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泥土巢
泥土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7,907
  • 关注人气:5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短篇小说之《误会》(2)

(2024-09-26 08:35:53)
标签:

浩然

短篇小说

误会

百柳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短篇小说之

《误会》

2

 

 

    去年开春,我到阔别了十几年的后草铺大队,旧地重游,探望老房东和老朋友。过去我跟这里的干部和群众兴高采烈地搞过农业合作化,一块儿筑堤防汛,一块儿挖沟洗碱,一块儿吃上此地有史以来第一次出产的雪花一样白的大米,一块儿给代替了油灯的电灯拍巴掌,给顶替了犁杖的拖拉机敲锣打鼓。以后我们虽然分开了,我却跟许多人保持着联系,常在北京的家里见到。如今久别重逢,我格外兴奋,要好的人们也格外欢喜。本来,我可以在这儿呆得挺愉快,可惜有两种现象,让我吃不消,乃至没办法再住下去。

    一种现象是,除了来往密切的那些人家,必然要轮番地请我吃喝一顿而外,还有张家娶媳妇,王家聘闺女,李家过生日,赵家做周年等等诸多名目,我几乎每天都要被拉去大吃大喝一顿。房东大娘的儿子当“总管”,谁要请我吃饭喝酒,必须在他那儿挂号排队,依次进行。有的人家竟不肯遵守这规矩,总要加塞儿。加塞儿的理由千篇一律:陪客人的人都请妥了,改时间不好通知,换日子不一定能够再来。比如,公社的书记,掌管工副业的头头,工作都那么忙,能够让人家啥时候来,就啥时候来吗?比如,在本村有家眷的县商业局科长、县饲料公司经理、县工业局的办事员等等,只有赶上他们回来休息星期日,才能请来作陪客,过了这一天,人家就蹽到县城里忙工作去了!万般无奈,只好把每天晚上那场酒席推延到八点以后,中午再加一顿,从午前十一点折腾到午后三四点。这样才使得紧张的局势有所缓和。我从心里感谢乡亲们的慷慨好客、热情招待,尽管疲劳得拿筷子都觉得沉重,一闻到酒肉味儿,胃里边那些还没消化净的酒肉就往上翻,我仍然回回都咬着牙上阵,每回都坚持到底,不让主人扫兴,不使陪我这个客人的人觉着我对他们怠慢和不恭敬。这样闹轰一个星期以后,我的身体实在架不住了。同时,每次看到请我的社员,把正下蛋的鸡鸭全杀掉,来拼凑碟碗以丰富盛宴,我于心不忍哪!

    另一个让我吃不消的现象,是我的那位房东大哥兜揽的闲事太多。

    他的名字是楚世杰,外号叫“能人”。每天晚上他带着我喝完酒回来,家里都有人等着他;嘀嘀咕咕、嘁嘁喳喳,不过半夜不算完。有时候,清早还要有堵被窝的拜访者。虽说他睡在炕头上,我睡在炕梢,隔着一段距离,可是我有神经衰弱的毛病,他们在那儿开着灯抽烟说话,我能够睡得着吗?

    有一个深更半夜,突然闯进一个人来,带着浑身的风寒,气喘嘘嘘地扑到我身上,连声说:“醒醒!醒醒!我求你来了,快给我出个主意。”

    我被唤醒;一时又难以完全摆脱睡眠状态,就紧张地往被窝里边缩。

    那个人竟然伸出冰凉的双手,抓我的臂膀。

    我给吓坏了,嗖地坐起。

    他趴在我的枕头上哭了,一边哭,一边嘟囔:“他们欺负老实人,拣我这脑袋软的捏,硬要把我扔到乱葬岗子旁边的苇子坑里去!那是人住的地方吗?世杰,你得帮我一把呀!”

    幸亏炕头上的楚世杰也醒过来,把他叫过去,要不然我还得糊里糊涂地让他纠缠不休。

    总之,后草铺我是没办法继续呆下去了。那一天,正巧赶上县委书记老赵下乡检查工作,我就怀着一种歉疚,同时打算另找机会报答众人的心情,搭他的车,离开后草铺,搬到十里远的上流水村。

 

 

    老赵顺便到上流水的队部坐了片刻,问了问政治工作情况和春耕准备情况,临走前把我交托给年轻的党支部书记,只说一句话:“他是个搞写作的,给找个安静地方住下就行了。”

    姓单的年轻支书,一边往吉普车上送老赵,一边热情诚恳地说:“赵书记您放心,我们一定把作家同志的生活安排好,让他顺利地搜集材料,安心地写作。”

    我被支书带到他家。

    据说他刚结婚不到一年,父母和妹妹在村里的老宅子住,他跟媳妇在这南临大车道、四面都是平展展的农田的新房子里单过。院子足有一亩大,菜畦、花坛还未松土栽种什么,残留着植物的根子,压水机包着稻草。我睡空着的西屋,小夫妻在东屋。他俩早起走,只有中午到家里随便地做一口饭吃,睡醒午觉又走,总要忙到黑更半夜才转回。加上这儿既没四邻,又没有小孩子,所以显得格外安静。

    上流水一直是个工作比较落后的村庄,在偏僻的潮白河湾子里,离县城不仅远,而且不通公共汽车。所以尽管我经常到这个县活动,却从来不曾往这儿送过脚步。新来乍到,没有熟人,开始打交道的人见了面客客气气,多数人碰到以后,只是好奇地、怯生生地看两眼,各走各的路。那几天,我像一个从激烈战场上撤下来的伤员一样,在糊着蜡花纸墙壁、顶棚,安着大玻璃窗户的屋子里,躺在烤漆的双人床上,足那么一呆,足那么一睡。除了约好的采访对象,没谁找我;支书跟我聊天,总是看着表,不肯多呆,连给我送水、收拾屋子都轻轻地进出。我每日三次到小学校吃饭,再不会遭到酒肉袭击;彻底摆脱了应酬的劳顿,浑身感到舒服。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