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迷阵》(62)

(2024-02-23 10:50:40)
标签:

浩然

长篇小说

迷阵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迷阵

62

     一到春天,乡村几乎天天停电。太阳落下去,晚饭吃完,就如同把所有的街道、院落、房屋,以及男女老少和各种家畜,一律给扣在了锅底下,眼睛看不见东西怪别扭,心里也是闷闷的,呼吸都让人感到不顺畅。

    不停电的时候,清明就到邻居张善家坐坐,跟水仙东拉西扯地把时候消磨掉,等到停电了,他觉着串门对人家不方便,放下碗筷就关门、上炕,躺在被窝里胡思乱想。

    杨婶隔着门,关心地喊他:“你也不到外边玩玩,这么早真睡得着?”

    清明冲着黑漆漆的门板,以抱怨的语气回答:“就咱们这农村,有什么玩的呀?除了钻到旮旯去赌钱,算个开心的地方,您让去吗?”

    第二天,杨婶把攒了一春天的一瓢子鸡蛋卖了,用那钱打了点油,称了点盐,另外还买了几根蜡烛。进门就对清明说:“晚上再停电就点上它,照照亮,看看书、写写字方便。”

    清明感激地看了奶奶一眼,接过蜡烛,在手上掂掂:“东西都涨价了,这得好几毛钱一支吧?”

    杨婶忍不住地笑了:“你呀,过去总是大手大脚的,拿什么东西都不知道爱惜,这会儿怎么也变得打小算盘了?”

    清明说:“这叫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不过日子不知道娶媳妇难……”

    杨婶又笑了:“真会瞎编。后边那句话应当说不养儿不知道父母恩,娶媳妇难啥呀,只要用心找,咱家有梧桐树,不愁凤凰不飞来。”

    到了晚上,果然又停电,到处都黑洞洞的一片。广播喇叭也没了声音。乡村变得静静的,好似没有人烟的深山峡谷。

    清明吃罢饭又不声不响地回到自己的屋里。门帘缝里,立刻泄出一缕暗淡,却又十分耀眼的光束。

    杨婶洗刷了碗筷,呆着也没事儿,想到孙子住的西屋坐坐。她揭开门帘儿一看,孙子没有看书,倒把所有的书都一摞一摞地捆了起来。孙子没有写字,正把空白的纸片子一张一张地迭整齐、包起来。就不解地问:“怎么把书都捆起、把纸都包起来?”

    清明头也没抬,依旧包裹着纸张,回答说:“不是落土,就是烟熏。纸页全都变黄变脆了,收起来好保管。”

    “用的时候再抖落,多麻烦呀!”

    “用不着了,没工夫动它们了。”

    “等送完粪,大忙过去还没功夫?”

    清明轻轻摇摇头说:“我不想复习了。”

    杨婶一楞:“怎么呢?”

    “奶奶您想想,去年我一身轻,什么事情不管,什么心都不操,整天地复习,结果还没考上。如今的情况大不相同了。……如果不甘心,还想考,就如同把这根蜡烛给个瞎子点上一样,那是白白浪费,不顶用。”清明极力让自己心情平静、语调平和地给奶奶解释自己经过苦苦思考才做出的打算,“所以,我不复习了,也不准备参加高考,不再受那份罪了。”

    杨婶疑惑地望着孙子:“这都是从你心里说出的?不是赌气的话吧?为啥又这么想了呢?”

    “是逼得,我得面对现实,不能不这么想!”清明眼望着跳跃的蜡烛火珠儿,咬咬下嘴唇说,“端不上铁饭碗,捞不到个城市居民户口,再不设法把日子过好、多挣点钱,您盼红了眼睛的孙子媳妇,恐怕永远也娶不到家里来呀!”

杨婶低头沉思片刻,好像自言自语地说:“倒也是这么回事儿……安分守己地过日子,不离开我的身边,也是求之不得的……”蜡烛光暗了一下,她伸手小心地弹掉结在那上边的一块灰烬。

 

 

第二十八节

 

杨婶听着,句句入耳,觉着都是良言,都是实情。如若不听,必将大祸临头,必定断送了孙子的前途……怎么能对得起死去的男人,死去的儿子,自己又怎么能活下去呀!

 

    春播一完,人们又闲下来,脱下的旧衣服要拆洗缝补,以至于要更换,同时急需添置单衣服。商店里,花色品种的增多,流行服装的奇特,挑逗起妇女们的强烈欲望。男人们是不太在乎这些的。但架不住闺女在饭桌前的唠叨,尤其媳妇在枕头边的抱怨,所以他们也不知不觉地被卷进波动起来的漩涡里。结果一个跟着一个地到大队办公室找朱长顺借钱。

    朱长顺很烦躁地把来人打发走,甚至吹胡子瞪眼晴地训斥:“没到麦秋预分,没到大秋决算,我到哪儿弄钱借给你们?这不是故意捣乱嘛!”

    有的人怕他,嘟嘟囔囔地退出办公室。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