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短篇小说之《县长下乡》(4)

(2024-10-25 08:06:13)
标签:

浩然

短篇小说

县长下乡

北京文艺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短篇小说之

《县长下乡》

4

 

    老汉还是不放松地追问:“什么样的办法?”

    闺女说:“刚挖出肥不几天,不是下了场雨?家家拦池子里都积下污水,淘出来,灌在地瓜棵上,又肥又快。”

    老汉他拍着手掌,赞叹地说:“老贾真能挖点子。全村八十多个池子,一个池子灌一亩,就已经差不多了;这种肥水在旱天使,又是肥又是水,真是个两全其美的上策!来,让我挑,你腿快,再去另找一副。”

    就这样,田老大跟往时参加抵抗灾害一样,又跟着众人跑起来了。

    大块的地瓜生产方里,布满了人。过去,东一堆西一伙地干活倒不显人,如今集中在一块,显得那么众多。有这么多人,这么多双手,都给老贾调动起来了,还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呢?到傍晚,这一块五十亩地瓜,二十多万棵秧子,一棵棵都被人们追上了肥水,加上了增产的力量。

    接着又干了一天,到第二天傍黑,田老大才想起掖在衣袋里的两盒海棠烟。他打定主意,借送烟的机会,看看老贾,看看他累着没有,劝他回来歇会儿。

    他从闺女那里知道老贾到西头第二队去了,出村就往西走。出了村,老汉抬头一看,不由得连连叫好。人一动起来,一切一切都跟着动起来,变起来,连空气也好象跟往日不同了。你看,这地方不知啥时候变了样:大土坡子翻起新土,坡下楔着小木牌,上边写着“油菜”。坡下的干水坑里也翻了土,也楔着牌子,上边写着“萝卜”。横躺在大地上的灌溉渠,两边的堤坡也翻了新土,不用说也种上了蔬菜。往前看去,所有地坡、土坎上、荒坟地里都布满了翻土、播种的人。真是找缝插针,多种了菜,又不占麦地。

    县长的领导行动,解开了田老大内心的一切疙瘩,他的心里十分激动。天色渐渐地黑下来,沸腾的原野罩上一层黑幕。前方,一盏灯在空中闪耀。他顺着平路,直奔前去。他想起昨日在途中遇到老贾那会儿,老贾对他讲的那些话。用那话对照这两天的事实,他明明白白地感到,农民确实又踏出一条更新的道路。

    灯光下是一个小草棚子,这是“夺粮超产指挥部”,贾县长就住在这里。棚子里不独有老贾,黑压压挤满人,很多人田老大都不认识。他没有贸然进去,只听贾县长说:“我们一定要在粮食上大翻身。更多地增产粮食,是我们的光荣任务,也是最大的利益。这一次南村生产队不仅在夺粮超产上打胜了第一仗,也将通过这场斗争,逐步改变落后面貌……”田老大正听得带劲儿,却被一只大手抓住了肩头,把他吓了一跳;扭头一看,原来是北队的青年突击队长王恒山。

    “王恒山,你到这儿来干什么?”

    “贾县长召开全社的现场会,我们来取经呀!怪不得那天在城里见到您,您说话那么气粗,原来你们还有这么两下子!”

田老大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那天向这个年轻人表示的话,其中包含的意思跟眼下这情景,已经根本不相同了。他一时又不知怎么跟这个年轻人讲清楚,慌乱之中,伸手从衣袋里掏出海棠牌香烟,递给王恒山说:“替我招待大家吧。”说罢,他赶忙奔追肥大队干活的地方跑去。

 

                                 一九六年十月二十九日草于昌乐东村

 

发表于196012月号《北京文艺》(原题《贾县长来到第一线》)。收入《蜜月》(改题《县长下乡》)、《浩然文集》(二)(改题《县长下乡》)、《浩然全集》第16卷(改题《县长下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