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泥土巢
泥土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7,907
  • 关注人气:5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短篇小说之《夏青苗求师》(2)

(2024-10-17 07:56:00)
标签:

浩然

短篇小说

夏青苗求师

中国青年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短篇小说之

《夏青苗求师》

2

     看着问题就这样僵住了。忽然间,窗外边传进一声清亮的叫声:“爸爸,饭熟了。”随声跑进来一个姑娘。这姑娘十七八岁的样子,穿着一身不肥不瘦的洋布裤褂,黑红的圆脸盘,满面笑容。她进屋来刚想大声地说句什么,一眼看见青苗,不由得一愣,就靠在门上,低声说了句:“爸爸吃饭啦。”

    杜大叔正愁没个事由离开这儿,这回可找着了,就立刻站起身,磕打着烟袋锅子说:“主任,你不要对付了,就把这位学生领到别的队去吧。并不是我这个人心眼独,容不得人,我完全为着大伙儿好。”他说完这句话,就噔噔噔地走了。

 

 

    夏青苗象一头欢蹦乱跳的小羊羔,冷不防撞在石壁上,又惊、又疼、又糊涂,满腔子火一般的热情,都被杜大叔这盆冷水泼灭了。他垂头丧气地坐在炕沿上,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在生活中,最幸福的人也有他的苦恼,半个月以前,青苗就象今天这样苦恼过一次。

    那时候,学校里开展知识青年跟工农兵结合、参加农业劳动锻炼的思想教育。青苗是学生会的干部,就跟干部们一块儿向学生宣传农村远景,宣传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好几个思想不通的同学经他说服动员,都准备报名下乡,他工作也就更有劲了。有一天,一个同学竟当面问他:“青苗,你光动员别人,你自己打算怎么办呀?”这一句话把他问的张口结舌,半天才从嘴里挤出这么一句话:“我……我当然,我爸爸到省开会去没在家呀!”

    说心里话,青苗是喜欢农村的。一来,他的爸爸、妈妈都是农民出身,这是老根子;二来,他自己也是在农村里生的,童年的生活里,农村留给他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他原打算中学毕业后考农学院,以后到农村当个农学家。可是,眼下就让他放弃到农学院的打算,去农村当个普通农民,心眼里总觉得不上算。

    从这一天起,夏青苗变得有些消沉,再也看不见他跟同学谈话了。他苦恼着。

    爸爸从省里开会回来,给他打来电话。他迈进办公室的门,爸爸劈头就问:

    “青苗,学校动员参加农业生产,你决定了吗?”

    “没有。”

    “为什么呢?”

    爸爸见青苗低着头没开口,就谈了几句旁的事情,又问:“青苗,你把你的柳妈妈忘了吧?”

    “没有啊,我怎么能忘了她老人家呢?”青苗回答着,心里很委屈:爸爸为什么问这个,为什么说自己忘了柳妈妈呢?

    冀东抗日最艰苦的那年,青苗妈妈怀着青苗跟着大部队转移,在一天黑夜的途中,她摔倒在青苗地里,生了青苗。当时,前面是茫茫黑暗,两边是熊熊烈火,后边是枪炮轰击,妈妈是没有办法带走孩子的;即便带走,又怎能把他养活呢?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一个带路的老妈妈,接过孩子说:“同志,你把他交给我吧,就是以后你不再回来,我也一定要把他养活;就是天大的难处,我也不会把他丢掉。”从此,两间傍河的小草房成了青苗的家。柳妈妈整夜不休息为青苗纺棉、织布,缝做衣衫;不管风风雨雨,把他揣在暖和的怀里,满街满巷寻找奶水吃……一九四八年国民党反动派进攻解放区,还乡队要抓住这个县委书记的儿子去献功,柳妈妈用生命保护了他。那天,国民党匪军包围了村子,柳妈妈把青苗藏在地井里。敌人捉住柳妈妈朝她要孩子,用皮鞭沾凉水抽她,她不说一句话;整笸箩的银元抬到她面前,她不看一眼。最后,敌人烧了她的草房,把她投到火海里,在烈火中她还喊着青苗……

    这件事情,深深地铭刻在青苗的心灵上,他怎么会忘呢?据他记忆,爸爸是不轻易提起这件事的。进城的第二年,他曾经提过一次,那次是因为青苗同几个调皮的孩子交上了朋友,不肯上学。爸爸问他:“你这样不成材,对得起你死去的柳妈妈吗?”青苗哭了,立刻就背起书包去上学;这一年他的思想、功课都很好,而且加入了青年团。现在爸爸又提起这件事儿,青苗猜到几分原因,心里不由得跳起来。

    停了会儿,爸爸很严肃地说:“你准备升学,我并不反对。但是,要念农学院,首先应该具有革命的思想,应当跟劳动人民结合,参加农业生产实践、向社员学习最活的知识。你不应当看不起农民,你是农民用生命保护下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必须有先进的农业,这是根本。现在农村需要你去建设,你为什么不去?”

    这一次青苗没有哭,但是他一夜没有睡好觉。第二天,他报名了。

    现在,青苗又碰了大钉子,他觉得自己很委屈:人家在学校是三好学生嘛,人家怀着满腔子热情来参加劳动锻炼嘛,杜大叔竟这样不体谅人。他想:既然爸爸、老师、组织上都号召大家来当第一代有文化的农民,又说农村非常需要,那么,为什么杜大叔对我这样的冷淡呢?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