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中篇小说《姑娘大了要出嫁》(20)

(2025-02-18 15:45:27)
标签:

浩然

中篇小说

姑娘大了要出嫁

春风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中篇小说

姑娘大了要出嫁

20

     于是,田小丽把厉家的经济状况政治地位,以及厉秀芳她妈给闺女挑选“乘龙佳婿”的高标准,添油加醋地讲了那么一通。

    “你以为她不跳不唱,不跟男的靠近来往,好象正经的要出家当尼姑,对吧?其实全是假的。把咱们厂子,还有咱们城关公社的男子汉全打扫来,哪有一个够她那个尺寸的?哪有一个能让她动心?我劝你赶快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刘永发听到这样的劝告,知道了厉家的境况,对自己的荒唐行为稍微地明白了一点点,想刹车,从此死了那份心。可是,这个庄稼院的小伙子,厚道、质朴,又多情、痴情,不管他理智上怎么约束自己,怎么给自己泼冷水,也经不住美的吸引和爱的摇撼。只要他一见到厉秀芳的影子,“一刀两断”的决心就瓦解;只要厉秀芳无意中跟他说几句话,他就把一切禁条全部都抛到九霄云外。前些日子,田小丽郑重其事地告诉他:厉秀芳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对象,在燕山公社;具体人虽然还没打听到耳朵里,估计条件低不了。他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冷了一阵子,懊丧了一阵子,就自己让自己平静下来。他不怨恨厉秀芳。

    有一回,田小丽故意撩拨他:“喂,痴心汉,尝到挨甩的苦味儿了吧?”

    刘永发老实地承认下来:“这有啥办法呢?”

    “我早就给你敲过警钟,厉秀芳并不象她表面装的那么正派。”

    “嗳,嗳,别这么说,不怪她。谁找对象不挑好的呢?咱不如人家,只能认可。”

    他嘴上说的这么无所谓,心里总不会是高兴的。在厂子里,他想方设法地躲开厉秀芳走路,特别怕见着面。他甚至自欺欺人地要来个“爱情转移”,主动托在燕山水库绿化队当工人的同学给介绍对象,打算找个“门当户对,两厢情愿”的爱人,从此忘掉厉秀芳。

    事有凑巧,他今天去水库绿化队找“媒人”,打算跟那个听来条件还合适的对象见见面,不料想中途路上遇见了厉秀芳;而且厉秀芳的自行车坏了,正在为难。当时的刘永发,根本没加思索,就立刻主动地给人家帮忙。那举动,就事论事说,刘永发决不是想趁人之危献殷勤,挽救一下败局。他没这种心数,更没有这样的指望。他的这个慷慨行动,完全出于爱的力量:厉秀芳遭了难,就象他自己遭了难;厉秀芳的痛苦,也成了他的痛苦。不过,等他把厉秀芳送到燕山镇镇口,见厉秀芳急速地朝那边奔去,他心里“咯噔”一下子,不由得冒出一个从来不曾有的念头:我应当跟她一道去,跟她找的那个对象站在一起,当面比一比,看我什么地方不够斤两,哪点配不上厉秀芳呢?

    他当然没有由着性子去做,他是个有理性的小伙子。他心里非常不痛快,到绿化队之后,显得精神恍惚,再无心提起跟对象见面的事儿,敷衍地聊聊天,就往回折。一路上,他总是不由自主地转头观看,希望再一次碰见厉秀芳。果真碰见,刘永发一定大着胆子问问她,那桩亲事到底搞得怎么样了,定准没定准?如果厉秀芳回答“定准”了,那么,刘永发不光在行动上“一刀两断”,而且从此死了这份心,再不胡思乱想地折磨自己。

    小伙子哪会知道,厉秀芳已经先于他投奔榆树坡,让她的表弟把她送回了综合厂。

 

二十

 

    按照实际里程来说,燕山镇距离沙堆子近,距离综合厂远;厉秀芳从那边转回来,却没有就近到家,反而取远道奔了厂,这便是一种反常的现象。

    厉秀芳从打懂事起,就从心里体会到,妈妈虽喜欢孩子,但不喜欢先头那个妈生的哥哥,而喜欢她;等到妈妈独生一胎,再没见第二个男孩和女孩的时候,更把厉秀芳当成心尖子、命根子;只要对女儿有好处,就是割自己身上的肉给女儿吃,妈妈也乐意。厉秀芳知情领情,用同样的爱和顺从来报答妈妈的好心。这么多年,她们母女相依相靠,时刻不想分离。要不然,厉秀芳早就不是当兵,就是被招工走了;这还不是怕走得太远,丢妈妈一个人于心不忍吗?在公社的综合厂对付,将来能转个正式职工,工作岗位不理想是小事,能在妈身边,一个星期能回家两三趟看看妈,这才是她认为的大事。往时,不休假的晚上,只要没有会议、不学习,她就回家住;今天休假,从燕山镇返回也不晚,却绕过家门,撇下妈妈,住到工厂里,正应了那句谚语:男孩子“娶了媳妇忘了娘”,女孩子如果一下子爱上一个男的,也不会老想着她的妈!

    厉秀芳今天这么做了,但是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自己也说不明白:这么急不可待地要回厂子,想见到刘永发的面,要干什么呢?是跟刘永发索要那辆摔坏了的自行车?是感谢刘永发把她送到燕山镇?是向刘永发倾吐自己的复杂、奇妙、掺杂着各种滋味的感想和心里话吗?厉秀芳实在没有考虑这些。找到刘永发,见到刘永发,就是她的全部目的。非常可惜,她扑空了:当天傍晚,她没有在篮球场上见到刘永发的面;第二天早晨,在食堂里吃饭的时候,也没有瞄到刘永发的影子;熬到下午,她更加沉不住气,如同鬼使神差那样身不由主,匆匆走进木工组的车间里。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