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散文特写之《春的召唤》
(2023-12-18 08:41:35)
标签:
浩然散文特写春的召唤中国农村经营报文化 |
分类: 著作 |
浩然散文特写之
《春的召唤》
春来了。春真的来了!
这信息,不是杨柳用泛绿的颜色让我看见的,也不是河冰以融解的声音让我听到的,更不是日历在翻掀中给我的启示。……
啊,是我“生活基地”的农村那热腾腾的气氛,农民那忙匆匆的脚步,告诉我春天已经来到!
北京猿人居住的龙骨前的平原上,有一个琉璃河乡,这个乡的二街村有个兴河造纸厂。这个厂三年前在一个大车店里创办起来。三年间,他们的生产利润翻三番,成了百万富翁。我荣幸地受聘为该厂的名誉厂长,结成了“亲戚”,所以那天冒着寒风去参加工厂的表彰大会。在会上,全厂一百五十多名职工,竟然有三十五个人胸前戴上了光荣花,三个科室得了奖状。厂长唐金远在布置新任务的时候说:“今年是龙年,龙腾虎跃,咱们厂的全体职工,要为创亿元乡卖一把子力气!”
金鸡塘河的岸边,有一个以“地道战”闻名中外的村庄焦庄户。我跟那里的父老乡亲有三十四年的交情。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艳阳天》,许多原材料就是从那里采集的。一场瑞雪过后不久,我去看望过“萧长春”。这位六十多岁退居的老支书萧永顺,叫上三十多岁的新任支书焦荣顺,陪着我先看新挖的鱼池。鱼池等待灌春水、放鱼苗。随后又参观新开辟的果园。果园刨了垵、育了秧,暖风一吹就栽种。一边走路,两个人一边兴致勃勃地商量购买六月使的联合收割机,十月用来运粮食的新型汽车。“萧长春”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得早动手啊!”
……
就这样,他们把“春”的信儿传给我。
我心里好似被春风吹起了波涛,再不能平静:仿佛看见杨柳绿了梢头,如同听到河水潺潺地流淌,日历好像凋谢的梨花瓣儿一样飘飘下落。我想起儿时就会念、会写的两句民间谚语:“过一天撕一张越撕越少,过一年长一岁越长越老”。这是对不勤奋、不知道珍惜时间人的一个绝妙的警告和鞭策。实为金玉良言,发人深思。
时间不能停滞,日月不可倒转,但我们可以珍惜地、巧妙地、充分地利用它,把一天当成两天过,把一年作为两年用;同时抓住“早”,早动手把理想、计划变为最切实的行动。我不会造纸,也不事养殖和栽培业,我是给农民拿笔杆子的。农民需要自己的写家,欢迎自己的写家;农村有许许多多的真情事需要有人替他们反映,农民有许许多多的心里话渴望有人代表他们倾诉。于是我响应春的召唤,不等待、不停歇地立即到热闹的农村去,到忙碌的农民中去,积极负责地把农村的面貌和农民的创造,以及他们的喜与怒、乐与忧,都真真切切地、尽可能多地记录下来,在龙年里也来一次飞腾。这也是乡亲们对我所希望的。
把这一点感想写给《中国农村经营报》“文化与生活”版的读者、作者同志们,共勉励,祝大家进步、发财,插上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两只坚强的翅膀,如蛟龙那样腾飞!
发表于《中国农村经营报》1988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