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短篇小说之《抬头见喜》(1)
(2023-11-14 18:30:20)
标签:
浩然短篇小说抬头见喜甘肃文艺文化 |
分类: 著作 |
浩然短篇小说之
《抬头见喜》
(1)
“你们记着,今天是大年初一,都要说顺当话,说吉利话,听见了吗?”
吃完煮饺子,新珍嫂就给全家人下了这道“命令”。
所有的人,包括一位客人在内,都用无声的微笑回答她,这微笑里包含着对她这种“迷信”行为的宽让和默许。
于是,这位四十多岁的壮年妇女,摆动着小巧玲珑的身子,屋里屋外,院子菜园,前前后后看了一个遍。她仔细地观察着各种动静和变化,所有的一切都随心如意,这是个好兆头。她本来应当高兴了,心里却偏偏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愁闷。这是老二新立刚才说的一句没有分寸的话引起来的。
早起扒开眼皮子,新立就喜冲冲地对她说:“嫂子,我们几个人的建议,社里批准了,过初五我们就搬到山上去了。”
新珍嫂故意把脸一绷:“哼,从城市搬下乡,又搬上山,看你搬到哪儿是一站!”随即把身子一扭,躲到院子里去了。
这是什么话呀,这话你不能留着过后说吗?其实,就是过后说,新珍嫂也不会高兴的。她决不能放老二自己搬走,他还没有娶上媳妇呀!他七岁死了妈,是新珍嫂把小叔子拉扯成人的。“老嫂比母”,他们叔嫂赛过骨肉亲。老二该是成亲的时候了,还是光棍一根,新珍嫂觉得脸上不光彩。为了这件事儿,她费了许多心思。
三年前,新珍嫂娘家的叔伯妹子淑文中学毕业回到村里,新珍嫂看上了人家。这姑娘出息得挺不错。人长得俊,性气安稳,能写能干,又会过日子。前几年新珍嫂带老二住娘家,老二跟淑文断不了见面,两个和和气气,各方面都挺般配,正好是一对儿。如今讲究“对象”,老二为人腼腆,新珍嫂不操心,事情成不了。她先到邦均镇上,偷偷地给两个人批了“八字儿”,回来就商量这件事情。
那天,她把老二叫到屋里,说:“老二,我给你寻个媳妇好不好呀?”
新立是一个老实厚道的青年,干活有力气,说话就不顶个儿了。他听嫂子这么说,使劲儿一晃脑袋:“呆着你的吧,我不要那玩艺儿!”
新珍嫂故意虚张声势地喊道:“你那小心眼儿我还不知道,我早知道她是你心上的人了,对不对?实话告诉嫂子说。”
新立有几分发火地问:“你这是说谁哪?没的事儿!”
新珍嫂放低声音说:“我娘家的老妹子淑文。你们俩小时候就在一块儿玩过,春天你还跟我打听她呀!有这回事儿吧?”
小伙子低着头剜指甲,一气不吭。吃过午饭,他从队里借了一头毛驴,拉回家里来了。
新珍嫂问:“哟,我又不使碾子不使磨,你借驴干啥?”
新立红着脸说:“你不是要走娘家吗?”
新珍嫂笑了:“喝,你个挨刀的,心里劲头不小,比我还急呀!”
她到了娘家,跟婶子一说就妥了。她把淑文从菜园里拉回家,开口便说:“老妹子,我给你介绍个对象吧!”
淑文先是一愣,随即白瞪她一眼:“疯子,你吃饱饭撑的?再胡说我把你推出去!”
新珍嫂笑着说:“这么厉害!我又是你姐,又是你嫂子,我们老二就喜欢你,单凭你吐一句话就定准了!”
姑娘两手捂脸,一晃身子,跑了。第二天早晨她悄悄地躲在村头树林子后边等着姐姐。
新珍嫂问:“老妹子,你在这儿干什么?”
淑文红着脸说:“给我包袱,我送送你。”
新珍嫂心里一阵高兴。不过,她又多了个心眼儿,唯恐夜长梦多,姑娘的心思起变化,忍不住要加上几句话,一方面想着套套妹子的想头,主要的,是想砸得结实点儿,就说:“老妹子,你看咱们姐俩到一块儿多好,在家是个伴儿,回娘家也是个伴儿,保管打不了架,怄不了气,你说对不对?”
淑文低着头,喃喃地说:“姐呀,你先别这么急躁火燎的,容我想想嘛!回来这几个月,我才明白自己那点文化,就是当个农民也不够用。我还想多念二年书,多长点本领。”
新珍嫂听了这句话,心里打个转,她误会了妹子的意思,就说:“行,行!多念几年书,找个工作,这是好事儿。告诉你实话吧,我也不能留老二总在家里,人家老二也不会在庄稼地里呆一辈子,早晚得走。”
“到哪儿去呀?”
“当工人去呗!工人多吃香,人家老二就是喜欢机器,见了机器就迷。话说回来,有本事的人,谁愿意在庄稼地滚一辈子呀!”
淑文低下头,用脚踏着路上的石子儿,再没有讲什么。走了一节儿,她忽然停住说:“姐,那件事儿你回去别提了,我不同意。”她说罢,将包袱往姐姐怀里一塞,转身跑了。
未完待续