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迷阵》
(10)
清明长得身板结实,模样俊秀,性格厚道而内向,两手勤快又灵巧。他打小就仁义,从来不无故的大哭大嚎,也不登梯子爬竿儿的淘气;没有跟小伙伴们动手打过架,也极少听见他口吐脏字儿骂人。只是有一个缺点,好用锯子、斧子、锥子、钳子这类家什鼓捣个木器、铁器的小玩艺儿,或是把收音机、马蹄表拆了装、装了卸地鼓捣着玩儿,念书不大用功,学习成绩一直居于下游。为这个,他奶奶——杨婶,没少跟他怄气,还伤心地掉过眼泪。可是,时间已经耽误过去,还有啥法子呢?
有一回,队长朱长顺到他家号房子,说是由北京来的一个下乡工作的干部要跟他搭伙住一个屋子。清明热心肠,凡是上边来人借宿,不讲究官大官小,不论跟他沾不沾边的行业,都一律平等的真诚的欢迎、周到的招待。所以,朱长顺撂下话抬屁股一走,他就忙活开了。先打扫屋子,连窗户纸上的尘土都扫掉;后擦桌子、凳子,即使并不脏,也不引人注意的门扇、门框都擦抹一遍;最后点火烧炕,先烧草柴,再填上干树根,让它慢燃着,把炕板熏得热乎点儿。接着他就跑到队部接客人。
客人四十岁多,长相一般,穿戴更普通。手工做的棉衣,袄还是老式对襟儿的;外边套着蓝涤卡的军便服。脚上没有乌亮的皮靴子,倒是一双松紧口的、轮胎底的“懒鞋”。如今不要说北京人,就是公社的、大队的干部,也没有这么土气的打扮呀!这么一来,清明反倒不再拘谨,不会说客气话也就不硬说,只说一声“跟我到家去吧”,就提起放在桌子上的旅行包头前带路。那老式的帆布包并不大,倒很沉,以致于提到队部门口,胳膊都酸了,不得不举起来用肩头扛着走。到了家里,那客人端过盆子拿起瓢,就从缸里舀冷水洗脸;清明一再张罗烧热水,他硬是不让。洗罢脸,他掖上小本子就离开了,直到掌灯以后才回来。清明的奶奶要给他做细粮的饭吃,他给拦下,上炕就端碗盛粥,抓过棒子面贴饼子就啃;大葱蘸酱吃得很香甜。吃罢饭,他就跟清明的奶奶聊天,聊清明的爷爷和清明的爸爸以往的那些事儿。聊到半夜,他们回屋睡觉,清明躺在被窝里,客人却盘着腿、伏在炕桌上往小本子上写字。清明睡醒一觉,客人还在写。清明又睡一觉,客人的手笔仍然没停。等到清明再一次醒来,客人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人影都不见了。直到又一次天黑,清明才在老五保户的脏屋子里找到客人。客人正跟五保老头聊天,聊的仍然是清明的爷爷和清明的爸爸的往事。以后一连几天,客人总是日夜忙,不是找人访问,就是开座谈会。清明还听说,客人专门去一趟燕山镇,看看清明的爷爷当年牺牲的遗址;还登上山坡下的扬水站高台,瞧瞧清明的爸爸用生命开凿过的大干渠。一周之后,县里来一辆小车把客人接走。客人临走的时候,跟接他的一位干部说句话,让清明听见了。客人说:“英雄和模范父子俩,每个人的事迹都是一部书。希望你们年轻人立大志,把他们写出来,传给后代。”
两天后的一个晚上,公社的放映员来杨庄子放电影。正片之前加些宣传时事的幻灯片。银幕上打出一串鲜红的美术字,同时配合着放映员的解说:“当代著名作家燕赵同志来我县参观访问,带来一部根据他小说改编拍摄的《大地的儿子》电影样片,征求大家的意见。……”坐在前边的朱长顺忽然大声地插了一句话:“作家到我们杨庄子来过,就是住在清明家的那一位!”清明听了,惊愕得简直不敢相信这话是真的。《大地的儿子》这部小说正在农村青年手里传来传去,清明是被打动、被迷恋住的读者之一。怎么能想到,受人崇拜的作家竟然是一位那样普普通通的人呢?这说明,普通的人也能当作家。当作家得有本事。本事得通过刻苦学习学到手里。要是学会了作家的本事,把自己爷爷和父亲的英雄模范事迹写成书,拍成电影,那该多有意义!人活着总得有个志气呀!
从这以后,清明就在心里暗暗地给自己树立起一个当作家的人生目标。他躲藏在家里,日夜兼程地复习功课,决心要参加全国大专院校的统一招生考试,上大学,念中文系。他变成个书呆子。不要说串门玩耍,连队部门口演电影,而且演的是让山村人头一回开“洋荤”的、让多数青年人都着了迷的香港出的故事片,清明一点都不动心,照样儿盘腿坐在炕上,胳膊肘拄着炕桌,看书、背词儿。
杨婶瞧着孙子的头发太长了,不断地催促他:“都能梳辫子了,快去理理吧。”
“它碍不着吃饭,长就长点儿呗!”正坐在玫瑰花丛的荫凉里看书的清明,头也不抬地回答奶奶这么一句。
“还嚷嚷不碍事,看把脑袋给捂的,一天到晚总是汗搭流水的。小心长痱毒!”杨婶说着,奔上前去,夺过孙子手上捧着的书本子,往胳肢窝一夹,“快去,不把脑袋给我修理利落喽,就不准再摸书!”
清明只好站起来央告:“好奶奶,快给我吧,我正背一段古文背半截儿,一扔下,连上半截儿也得忘个精光。”
“活该,谁让你不听话呢!”
“那奶奶咋不听我的话呢?”
“混球儿!鼻涕倒流,老的听小的话?”
“我这就是听奶奶的嘛!”
“听我的不赶紧抬起屁股走,还顶嘴!”
“奶奶真是老糊涂了!”清明故意绷起脸来说,“您给我讲过老戏《三娘教子》没有?人家是孩子不好好念书才处罚;您相反,专门处罚用功念书的。这对路嘛,您自己评评!”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