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儿童小说之
《冰管子》
(1)
在北方,一到冬季,朔风呼啸,气温降到零下,天气一冷就要冻冰:地冻成冰,河冻成冰;连家家户户随时都要使用的自来水管子,如果稍一马虎,夜间不保护好的话,也会冻成“冰管子”!
昨夜刮了通宵嗷嗷吼叫的白毛子风,早晨停住了。天是晴的,地是净的,村子里一片安宁。
孙家的大门“嘭”地一声打开了,走出一个又高又壮的小姑娘。她是村里小学校有名儿的厉害丫头,嘴像刀子一样,得理不让人;见着不顺眼的事儿,她敢不顾情面地喊叫,甚至龇牙瞪眼地吵架。所以连高年级的同学都怕她几分。这会儿,她一只手提着铁桶,一只手提着烧火棍子,迈着“噔噔噔”的快步子,来到街上南墙边公用的自来水管子跟前。她摆好桶,用手一拧龙头,拧不开;再用力地拧了几下子,还是不见流出一滴水来。这一下她可火了,往街心跨了一步,一手叉腰,一手摇晃着烧火棍子,大着嗓门儿喊叫起来:
“嗨,这是谁家干的?昨儿个晚上谁最后打完水不把节门关紧,让水管子冻成冰管子?做出这坑害众人的缺德事儿,装聋作哑不吭声就算完了?拍着胸口窝问问自己,还讲一丁点儿‘五讲四美’不讲?……”
就在这个时候,王家的街门“吱呀”一声拉开一条缝儿,一个显得矮小而瘦弱的小姑娘探出脑袋,朝公用自来水管子那边看一眼,听到孙家小姑娘那打雷一般的喊叫声。她立刻缩回院子,掩上门儿,把手里提的铁桶放回窗前。她一向胆小怕事,见着一条大一点儿的虫子在路上爬,都心惊胆颤;遇到同学们交手打架,就是有打破头的危险,她也不敢去拉去劝,赶紧走开。
屋里的老奶奶隔着窗户问她:“咋空着桶回来没打水呀?”
她回答:“不知道谁家的人又忘了关节门,水管子又给冻上了。”
“那也得设法弄点水:星期天不去上课,也不做饭吃了?”
“反正不是咱一家吃不上水。我才不多管闲事,去得罪人哪!”
这当儿,从街西头急步走来一个围着绿头巾、穿着花棉袄、胖胖的小姑娘。她姓李,她妈是妇联主任。她在学校里是班长,积极热情、能说会道。每次春游啦,参观啦,她都肯把自己带的干粮分给没带干粮的同学吃;要是开什么会,学校要选个学生代表出席或是讲话,大家都推举她。此时,她手里提着一把橘红色塑料壳的暖水瓶,怕踩在冰上滑倒,十分小心地抬腿放脚、绕来绕去,就像扭秧歌一样。
她先站在孙家小姑娘跟前,劝道:“别这么又喊又叫的了,多不文雅!”
“我就是要教训教训那些缺德的!谁敢再干这么一次呀,我还有比这难听、比这不文雅的词儿骂他们!”
“这种事儿本来就容易忘,没有人故意不关节门让水管冻上。水管子已经冻上了,用热水一浇,冰冻就能溶化开,大家都能够使水了;我见支书和队长都这么做过,咱们也应该这么做。”李家小姑娘说完,就把孙家小姑娘拉到水管子跟前,然后打开提来的那个暖水瓶的塞儿,倒出里边的水,往水管子和龙头上浇。一整瓶热水浇完了,龙头上的把儿开始转动,从里边流出了水,就是不太冲。
“你用桶接着。”她对孙家小姑娘说,“我马上再找一壶热水来。”
胖胖的李家小姑娘快步往东跑,隔着赵家的栅栏门喊:“喂,赵参谋,快拿出你家的暖水瓶来救救急!”
