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迷阵》(68)

(2024-03-05 08:50:35)
标签:

浩然

长篇小说

迷阵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迷阵

68

 第三十节

 

朱长顺来了个电话,让在外边跑运输的拖拉机火速地赶回大队。机手们很难猜测为什么。而清明比别人多一个难解的题目:奶奶到底跟哪家邻居吵了架?为什么吵架?

 

    有一天清早,别的人都在睡懒觉,清明独自半倚半卧着被窝和枕头,一手捏着油饼咬,一手托着一本已经破烂而又发黄的书本,看得津津有味儿。

    一个人到房间来找他。

    这个人姓崔。农村最缺文化人的五十年代,他曾以“高小毕业生回乡务农”而名扬全区、全县。先是在清明爸爸办的农业生产合作社里当会计,以后提到燕山区粮库当管理员,再以后调至县粮食局的直属库当管理员。他为人老老实实,业务能力也算拔尖儿的。只是由于他过于刻板,处处循规蹈矩地处世,头头们仅仅使用他,而不重用他,更常常在有提拔人才的机会而忘记提拔他。他好像连发牢骚的念头和勇气都没有,几十年如一日,像最准的钟表那样按部就班的工作,日子过得很平静。他跟杨家的关系一直比较亲近,每个月回村休假,都要抽空看看清明的奶奶杨婶,能帮忙的地方肯于帮忙。这回到小客店来,倒不是专为找清明。他刚才接到杨庄子大队朱长顺的一个电话,让他就近跑跑腿,到小客店通知几个在外边跑运输的拖拉机手,立即返回大队,有紧要任务要他们去执行。

    清明赶紧收起书,叫醒伙伴们。

    老崔已经看见那本书的花花绿绿的封面,不免有几分惊奇地问:“清明,你还看这号乌七八糟的破烂玩艺儿?”

    清明被问得有些不好意思,随口回答一句:“没事儿干,解解闷儿。……”

    老崔倒挺认真地说了句教训人的话:“年轻轻的,还有啥发闷的事儿!解闷儿、解闷儿,小心别对这类不干净的脏东西着了迷、上了瘾、中了毒呀!”

    清明的脸红了,不知怎么接这话茬儿。幸好伙伴们先后起来,连询问带猜测地把他们谈话的话茬儿给引开了。

   “这个季节,家里有啥活儿让我们回去呢?”

    “许是大队长托人走门子,在什么地方找到拉货的门路吧?”

    “那得让咱们到火车站,或是到什么发货的地方去,回杨庄子干什么呀!”

    清明还没来得及猜想这个问题。因为他愿意回家。那天听服务员说水仙来看过他,上了北京,估计已经回到杨庄子,到底有什么事情,好当面问问她。另外又从同学小曾那里借来一包书,顺便又买来一迭子小报。他回到家里,独居一个屋,可以安安定定地看着解闷儿。在外边乱轰轰的,不方便;吃食也差;天气也渐渐热了。城里不如农村凉爽。他想回家,还有一层重要的也是秘密的原因:最近这些日子,他增长一个心事,特别想媳妇;瞧电影的时候想,看书的时候想,常常冲动得难以忍受。在这样熬煎人的时候里,他就满脑瓜子的胡思乱想,猜测自己离开村这段日子里,家中一定来了媒人,而且不是一个,会是几个。而奶奶准得回答媒人,等清明回来再商议。清明打定主意,对自己的婚事,这回得抓紧办,选择一个自己如意可心的媳妇,早成亲,早在一块儿过过甜蜜而又奇妙的生活。每次考虑到这件事,总要把这半年里边,由别人介绍而接触过的女人们,一个个地在脑海里过滤一遍。可惜,有的留下的印象太模糊,只记得两个人拘谨的、别扭的会面过程,却忘了对方长相是什么样儿。对个别的能够回忆起轮廊的仪态和略略的几句言谈话语,恰恰都不是使他好感的;即使此时此刻这般“想媳妇”,也没有一个能够打动他的心的人。他发觉自己的脾气变得有点儿怪,怪得有点儿好笑。自打他开始考虑婚姻问题,求偶的标准本来很明确:要性格文雅,举止大方的;要身体健康,会过日子的;要品行好,心地善良,能孝敬奶奶的。到如今,反而没有当初那么明确,有些飘忽不定,似乎更渴求长得漂亮的,对男人能热情,像电影上的女明星那么好看,像小说里的风流女子那么火辣辣的。他还没有浪漫得完全失去理智,仍有自知之明,所以认识到,一个农村青年,一个开拖拉机的社员,这样“水平”的媳妇肯定难以寻找得到。可悲的是,越知道难寻找,他越发迫不及待地要试试运气,幻想在他身上会偶然地发生一个奇迹。……

    在几个机手跟老崔议论、猜测被召回队的原由的时候,清明把书和一些杂物收拾好,率先出屋,要发动机子,准备出发。

    老崔跟出来,凑到跟前,脸上带着几分犹豫的表情,小声说:“清明,前几天我回趟家,到你那院坐了一会儿。”

    “噢……”清明应着声,发觉对方神色的异样,“家里有什么事儿吗?”

    “你奶奶病了。”

    “啊,我奶奶病了?”清明惊愕地跳下机子,连声叮问,“啥病呢?重不重呢?”

    “我看到她那会儿已经好了。”

    “到底是什么病?”

    “听说是跟邻居吵架气的。”

    “哪个院的邻居?”

    “详细情况,我不清楚。”

    “我奶奶和四邻处得都好好的,从来没有跟谁犯过口角,没有红过脸哪!”

    “清明,大叔我可能多嘴了。”老崔望着杨家清明那张恐惶不安的脸,很认真地说,“你那个家可不是一般的家,英雄,模范,烈属,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光荣门第。社会发展变化到啥时期,这块匾不会褪颜色。大侄子你可一定要珍惜它!”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