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儿童中篇小说之
《勇敢的草原》
(1)
一
这个有趣的故事,发生在塞罕坝上。
塞罕坝在哪儿呀?
走出繁华的首都北京,穿过连绵的燕山群峰,跨过雄壮的万里长城,再步行两天两夜,就到了。
塞罕坝是个啥建筑呀?
它不是大江大河的防洪堤,也不是水库电站的拦水闸:它就好像华北的平原跟高原的一道分界线。
塞罕坝有多高呀?
它不能用尺子一节儿一节儿地衡量,更不能拿水平仪一点一点地测绘。坐上吉普车攀登吧!车轮子飞速地滚动着,左弯右拐地向上盘旋:转过九十九道岭,拐过八十八道弯;再奔跑一整天,才能到达大坝的顶端。
塞罕坝的顶端是什么样的呢?
它不是悬空的峭壁,也不是耸立的山尖。停下车子自由地眺望吧!极少极少的树木和建筑物,都不能遮挡人们的视线,一切都会看得清清楚楚:这是一个宽阔、深长、莽莽苍苍的大草原。
塞罕坝草原到底有多大呢?
年轻人答不上来,老年人也说不准确。骑上马儿奔跑吧!马儿跑一天,才见到村庄和人烟;见到五次村庄、人烟以后,望着草原的边缘哪,还有很远很远。
……塞罕坝草原上长满了青草。那茁壮的青草,有长叶的、圆叶的、大叶的、小叶的,还有三角的样子和菱形的。它们一棵挨一棵地长着,密密实实的,如同一块巨大的栽绒毯子。
塞罕坝的青草很勇敢,从来就不怕冰雪严寒。它们把冰当褥子雪当被,睡得香香甜甜的;春天一到,又绿绿油油地长起来。
塞罕坝草原上盛开着野花。那美丽的野花,有红色的、白色的、蓝色的、黄色的,还有早霞的颜色和绛紫色的。它们一朵挨一朵地开放着,鲜鲜亮亮,好像一匹宽幅的刺绣绵缎。
塞罕坝的野花很勇敢,从来就不怕风吹日晒。它们把清风当音乐,把阳光当胭脂,越吹越欢快,越暴晒越姣艳。
塞罕坝草原有勇敢的骏马,驰骋在茫茫的大野上。
塞罕坝草原有勇敢的雄鹰,翱翔在蓝蓝的天空中。
塞罕坝草原有勇敢的牛羊,健康地生长在狂风暴雪里。
塞罕坝草原有勇敢的骆驼,背负着重载,沉着地举动着步子,赶着那漫长的、绿色的路……
在塞罕坝草原上,最勇敢最勇敢的,是牧场里众多的牧民。
居住在塞罕坝上的牧民,都是汉族,却过着与众不同的独特生活。他们一代一代地跟勇敢的草原打交道,一代一代地跟勇敢的牛羊和马群打交道,所以全都练出一副勇敢的性子:男牧民勇敢,女牧民勇敢,老年人勇敢,年轻人勇敢;还有好多好多的孩子——小牧民们,也都是勇敢的!
只有老赵家的丫头春妮,特别娇气,特别胆小。
春妮都快长到背着书包上学校的年龄了,还娇嫩得像个吃奶的娃娃。她睡觉的时候,得让妈妈搂着;出门的时候,得让妈妈带着;见着狗害怕,见着猫哆嗦,瞧见一条在地上爬动的小虫子,她也会被吓得“吱哇”乱叫,慌慌张张地往家里逃跑。
爸爸对这件事情挺忧愁,翻来覆去地琢磨了一些日子之后,就去找放牧队的队长商量说:“咱们塞罕坝这块地方特殊,面积大,人口少;住在这儿的人,不论男的,还是女的,经常得单独出门儿,都断不了跟风暴、野兽打交道。所以,要当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新牧民,必须得有一股子勇敢劲儿。我家春妮那么胆子小,将来可怎么办呢?”
放牧队长叫辛迁,快五十岁了。他自己就是个胆子不大的人。他还特别地护短,就讨厌别人议论什么胆大、胆小这类事儿。他听了春妮爸爸的话,就说:“你看山包上那些树棵子,小时候都是歪歪扭扭的,等成材以后,再瞧不出一丁点儿弯曲。这叫‘树高自然直’;胆小的孩子呢,等他们长大了,也就勇敢了。”
爸爸摇摇头说:“你这个看法不对路。勇敢不是天生下来的,得靠从小锻炼。拿咱俩来说吧,我从小就在这草原上摔打,你在坝下的农业区长成人以后才搬上来的,所以论起胆量,我比你大。我这话你服气不?”
辛队长心里不服气,可又不敢硬抬杠,因为他要是真比勇敢行为,跟春妮爸爸可差远啦!他故意地笑笑说:“你不信,咱们就睁大眼睛看着,凭春妮那么聪明伶俐,长大之后,准不会是个胆小鬼。”
爸爸心里有数地说:“袖手旁观,放任不管教,会耽误孩子一辈子,这可不行。从眼下起,我要花点心思,要帮着春妮锻炼勇敢啦!”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