赵家的小姑娘是学校里的学习“尖子”,门门功课都是“全优”。她爸爸在村里当会计兼电工,她跟她爸爸一样对公共事既关心又好动脑筋。所以同学们给她起个“参谋”的外号。
脸色红红、眼睛亮亮的赵“参谋”,正利用早晨头脑清醒的时机,演算几道算术难题。因为她太聚精会神,街上孙家小姑娘的喊叫声,王家小姑娘开关门的“吱呀”声,以及李家小姑娘隔着栅栏门的招呼声,都压根儿没有听见。倒是正在堂屋里烧火做饭的妈妈先发现有人来找她,进屋推她一把,她才注意到声音。
胖姑娘又嚷一遍:“快点儿,拿一瓶热水给我用用!”
赵“参谋”放下笔,从桌子上抱起暖水瓶,一边迎出来,一边问:“你要热水有什么用呀?”
胖姑娘回答:“快点儿跟我走吧,一看你就明白啦!”
赵“参谋”挺纳闷儿地提着暖水瓶跟在同学的身后边,猜不透干什么。
胖姑娘把赵家的一暖水瓶热水浇到水管子上的时候,堵塞住水管子的冰完全溶化,清亮亮的水,很顺畅地流了出来,流到孙家小姑娘的铁桶里。
王家那个矮小而又瘦弱的小姑娘,从门缝看到水管子解冻了,就回到院里,又一次从窗前提起铁桶,不声不响地走到水管子跟前来提水。
孙家小姑娘余怒未消,再一次高腔大嗓地说:“咱们得找支书提个建议,往后一定立个规矩——谁再忘了关节门,冻了水管子,就罚他的钱!你们仨赞成不?”
王家小姑娘听了这话,左右看看没吭声。
胖姑娘立刻表态:“别这样做。往后我每天晚上准备下两暖水瓶热水,水管子如果再冻了冰,就叫我,由我来浇开它吧。”
“你这个办法并不是最好的。”一直站在水管子跟前沉思不语的赵“参谋”终于开口,阐述起自己的意见,“这种麻烦事儿既然经常不断地发生,就应该采用个最有效的措施,对大家都方便。今儿个是星期日,吃过饭咱们四个每人从自己家里抱一些干草来;咱们用干草把水管子裹住,好像给它穿件棉衣服;然后再在外边抹上一层能挡风的泥巴……”
“太棒啦!”没等“参谋”把话说完,孙家小姑娘就拍手叫好,“照你说的办法一做,天气多冷,水管子都不会再冻冰,也不会总惹我发急生气冒火苗子了!”
胖姑娘笑着说:“参谋就是参谋,干啥事儿比我们都高明。吃完饭就动手。得有一个人拿把镐来,好刨土;得有个人拿张锨来,好铲泥;身体弱的同学,只出些干草,就别跟着做了,免得冻感冒。……”
瘦小的王家小姑娘连忙说:“不,不,不怕冻,我能干!我一定跟同学们一块儿给一条街的人做成这件好事儿!”
当太阳从东边的松树林子那边蹦出来的时候,它看到长得模样不一样、脾气不相同的四个小姑娘,正齐心协力地给水管子裹草、抹泥,干得可欢啦!
以后,天气越发寒冷。“腊七腊八,冻死鸡鸭”。街上靠南墙边那个公用的水管子,却再没有冻过冰;谁家使水,一拧龙头,清亮亮的水就“哗哗”地往铁桶里流,要多方便有多方便。
当学校的校长当众表扬她们四个之后,孙家的小姑娘低声细语地说:“看起来,遇到不顺心的事儿,光靠嘴巴大喊大叫不顶用。”
王家小姑娘兴高采烈地说:“大家的事儿,就应该大家关心,大家做才对。”
李家的胖姑娘说:“为众人做好事儿,光有热心不行,还得会动脑筋、想办法;在这方面,我得跟咱们的‘参谋’学习呀!”
脸蛋红红、眼睛亮亮的赵家小姑娘,听同学们这样议论,只是微微带笑,没有开口。
一九八四年十月六日改完于西潘庄
发表于1985年第1期《少年世界》。收入《浩然选集》(五)、《浩然全集》第18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