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北京营养师协会
北京营养师协会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96
  • 关注人气:3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维生素K---不仅促进凝血这样简单

(2012-06-14 09:07:22)
标签:

杂谈

 

赖建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北京

 

    维生素K(以下简写为“VK”)最早于1929年由丹麦化学家达姆发现,属于脂溶性维生素,是一族含有共同化学结构(2-甲基-1,4-萘醌环)的物质的统称。根据萘醌环3’位置所连接侧链化学结构长度的不同,VK又分为不同的类别。天然存在的VK主要有两种类型:K1(叶绿醌类)和K2(甲基萘醌类)。

VK1主要存在于天然绿色植物中,菠菜、苜蓿、莴苣及西兰花中VK1含量较高;除胡萝卜中VK1的含量相对稍高外,其它种类的根茎类蔬菜VK1含量很少;一些植物油如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等也是膳食VK1的主要来源;植物油氢化过程中,VK1会转化成VK的另外一种形式二氢叶绿醌(dK),使得快餐和零食中也含有一定量的VK1,如鸡肉三明治、奶酪炸土豆条等;坚果和水果中,除松子仁、腰果、浆果类水果、绿色水果及西梅外,其它坚果及水果中VK1的含量均很低。

                

    VK2可由肠道细菌合成,也可从发酵豆类、肉、蛋、奶类及其制品中获得;由肠道合成的VK2被肠道吸收量却很少,其吸收量只占人体摄入量的一小部分;发酵豆制品中含有丰富的VK2,是人们膳食VK2的重要来源。

                           

1. 代谢

    维生素K1和维生素K2的代谢与其他脂溶性维生素一样,需要胆汁、胰液,并与乳糜微粒相结合,由淋巴系统运输。肝为VK的主要靶器官,机体注射或口服VK后,先与乳糜微粒结合,然后从乳糜微粒转移至β脂蛋白中并运输至肝内,在肝内与VLDL相结合,通过LDL至各组织;维生素K的侧链可被氧化或进一步分解,最终代谢产物或存在于肠肝循环,或从尿中排出。

2.生理功能

    20世纪30年代中期, VK被归为必需营养素,因其有促进凝血的功能,是四种凝血因子(Ⅱ,Ⅶ,Ⅸ及X)在肝内合成必不可少的物质,因此又被称为凝血维生素。

近年来有关VK的功能得到进一步深入,主要涉及骨健康、心血管健康、癌症等。骨钙素是人体的骨和软骨中存在一种VK依赖蛋白,维生素K是γ-羧化酶的辅因子,可将骨钙素中的三个谷氨酸(Glu)残基(第17、21、24位点)转化为γ-羧基谷氨酸(Gla)残基,其中第17位点的γ- Gla残基对于形成骨钙素与羟磷灰石结合的构象是必不可少的结构。只有发生羧化反应后,骨钙素才能表现出与羟磷灰石有特殊的亲和性,进而发挥促进钙盐沉积的作用,因此,VK对维持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是至关重要的。

    在心血管健康方面,由于基质γ-羧基谷氨酸蛋白是血管钙化的强大的抑制剂,维生素 K缺乏可以使Gla蛋白质羧化率降低,从而影响血管损伤修复、防治血管钙化等一系列生理过程。已进行的人群研究表明,虽然VK1、VK2都是γ-谷氨酸羧化酶的辅因子,但与VK1相比,膳食VK2的摄入会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疾病的发病风险;在预防动脉硬化方面的作用也比VK1要大一些。

    癌症发生方面,多项研究表明,VK2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可以通过抑制细胞信号传导、抑制线粒体DNA的复制和修复等机制来降低癌症的发生和复发,但是目前VK抑制癌症细胞生长的机理并不完全清晰。

3. 临床意义

    健康成人中原发性的维生素K缺乏并不常见,成人维生素K缺乏多发生于膳食维生素K摄入量低或/并长期服用vk拮抗剂的病人中,如吸收不良综合征、囊性纤维化、节段性小肠炎、短肠综合征、胆道梗阻、胰腺功能不全等。以上情况均需常规补充维生素K制剂

    由于维生素K难以通过胎盘屏障,并且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较低,以及婴儿的肝脏还不能合成正常数量的凝血因子,使新生儿普遍存在低凝血酶原症,常规给新生儿注射VK制剂以防止新生儿出血性疾病。为了维持机体正常的凝血功能,2001年美国医学研究所制定的VK的摄入标准为男性120μg/d、女性90μg/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