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散文特写之《车厢里》(1)

(2023-12-16 07:32:15)
标签:

浩然

散文特写

车厢里

光明日报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散文特写之

《车厢里》

1

     列车从首都出发了,在那绣着庄稼、树木和野花的田野上穿行。

    车厢里,荡漾着一片融洽、和谐的愉快气氛。那些临时相会的人们,在女列车员的号召之下,正在挑选自己的“车厢代表”。有的在自由、热烈地议论,有的在认真地观察自己身边的旅伴。

    靠车厢前首的座儿上,有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太太。她身穿浅蓝色的旗袍,头发灰白如锡,稍稍有些发胖的脸上,显得很慈善。她一坐下来,就像个好奇的小孩子,瞧瞧这个,看看那个;短短的时间里,她跟位子上的另外三个人都打过招呼。她的身上洋溢着与她年龄不相称的热情。旁边坐着一个持重的中年男子,他的穿戴整洁,带着一副近千度的近视眼镜。他手里捧着一本像砖头那么厚的书,认真阅读,一直没有抬头。对面是个学生样子的少女,身材苗条、秀气,衣裙时兴,带着一个非常漂亮的手提包。少女身边,是一个穿着蓝色工人服的小伙子,端正的方脸,两只细长的眼睛,一直好奇地、厚道地看着车厢里的一切。

    女列车员的号召首先在老太太身上得到反应。她偏过头,跟身边那个中年男子说:“同志,你在外边工作的,跑得路多,见识得广,你看看哪个人当代表合适呢?”

    那男子用手扶了扶眼镜,和气地笑了笑,说:“谁也行,这是无所谓的事情。”

    对面的女学生插言了:“同志,你这个看法很不正确。我们是个有组织、有秩序的文明国家;列车是个临时的大家庭,需要安全、舒适,选个代表很重要呵!这个人应当是有组织、活动才能,能吸收、综合又能表达群众的意见。大娘您说对不对?”女学生口齿伶俐,眉飞色舞,她好像就是自己嘴里描绘的那个人。

    老太太点着头,她不大懂这些词儿,只知道不能轻看这种事儿。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又有四个孙子,因此,她对自己要求得很严格,处处都给晚辈人做榜样,对国家的大小事情都是认真对待的。听罢女孩子的话,她朝着车厢那头喊:“列车员姑娘,你过来,我先提个名儿试试。”

    女学生微微含笑,不知怎么,她的脸上泛起红晕,垂下头,两手忙乱地结着毛线衣的纽扣。

    女列车员笑嘻嘻地过来,老太太胸有成竹地说:“这个人就满好,他叫志诚,是咱京西矿上的工人,挺热心的,又厚道,我们就选他吧!”她手指的是女学生旁边那个穿工人服的小伙子。

    随着老太太的声音,整个车厢的人都把目光集中到这边来了。车厢里更为活跃。

    “站起来,站起来嘛!”老太太像对自己的儿子那样,朝小伙子慈祥地笑着,小声给他鼓劲儿,“让大伙儿看看,要是中意,就是你了。”

    那个叫志诚的小伙子腼腆地站起来,他满脸红涨,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似的,看着女列车员,厚嘴唇抖了好几下,却没有说出话来。

    坐在旁边的女学生,很替小伙子着急,又像为这个人不好意思似的,把头扭到一边。老太太身边那个中年男人从眼镜边瞥了小伙子一眼,像第一次发现这个人。

    女列车员对小伙子很信任,鼓励他说:“当代表还是在位子上坐着,只是大伙有什么意见,通过你转告我们,咱再一块商量解决。走吧,咱们到那边开个会……”

    老太太又说:“干吧,凭你那股热心,满能干好;我家大儿子在厂子里给大伙选上干部的时候,也是有点胆怯,没多久,人家就练出来了,要哪样有哪样!”

    小伙子两只闪光的眼睛朝着大伙望望,温和地说:“大伙儿看我行,我就干,就怕干不好……”

    热烈的掌声像潮水一般,在车厢里响起。

    列车在前进。绿色的小树,明亮的小河,殷红的高,一片片村庄农舍,五光十彩地从车窗外闪过。车轮隆隆声和旅客们的笑语,和谐地汇在一起,飞到远方。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那个老太太向邻座的人讲起那个新任车厢代表。为什么要讲这个呢?或许她发现了隐藏在少女心里那不愉快的秘密;或许是有意训导那个中年男子关心一下书本以外的事情或许两者兼有。

    她说的是昨天的事儿。

    她从京郊一个大镇子上动身,要到唐山看望女儿,搭汽车到北京再倒火车。老人害血压高的病,经不住颠簸,走不远就晕车了。开始昏迷,又要呕吐。她确实吐了,吐到哪里了,她也顾不上看一看;后来,又不知不觉地靠在一个软的东西上边,便昏昏沉沉地睡着了。当她醒来,才发现偎靠在身边的一个穿蓝工人服的小伙子身上。她心里实在不忍,挣扎着要坐起来。小伙子使劲抱住她说:“大娘,您就靠着我吧,不看车颠,又该吐了。”她这才想起呕吐问道:“同志,我吐您一身吧?”小伙子说:“没有,我看您要吐,就拿雨衣接着,兜起来倒在车厢外边去了。”老太太一直都是昏昏沉沉的,小伙子问她一些什么,她回答了一些什么,都已经记不清楚。等她完全清醒过来的时候,睁眼一看,电灯明亮,躺在软绵绵的床上。原来她已经住在北京的旅馆里。她身边的小桌子上,放着药包。小伙子默默地守在她身边。尽管老太太热情地说了许多感激的话,小伙子只是厚道地微笑,很少说话。今天早起,小伙子又来给她送早饭,连火车票都买来了。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