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短篇小说之《县长下乡》(1)

(2024-10-22 08:55:50)
标签:

浩然

短篇小说

县长下乡

北京文艺

文化

浩然短篇小说之

《县长下乡》

1

     干旱、阴雨、暴风、虫害,各种各样的灾害,今年都一古脑儿地来到了昌乐大平原。

一次灾害,就象一根铁丝子,缠在田老大的心上,一根紧似一根。到八月初,大豆虫突然来到之后,他简直眼都急红了。心火加上心病,使得他坐卧不安,满嘴滚起大燎泡。在村里,他见那般年轻人还象往常一样地高高兴兴,跳跳蹿蹿,从心里厌烦。晚上闺女要到俱乐部去,他就阻拦:“你们哪,真不知愁,生在眼下这个蜜罐里嘛,哪尝过灾荒的苦味呀!”闺女也总是顶撞他:“您哪,总是这么手抓着心!您没见:风呀,雨呀,哪样没让我们顶回去?别看有灾,保证成不了荒!”

    一次灾害,紧跟着一场抗灾大战,田老大跟随众人,风里雨里跑。灾害象恶风,一股接一股,让人们的干劲给压下去,缠在老汉心上的铁丝子,也不知不觉地解开了。到后来,遍地金黄,遍地镰响,受灾没减产,人们夺来了应有的收获,这老汉才恢复了平时的欢乐。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对闺女说:“那几天你总是怨我心缝小,你不知苦头让我尝怕了!就是嘛,建设社会主义,咱们庄稼人别的拿不出,就得多贡献点粮食。倘若让灾害给夺走,反过手来让国家运粮食给我们吃,可臊死人了!”

    可是今天,田老大超乎平时地高兴,连老伴也不知道这是因为什么引起的。天一亮,他就起来,帮助老伴干起他往常最不愿意干的小事情:喂猪、撒鸡。他早饭没吃,又赶到县城里,买了两包海棠牌的香烟。初五大集,街上赶集的熙熙攘攘,他心急不顾看热闹,兴冲冲地往家赶。出了南关,见头边有一辆胶皮车,正巧是往东南公路开,赶紧追几步,想搭节车。他走近一看,赶车的和坐在车上的,都是北队的人,车中间坐着的是青年突击队长王恒山。他的脚步,不由得放慢了。

    北队是个先进的富队,队员们出气粗,这些年轻的一向看不起人,尤其不把田老大他们这个南队放在眼里。老实说,田老大虽不是干部,却很有责任心,他本人也常常因为自己的队落后,在大众面前,总觉得比别人矮一头。今年,他们本来立下了雄心壮志,要在秋季搞个特大丰收,赶过先进,不料想遭受了这场天灾。正因为既落后又穷,产量还是没赶上人家的队,落后的帽子,不得不再多背一年。不过,今天这老汉跟往日的表情不同,他不想再搭车,也没躲避,略停片刻,就挺起腰板,把两包红盒纸烟用手捏着,举在胸前,绕着弯,擦车而过。

    果然车上有人搭腔了。头一个开口的是王恒山。他笑眯眯地问道:“田老大,你一天到晚嘴里叼烟袋,硬说纸烟没有劲儿,怎么买起海棠?给谁抽?”

    老汉扬起脸,一字一板地回答说:“给咱贾县长抽!”他的神气,颇有几分傲气;车过身,摇摆着一只空手又笑着说:“我们南队可不简单,贾县长今天到我们队落户,要住好久;跟我们一块打谱,一块过日子。你们别不信,半点不虚,昨晚队长接电话,我在旁边听得真真切切,今天头午就到。这一回,别看我们受了点灾,有了县长,有生金的手,就有办法赶上你们!”

老汉的口气真不小,说了之后,心情舒畅得很;见对方的眼神里,确实流露出几分羡慕的意思,他得意地笑了,这才大步流星地往家赶。

    出南关往东顺沟走,上了土坡,便是一片望不到边的庄稼地。正是农历的七月初,除了地瓜、黄烟、棉花是一片老绿之外,都变成了黄色。收成已成定局,今年没比去年减产。这使田老大想起一九四九年同一个季节。那年的灾不大,受的害比今年要大好几倍。也是这个时候,满地里是一片使人心酸的光秃残景,苍白的荒草,围困着被风雨摧垮的残秸败禾,垂头丧气,东倒西斜,清水顺着垄沟往外淌。正在人们按照老路子,整理破车烂篓,打点几把瞎高粱粃谷子做盘缠,打算扶老携幼远走逃荒的时候,区委书记老贾来到了南村。他挨门说,挨个劝,把全村人都留下来;接着就带领几个村干部,东跑原料,西凑本钱,编筐织席,纺线织布,开豆腐坊,跑运输……人人动手、生产自救。到年底,老贾跟南村人告别的时刻,哪个户主的衣袋里都装着票子,大人孩子吃得红光满面。直到今天,上年纪的人还常常象讲古迹似地,告诉晚辈人,说那年若不是共产党派来老贾,南村要死走逃亡光了街。老贾那年来,不仅是领着大伙渡过灾荒,也教给老百姓一条宝贵的经验:受了天灾能够生产自救。而那年冬天,也炼出了一批人材,象能领导生产的队长,会编席、织布的技术员,都是那会儿学出来的手艺。

    这几天,队长和干部们正在操办副业生产,落满灰土的织布机,长了锈的轧花机,都从仓库里抬出来了。社员们摩拳擦掌,发誓要跟一九四九年那样,搞起各种副业生产,开展一个增产节约运动。就在这个时刻,老贾又来了,怎么不让人高兴呢?尤其是田老大,这种兴奋的心情更是加倍。他是老贾当年的房东,老贾这次来,自然不能到别家去住。他昨晚就想好,把自己住的西屋让给贾县长;那房子大,办公、开个会都方便。而且,老贾到南村的第一顿饭,要由他田老大招待,并要亲手炒菜、煮饭,表表欢迎之心。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