,接下来就是看地形见机行事了。


10:53,手表显示海拔850米,眼前是一座烽燧,是这次所走过的唯一烽燧,烽燧顶散落少量灰瓦则继续说明顶端原有遮风避雨小建筑。


不得不说烽燧所处位置首先考虑的是四面八方开阔视野密切了与最高峰和烽燧2遥相呼应。

下图是去年8月1日湿热天气里从山顶烽燧2向今天这边线路的拍摄照片,上下两张照片是正反两个方向互相对视观望。

烽燧近景。

除了四野兼顾的优点,烽燧更近携一堵垭口坝墙拦截北方而来之敌人于山沟之内。



坝墙约三米多高,除原箭墙不存绝大部分也是相当完整。

此地以“曾经走过的墙”为背景,留下照片记忆。因为还有更多的墙要走,这“曾经走过的墙”也许再少有机会重来。


人工石墙像书写的虚线断断续续地添堵在几处小垭口,山险石砬则矗立在虚线两边空白处。
过大落差的石砬子必须要认真对待。
走在前面的老王一个犀牛望月式的咔嚓将俺和Jeff还有鱼哥三人猿猴下山的矫健身姿完美记录下来(当时提心吊胆狼狈不堪手脚屁股都用上了,说有矫健身姿那完全是瞎扯)。


过了石砬向下看,耳边生风增加了几分目眩几分恐惧。

最高峰也就不远了。看地形从黄门子附近沿山沟应当可以爬到最高峰,不过林密路远一定也是困难重重。

又是一小段石墙横在山腰部,走过石墙踩着北坡积雪终于登上这北水峪长城最高峰。



12:10,手表显示海拔965米,登山杖与山顶测绘水泥庄来一张合影。

向北更远可望到密云泉水河墙子路。
西南方向是逆光中的平谷镇罗营和更远的西峪水库。
尽览祖国大好河山!山顶午饭色、香、味、景、算是都有啦。
13:00向南向着北水峪方向沿山脊继续。
一个落差之下是一段垭口墙体,图中编号----墙体1。


回头看最高峰南下落差和墙体1。


走过墙体1,一段更大的落差沉在下一个垭口里,这段墙在图中编号---墙体2。


手脚并用大下降,回头看这大落差和墙体2。


老王为俺几个拍了一张有思考的照片,队伍后面的三个人是站在小山顶上的,身后面的垭口和墙体2已经被小山顶挡住,整个照片将前后两个山体拼在一个平面上,以假乱真下的山势更高大了。
还是畅想吧,以后科学发展了3D影像普及了人们的视觉内容会更加丰富多彩。

不过眼下山势确实曲折峻峭,借助绳子几个人下到一处山坳(下图)。


站在山坳里,向南陡坡上长满浓密灌木林,山峰更加险峻,看来不大有垭口修筑墙体的可能。
下午三点,几个人决定从山坳向东下撤。下图是下行回首由东向西仰视山坳,是最后一瞥。
在南山的东侧一块巨石斜靠在崖壁上,下面的岩石已经酥松像是承受不住随时轰隆一声坍塌坠落下来。

下撤的山沟大约也有45°,半小时已经到达较平坦的沟底。
席地而坐,接下来就是鱼哥的指指点点,据称蓝天衬托下有块岩石像马头,有块岩石像猴头,只不过马头较小猴头较大。
矮油,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三,还没过十五按说还在过年中,这是猴年马上封侯大吉大利的节奏啊,有点皇帝新衣的意思,好比你要是看不出来这马猴盛景你就是想象力欠费了,今年就不能升官发财似的,于是大家赶紧争着说:像,真像,真TM像。

. . . . 又走了快乐半小时,16 :
10下到北水峪公路,这回是走在前面的Deardon指着关口北山,说了一句泄气的话:有一段墙好像没走到~~~
¥#%&*((*&%#@...
。。。。。。
也就是说这次至少落下了墙体3,并没有走全黄门子--北水峪南段长城,而是走的中段,中段长城!


16:15,手表显示关口海拔450米,今天爬山全部结束。
十分期待将剩下的一段长城遗迹走完,走完这黄门子--北水峪南段长城,!



1.2sshd(w)jxs
the end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