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中篇小说
《姑娘大了要出嫁》
(2)
开手扶拖拉机的小伙子叫张林,两年前,曾经有人把他给厉家的女儿介绍过。赵淑贤没多考虑,就立刻给堵回去了。小伙子长得不丑,身板结实,伶俐热情,技术也挺棒。可惜他是个窝在家里的社员:两个哥哥都在外边,招工、提干都轮不到他;年过二十五,当兵也没指望。这条件,哪配得上厉家的姑娘呢!
在张林这边来说,想娶个年貌相当的媳妇并不困难,他自己也明知不会打光棍儿。只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贪图。张林贪图攀个高枝儿。厉家的地位高、牌子亮,有这样一个丈人家多光彩!张林跟厉秀芳是同学,知根知底儿,过了门准是个贤惠媳妇,不会生气打架,更不会让男人当“硬盖儿”的。张林尤其看中了厉家的宅院,成亲的时候,不用父母操心,就有房子住。厉家虽说有个儿子,那是先头离婚的那个搁下的。赵淑贤不会让儿子把媳妇娶回家,也不会让亲生的女儿离开身边。这是多么美的事儿!尽管遭到拒绝,小伙子并没死心,借机会就跟这个对女儿婚事能当百分之九十家的赵淑贤拉近乎,献殷勤。他一边开着机子,一边时时扭过头来跟赵淑贤搭话:
“听说社办工厂的各种人员都要重新考试,您家秀芳肯定及格了吧?”
赵淑贤敷衍地回答他说:“及格不及格的没啥关系,我不打算让她在那小小的厂子里当一辈子会计。”
“是呀,是呀!这年头儿,干啥也不如学点技术。”张林顺着赵淑贤的心气说,“我眼下不光开机子,还学修理;大拆大卸,都没问题!”
“你有希望出去吗?”赵淑贤这样嘴不由己地突然问了一句。
张林赶紧辩解似的说:“这是有权人的事儿,咱自个儿当不了家;学了技术,谁也弄不走,您说还怕啥?”
赵淑贤为了给自己刚才的失口打掩护,也为了把话题岔开,抬手朝对面一指,大声喊:“看,前边一片绿森森的,这是到了什么地方了?”
张林往那边瞥一眼,告诉她:“靠北边的是草桥,靠南边的是扬水站;紧挨着河湾的,是果园。”
“草桥?到河边了?那地方本来是一片乱石滩,哪来的果树呀?”
“这您都不知道,《北京日报》上还登过一大篇表扬稿哪!”张林有点卖弄自己识多见广地说,“水库搬迁村的一个老队长,是合作化运动时期的县劳模,又会盘算又能干。刚从山里搬到平川那会儿,把生产队给折腾穷了,连买套绳的钱都掏不出来,工分日值不到三毛。老队长说服了社员,咬着牙用一辆能跑运输的胶皮车,跟草桥大队换了一块挨着河的乱石滩。老队长亲自挂帅带兵,在那儿安营扎寨整整八年,一掀一镐地挖地五尺,把上边的石头埋到底下,把底下的好土翻到上面,硬是把乱石滩变成了花果园!如今,他们那个队成了全公社最富的队,光汽车就有三辆,队部安了一台二十吋的电视机;大姑娘再不往城里跑,再不看着挣薪金的眼红了,连四十岁老光棍儿都娶上了媳妇!……”
赵淑贤听了这番介绍,没有留神旁敲侧击的弦外之音,倒是对小伙子借题颂扬的那位队长,不由得产生一种敬意。她咂着嘴唇儿,连声赞美:“实在了不起,这才是搞社会主义的精神!你们年轻人,得向人家学,不能光讲吃讲穿讲舒服。”说着,她闻到一股随风飘来的清香,就问:“这个不早不晚的季节,他们那儿有啥果子熟了呢?”
“大蜜桃哇!又大又甜,真是蜜罐子。”
“哎,我正觉着没带上新鲜礼物,有点缺欠,要能买上点儿大桃子,那可太可心了。”
“没问题,我认识那个老劳模队长;买多少,由您挑。”
拖拉机“突突突”地朝果园开了过去。
三
这座新创建的果树园,紧靠着小河边。苹果树多,大蜜桃树少,而且队上早跟供销社定了包产包销的合同,所以人家不卖给私人。机手张林性子倔,口气大,不过三言两语,就跟管果树的女技术员吵起来了。
“天底下哪有你这么不通情理的人?我找你们的头儿去!”张林故意逞强地暴跳着。
“找谁也白搭,我说不卖就不卖!”年轻的女技术员很傲气,根本不把他放在眼睛里。
站在路边等候着的赵淑贤,怕这样僵持下去越发找个没趣,赶紧喊张林,别再纠缠,快点儿赶路;见小伙子有台阶也不肯下,就奔过去,想拉他走。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